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5)
- 2023(3811)
- 2022(2958)
- 2021(2715)
- 2020(2231)
- 2019(4821)
- 2018(4403)
- 2017(8543)
- 2016(4034)
- 2015(4367)
- 2014(4305)
- 2013(4217)
- 2012(3826)
- 2011(3342)
- 2010(3684)
- 2009(3927)
- 2008(2732)
- 2007(2520)
- 2006(2305)
- 2005(2270)
- 学科
- 融(24049)
- 金融(24049)
- 银(20819)
- 银行(20819)
- 行(20338)
- 济(15286)
- 经济(15274)
- 业(15168)
- 中国(13988)
- 企(12508)
- 企业(12508)
- 管理(11661)
- 中国金融(10832)
- 财(7305)
- 制(7100)
- 地方(6227)
- 务(5555)
- 财务(5543)
- 财务管理(5538)
- 企业财务(5381)
- 农(5030)
- 方法(5030)
- 业经(4695)
- 技术(4672)
- 数学(4642)
- 数学方法(4620)
- 事业(4521)
- 农业(4298)
- 体(4152)
- 体制(3722)
- 机构
- 学院(52345)
- 大学(51309)
- 济(25061)
- 经济(24510)
- 中国(21977)
- 管理(19388)
- 研究(17602)
- 理学(16141)
- 理学院(16024)
- 管理学(15846)
- 管理学院(15761)
- 银(13984)
- 财(13560)
- 银行(13553)
- 融(13151)
- 金融(12901)
- 行(12730)
- 中心(11033)
- 财经(10480)
- 人民(10266)
- 京(10193)
- 经(9513)
- 国人(9388)
- 中国人(9347)
- 中国人民(9287)
- 经济学(8867)
- 科学(8722)
- 经济学院(8151)
- 所(8099)
- 财经大学(8025)
共检索到91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优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式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金融科技创新及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建立金融业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技术规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这些重要论述为下一步依托科技推动我国普惠金融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 精准扶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宏山
普惠金融的主要特点是服务的广泛性和可获得性,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特性正有助于社会各阶层便于获取各种金融服务,可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规范,并以此推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加旺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提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普惠金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举措和具体安排,勾勒出以高质量普惠金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普惠金融的价值内涵进一步丰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春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距2005年联合国在"小额信贷年"活动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已有12个年头。但即便过了这么多年,各国政府还在大力推进,金融业仍在热烈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惠金融仍存在不完善之处,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对商业银行而言,实施普惠金融必须具备商业可持续性,这也是由普惠金融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服务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让信用成为财富是普惠金融的根基。金融就是经营信用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尊严地、及时地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其基础就在于信用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呢?我认为,好金融就是让信用成为财富、让金融成为给人们带来改变命运机会的金融。也就是说,这个金融制度能够让信用变成财富,能够给每一个人带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就是普惠金融的理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在大家的认识中有不同的含义。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理念是在2005年,那一年是世界银行的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金富
普惠金融是惠及社会大众、解决发展不平衡性的金融业务,符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旨,有助于促进供给侧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因此,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新时期的战略性业务。而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客户维护方式,对于发展普惠金融来说,既有优势也有诸多挑战。本文以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为主题,试图构建一套基于金融科技运用,并融合企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体系,用于解决获客、产品服务与风险全流程管理等普惠金融三环节中的痛点和难点,真正助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支持服务实体经济。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 创新 共享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耿黎
发展普惠金融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临“两高一低”等困境,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与金融科技的发展,“科技牵引、数据驱动”的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开始深度融合,标志着普惠金融进入发展新阶段。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年轻的国有大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和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中,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打造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邮储模式”。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深度融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伟 陈银娥
普惠金融既注重资金的投入效率,又注重资金的风险防控,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成本高,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二是金融扶贫对象识别出现偏差,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不高;三是普惠金融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四是普惠金融组织风险防范不够,资金融通渠道狭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制度的约束;五是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普惠金融精准扶贫风险防范机制;瞄准扶贫攻坚的五个关键领域,精准发力;选择适合中国的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模式。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互联网金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伟 陈银娥
普惠金融既注重资金的投入效率,又注重资金的风险防控,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成本高,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二是金融扶贫对象识别出现偏差,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不高;三是普惠金融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四是普惠金融组织风险防范不够,资金融通渠道狭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制度的约束;五是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方式,大力发展互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互联网金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武安华
近年来,银行业提升服务质效,弥补服务短板,在普惠金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银行业自身还存在县域和农村社区资金净外流形势没有根本改变,适合普通客户的产品和管理技术供应不足,决策和融资链条较长,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内生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2017年9月,人民银行颁布"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根据国务院部署,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
关键词:
普惠金融 贷款余额 银行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晋 白崇建
当前,移动支付对助推普惠金融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广西移动支付现状的调查,旨在分析移动支付在改善边远地区和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发展状况广西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较为迅速。截至2016年9月末,广西移动支付客户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晋 白崇建
当前,移动支付对助推普惠金融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广西移动支付现状的调查,旨在分析移动支付在改善边远地区和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发展状况广西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较为迅速。截至2016年9月末,广西移动支付客户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谢平 刘海二
我国农村居民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现有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由于不能适应这种乡土情结,导致了农村金融功能的缺失。而手机与手机银行的诞生,成为连接农村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的纽带,使农村熟人社会的边界得以拓展(半熟人社会),促进了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表现在:手机银行具有资金聚集的功能,能够提高农村资金的匹配效率,有助于农村金融风险的管理。通过以上三种途径,手机银行可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