- 年份
- 2024(6144)
- 2023(8822)
- 2022(7214)
- 2021(6494)
- 2020(5208)
- 2019(11234)
- 2018(10797)
- 2017(20348)
- 2016(10401)
- 2015(11634)
- 2014(11681)
- 2013(11706)
- 2012(11159)
- 2011(10368)
- 2010(10928)
- 2009(10393)
- 2008(9168)
- 2007(8410)
- 2006(7763)
- 2005(7574)
- 学科
- 济(50989)
- 经济(50942)
- 业(32128)
- 管理(28280)
- 融(25699)
- 金融(25699)
- 中国(24619)
- 银(23374)
- 银行(23366)
- 企(23197)
- 企业(23197)
- 行(22868)
- 地方(20161)
- 农(16399)
- 方法(13492)
- 业经(13336)
- 制(12399)
- 农业(12334)
- 财(12243)
- 数学(11621)
- 数学方法(11555)
- 中国金融(11097)
- 地方经济(10273)
- 发(9870)
- 技术(9212)
- 贸(9159)
- 贸易(9143)
- 易(8753)
- 环境(7817)
- 产业(7706)
- 机构
- 学院(151864)
- 大学(146698)
- 济(68121)
- 经济(66642)
- 研究(56773)
- 管理(54685)
- 中国(50877)
- 理学(45303)
- 理学院(44760)
- 管理学(44154)
- 管理学院(43880)
- 财(32326)
- 科学(32153)
- 京(32062)
- 所(28823)
- 中心(27608)
- 研究所(25623)
- 农(24729)
- 财经(24503)
- 江(24001)
- 经(22080)
- 北京(21382)
- 经济学(21170)
- 州(20826)
- 范(20706)
- 师范(20506)
- 银(20468)
- 院(20186)
- 银行(19696)
- 经济学院(18976)
- 基金
- 项目(92632)
- 科学(73264)
- 研究(72325)
- 基金(64481)
- 家(54618)
- 国家(54026)
- 科学基金(46513)
- 社会(46377)
- 社会科(44151)
- 社会科学(44146)
- 省(38460)
- 基金项目(33334)
- 教育(31287)
- 划(31000)
- 编号(30037)
- 发(27107)
- 自然(26753)
- 资助(26156)
- 自然科(26133)
- 自然科学(26127)
- 自然科学基金(25632)
- 成果(24331)
- 发展(22538)
- 展(22142)
- 课题(21640)
- 重点(20923)
- 创(20593)
- 部(19474)
- 创新(19258)
- 国家社会(18964)
共检索到25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秦辉
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近年来迎来跳跃式发展,行业乱象也逐步显现。本文分析了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展望与建议。本文认为,消费金融行业主体应构建以"ABCD"为主体的金融科技基础服务能力,利用好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
关键词:
金融行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杰 张梦婷 叶扬
金融审计是金融监管最直接有效的举措之一,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实现审计大项目高质量实施为目标,按照做实研究型审计的思路,坚持金融系统问题导向,沿着金融政策研究、金融风险研究、金融创新研究、金融监管研究、金融服务研究“五位一体”的路径论述金融审计大项目对金融系统问题的改善作用,压实各方审计主体责任、贯彻全链条穿透式审计理念,从而以更全面的审计工作、更高的审计质量来推动金融系统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怀敬 刘春紫
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对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深刻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和进一步健全现代金融体系,为经济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为此,应遵循"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带动金融创新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 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以来,本就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困境的中小微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影响,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近两年连续发布多个政策文件要求各部委压实责任,多措并举,提升社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决定从4月16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0.5%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自2006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在公告中称,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成荣
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引领金融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做好三件事:提高金融企业文化软实力,塑造金融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金融企业精神家园十七届六中全会针对当前我国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文化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哲
<正>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以来在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潜力。2023年上半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2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第一季度2.4个百分点。北京金融业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首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持,记者走访了北京部分绿色企业和文化企业,切实感受金融助企的鲜活实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丽平 任师攀
消费金融通常伴随着消费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壮大,并与消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随着我国个人收入持续增长、家庭财富日益积累、经济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我国消费金融得以迅猛发展,规模快速扩大,业务创新更加活跃,服务对象更加广泛。这反过来又便利了居民的消费行为,激发了消费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然而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消费金融提供者服务客群过度下沉、过分逐利、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市场上出现了裸贷、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诸多乱象。为进一步提高消费金融发展质量,使消费金融更好发挥对消费的支撑作用,需要通过规范消费金融供给,引导理性消费、抑制不当需求,明确利率及收费标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措施,着力解决消费金融无序扩张、产品定价不合理、消费者权益保护较弱等问题,进一步防范化解消费金融已有和潜在风险,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
关键词:
消费金融 消费升级 金融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健 聂兆祝 邓钧 郭德平
房地产业能否健康发展 ,既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观要求 ,又是确保金融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那么 ,房地产业的现状如何 ,制约金融支持的因素有哪些 ,金融如何支持其健康发展 ,等等。为此 ,我们仅以遂宁市的房地产业为实证 ,进行了调查分析。一、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丹
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综合经营作为金融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为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长期健康发展,危机后,国际组织及美欧国家纷纷推出改革举措,强化了对综合经营和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我国自2005年10月"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以来,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资产和实力进一步壮大,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当前,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国内外经验教训,针对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监管,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保金融一方平安促经济健康发展本刊特约评论员最近几年,我省金融部门围绕抑制通货膨胀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金融工作目标,坚持从全局利益出发,坚决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用总量;积极筹措信贷资金,优化信贷投向结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营运活力;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源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风声水起,向金融"疆土"的各个领域进行着渗透。从传统银行金融互联网化的探索到"余额宝"的横空出世;从P2P的热火朝天到移动支付向传统消费领域的进军;从互联网银行的初创到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探路。在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京 李景 靳蕾蕾
民间金融是相对于国有金融而言的,即非国有金融,可以细分为体制内金融和体制外金融两部分。体制内民间金融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等。体制外民间金融则包括民间借贷、合会、私人钱庄、集资和典当行等多种金融组织和形式。党的十七大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康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是为了在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实现收益与风险的重新分配,实际是权益转变的一种形式,通过创新将权益的风险转移给最能承受该项风险的参与者,或者由多个参与者共同承担,从而优化金融配置的效率,有效管理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