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38)
- 2023(18775)
- 2022(15923)
- 2021(14808)
- 2020(12786)
- 2019(29336)
- 2018(29031)
- 2017(56877)
- 2016(30707)
- 2015(34650)
- 2014(34639)
- 2013(34679)
- 2012(32042)
- 2011(28688)
- 2010(28857)
- 2009(27662)
- 2008(27183)
- 2007(24611)
- 2006(21667)
- 2005(19768)
- 学科
- 济(127983)
- 经济(127834)
- 业(108823)
- 管理(97884)
- 企(94953)
- 企业(94953)
- 方法(60309)
- 数学(49780)
- 数学方法(49302)
- 财(39079)
- 农(37861)
- 中国(36528)
- 业经(36201)
- 银(36002)
- 银行(35855)
- 行(34165)
- 融(33026)
- 金融(33023)
- 制(32798)
- 务(27790)
- 财务(27717)
- 财务管理(27663)
- 农业(26422)
- 企业财务(26242)
- 地方(25382)
- 学(23753)
- 贸(23392)
- 贸易(23374)
- 理论(23276)
- 易(22615)
- 机构
- 学院(440489)
- 大学(439046)
- 济(180098)
- 管理(177787)
- 经济(176166)
- 理学(151622)
- 理学院(150055)
- 管理学(147739)
- 管理学院(146938)
- 研究(142393)
- 中国(122528)
- 京(93424)
- 财(87605)
- 科学(86683)
- 农(76117)
- 所(72213)
- 财经(69162)
- 中心(68518)
- 江(67349)
- 研究所(65148)
- 业大(64964)
- 经(62662)
- 农业(59798)
- 北京(59249)
- 州(55006)
- 经济学(54306)
- 范(53497)
- 师范(53009)
- 财经大学(51336)
- 院(50839)
- 基金
- 项目(287993)
- 科学(226130)
- 研究(211228)
- 基金(209007)
- 家(180586)
- 国家(179002)
- 科学基金(154594)
- 社会(132473)
- 社会科(125565)
- 社会科学(125528)
- 省(112998)
- 基金项目(111164)
- 自然(100735)
- 自然科(98383)
- 自然科学(98356)
- 自然科学基金(96628)
- 教育(95809)
- 划(93954)
- 编号(86905)
- 资助(86838)
- 成果(69943)
- 重点(63726)
- 部(63504)
- 创(61428)
- 发(61071)
- 课题(58564)
- 创新(56901)
- 科研(55370)
- 教育部(54481)
- 大学(53966)
- 期刊
- 济(200214)
- 经济(200214)
- 研究(134186)
- 中国(86169)
- 财(70968)
- 农(69530)
- 管理(66856)
- 学报(65984)
- 融(64997)
- 金融(64997)
- 科学(61757)
- 大学(49962)
- 学学(47386)
- 农业(45604)
- 教育(41246)
- 技术(38706)
- 财经(34758)
- 业经(33864)
- 经济研究(30642)
- 经(29630)
- 业(26085)
- 问题(26034)
- 技术经济(24087)
- 理论(23122)
- 实践(21017)
- 践(21017)
- 科技(20950)
- 现代(20933)
- 商业(20585)
- 财会(20491)
共检索到669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少军 张月 计嘉仪
金融科技赋能商业银行,有利于降低信贷集中度,同时也可服务中小企业。本文立足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加强合作的现实背景,基于2013-2019年我国31家商业银行数据,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信贷收益方面,金融科技的运用有助于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收益;在信贷风险方面,金融科技的运用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呈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中小银行,大银行在运用金融科技增加信贷收益中表现更优。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赋能有助于降低银行信贷集中度,增强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信贷收益 信贷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馥 洪昆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而金融科技能否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促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衡量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基于2011—2019年我国4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指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可有效缓解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质量,显著降低信贷风险;贷款集中度和贷款增长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金融科技通过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处理与客户管理效率,控制贷款集中度及贷款过快增长,从而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对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缓解作用大于区域性商业银行。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郑宗杰
通过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并基于2013~2019年上市银行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融合发展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不同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缓释风险承担的效果更明显。(3)金融科技应用于不同信贷结构,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和偏好具有显著差异性,国有商业银行偏好借助金融科技调整贷款担保结构缓释风险承担,而其他商业银行偏好借助金融科技调整贷款期限结构缓释风险承担。研究结论对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深度融合、优化信贷结构、缓释风险承担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信贷结构 风险承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粟勤 杨景陆
通过手工搜集117家中小银行的小微贷款数据以及公司治理相关数据,并通过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各家银行的智能风控运用水平,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总体上可促进中小银行增加小微信贷供给,并控制信贷风险,但是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商行。在影响机制中,电子渠道运用在金融科技发展促进城商行小微信贷供给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应主要来自手机银行和基于社交平台微信打造的微信银行。银行对智能风控的运用也有利于降低信贷风险。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研究发现,董事会金融科技背景、成立信息科技委员会与设置首席信息官对城商行的风险控制都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但对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无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艳
主要分析了技术创新企业利用向商业银行贷款这种传统融资渠道时所遇到的限制和困难,并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进行了探讨,指出由于技术创新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无法提供有效担保等情形,商业银行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的效率并不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清华
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最主要的问题是金融风险问题 ,国外在这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 ,不仅会引起微观金融风险 ,而且会引起宏观金融风险。一种好的金融体制能兼顾安全和效率两个目标。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有助于提高金融效率 ,由此而引起的金融风险也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防范和化解的 :一要加强对银行信贷资金入市的监管 ,二是构筑“防火墙” ,三是提高微观经济主体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
银行信贷资金 股票市场 金融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军辉
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大银行信贷不适合中小企业融资,文章研究认为大银行是否适合中小企业,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首先是企业本身处于哪个阶段,由于风险和收益的影响,大银行不适合向初创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放贷,而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应该成为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其次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大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在中小企业信用系统不健全,银行欠缺高效的贷款技术之前,大银行不适合直接面向中小企业贷款,而应该借助信息中介,例如民间金融、中小银行、电子商务平台等,才能提高银行的贷款效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桑朝阳 孙红芹
本文基于风险收益匹配原则,建立了一个银行信贷资产在大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间的比例配置模型,并求出商业银行在确保一定收益的前提下,整体信贷资产风险最低的大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最优资产配置比例。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贷资产 配置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熊 钮元新 张维 武栋才
由于旧体制遗留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有着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文章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模型,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规避程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使商业银行管理者过于重视信贷风险,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委托代理 风险规避 贷款额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惠君 刘静
文章使用2015—2017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从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账款周转率两个方面,分析了银行信贷与企业商业信用的关系,应收账款可以体现一个企业的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说明企业的市场前景发展良好。结果发现:一方面,企业短期内经营状况良好,企业的信用也会随之上升,说明银行会敏感地捕捉到这些企业的发展态势,从而考虑为其贷款,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应付账款体现了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的能力和其融资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上升,企业的银行融资能力会随之下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蕊 侯晓辉
本文选取2005—2021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考察在2015年以后实施的金融科技政策对关系型贷款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探究“稳增长”的金融科技政策在驱动银行业信贷结构调整时,如何受到“防风险”因素的制约。结果发现:第一,追求“稳增长”的金融科技政策对关系型贷款的影响呈短期增长、长期下降的趋势,其中“防风险”因素加剧了该比率的短期提升。第二,政策影响存在所有制的同质性以及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的异质性。第三,政府干预、银行数字化转型、企业融资成本以及风险承担对关系型贷款的短期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融资约束的持续缓解引致了该比率的长期下降。本文为银行业如何更好地统筹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金融科技政策 关系型贷款 稳增长 防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文娣
在前不久国内经济紧缩的情况下,政府曾采取各种措施以求刺激经济增长,其中关于如何发展中小企业就成为一个政策重点。如今虽然经济开始走出低谷,但中小企业的发展仍是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一个亮点,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较为突出。本文对银行惜贷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主要就融资与信贷的错位问题对各关系主体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难 银行惜贷 错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林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特征,然后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潜在的风险因素从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 信贷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段斌 王中华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既要遵循贷款风险管理的原则,同时也必须适合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分别从宏观环境、中小企业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内外两方面分析信贷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在总结分析传统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基础上,重点从组织结构创新、信贷文化创新以及贷款流程创新三个方面,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股份制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于明
中小企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从长远看,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应该被确定为国内长期坚持并逐步完善的工作内容。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复苏放缓,中国内地部分地区暴露了中小企业经营恶化、破产、企业主跑路、银行信贷集中爆发的局面。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善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课题。本文对商业银行目前出现的小企业风险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贷风险 问题及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