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27)
2023(14413)
2022(12101)
2021(11401)
2020(9342)
2019(21806)
2018(21611)
2017(41738)
2016(22056)
2015(25051)
2014(25165)
2013(24719)
2012(22445)
2011(20292)
2010(20775)
2009(19471)
2008(17748)
2007(15681)
2006(13815)
2005(11865)
作者
(63384)
(52498)
(52060)
(49637)
(33167)
(25096)
(23671)
(20552)
(19976)
(18766)
(18088)
(17521)
(16442)
(16385)
(16222)
(15807)
(15449)
(15444)
(14858)
(14847)
(12899)
(12883)
(12695)
(12053)
(11817)
(11616)
(11564)
(11493)
(10610)
(10267)
学科
(90146)
经济(90050)
(65211)
管理(61836)
(51541)
企业(51541)
方法(42770)
数学(37867)
数学方法(37196)
(34073)
中国(29340)
(27131)
金融(27129)
(25427)
银行(25394)
(24499)
(23236)
农业(22836)
业经(22709)
地方(20798)
(19209)
(17912)
理论(16209)
(14723)
技术(14720)
财务(14647)
财务管理(14621)
(14510)
贸易(14495)
(14102)
机构
学院(312255)
大学(310978)
管理(127249)
(122069)
经济(119186)
理学(110878)
理学院(109739)
管理学(107563)
管理学院(107021)
研究(99636)
中国(80304)
(65344)
科学(61847)
(55331)
(51679)
(48557)
中心(47934)
业大(46980)
财经(44640)
(44435)
研究所(44343)
北京(41277)
(40652)
(40582)
师范(40317)
农业(39103)
(37224)
经济学(36299)
(36026)
财经大学(33278)
基金
项目(216448)
科学(170327)
研究(160222)
基金(156292)
(134758)
国家(133581)
科学基金(115815)
社会(100343)
社会科(94991)
社会科学(94964)
(85637)
基金项目(82864)
自然(74797)
教育(73142)
自然科(73099)
自然科学(73086)
自然科学基金(71727)
(71037)
编号(66647)
资助(65161)
成果(53551)
重点(47709)
(46970)
(46116)
(45310)
课题(45300)
创新(42108)
科研(41029)
国家社会(40673)
项目编号(40622)
期刊
(132700)
经济(132700)
研究(89710)
中国(60687)
(51600)
学报(47347)
科学(45223)
管理(44911)
(40294)
(39406)
金融(39406)
大学(36980)
学学(34960)
农业(34559)
教育(34483)
技术(27940)
业经(24431)
财经(20851)
经济研究(20238)
(17650)
问题(16833)
科技(16782)
理论(16122)
图书(16103)
(15356)
技术经济(15280)
(15222)
实践(14964)
(14964)
统计(14479)
共检索到453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卜银伟  李成林  王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采用归纳演绎、调查观察等方法,探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以及中国的乡村振兴模式,总结了可供参考的四点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对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的研判,深入剖析金融、科技与乡村三者之间的“生态循环”逻辑,创新提出基于金融服务与科技赋能的“双轮驱动”发展路径和G2B2C的“三端联动”推进模式。据此,设计搭建了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架构,并从政策支持、科技监管、合作机制、转型升级、金融服务、金融需求和人才基础等七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波  
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成为金融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性文件。实践中,由于农村金融表现出的高风险性、低收益性、准公共性等基本特征,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价值理念、业务模式、竞争态势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解决城市普惠金融的一些难题,但无法适应农村金融特点。因此,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可持续性的金融服务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树新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进入乡村振兴时代。乡村振兴金融所具有的政策义务和政治责任,赋予其很强的公共品特性。公共品特性造成乡村振兴金融供给不足、供给失衡、供给失效,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治理方式的变革,建立符合我国乡村金融实际的供给模式。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金融的内涵、公共品属性及其影响,然后从近年兴起的公共事务治理"多中心"理论出发对其进行探析,提出了构建我国乡村振兴金融供给"多中心"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建忠  
都市型乡村作为当前广泛存在的一种乡村类型,与一般乡村相比,与都市融合更为紧密,经济资源更为集中,交通更为便利,资源共享更为便捷,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已成为乡村振兴关注的重点区域。笔者从城市对乡村的空间溢出效应角度出发,将"都市型乡村振兴"定义为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行政辖区范围内乡村的全面振兴。大都市范围囊括直辖市、经济发达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都市圈和城市集群地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庆昉  
<正>福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以“服务县域、服务乡村振兴、服务‘闽’生发展”为出发点,统筹推动政策、资金、服务、科技、知识、人才“六下乡”,积极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一是聚焦“政策”下乡,健全乡村振兴金融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用好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指挥棒”,
关键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邵天舒  林蒙艳  郑欣雨  乔梦缘  
本文通过分析碳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原有碳金融应用乡村振兴实践模式,提出新时代下碳金融赋能乡村的“三核”驱动模式:“PPP+乡村”合作模式、乡村碳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碳中和新乡村”模式。基于上述模式,从乡村、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主体提出碳金融赋能乡村的高质量对策:提高各主体机构协同能力、优化碳金融创新产品,强化数字科技赋能碳金融、加快数字基础建设新型碳乡村,加强碳金融人才武装、致力培养高端碳金融人才。通过提高碳金融实际应用转化协同赋能乡村振兴效率,有利于乡村为碳金融创新转化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和软环境,进而引领乡村碳金融发展,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天禄  
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为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精准扶贫的重庆实践"十三五"期间,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坚决贯彻落实金融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对象精准、区域精准、用途精准、方式精准、政策精准"五项基本原则,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2139亿元,支持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县和4个市级贫困县脱贫摘帽,191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曾  王一雯  王洪明  
在2020年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我国的直播带货模式具有较大发展,也逐渐广泛渗透到各个行业、不同领域。在我国农村地区,兴起"政府+农产品+网红"的组合带货的破圈合作方式,政府入场搭台,各地纷纷启动"政府+网红"带货模式便应运而生。为推进该销售模式的常态化、机制化发展,需要有法制化的管理体系建制,因此,本文在剖析直播带货模式其中利弊的基础上,根据当今经济情势,对该销售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杰  潘承恩  楼韵佳  
随着我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逐渐显现,产业升级下乡村振兴对“职教赋农”的需求日益迫切,但在“职教赋农”过程中存在办学组织之困及需求对接之困。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校地联合、校企合作、地方政府助力的三大典型模式,探究其经验及做法,从校地协同、校企合作、院校联盟、师农结对四方面提出推进策略,可以助力典型模式的推进,形成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新型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延成  
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可为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央提出要始终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和县域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熊诗丽  
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可为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央提出要始终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和县域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江苏淮安淮阴支行陆成之2019年7月10日来稿提出了对基层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一要找准定位。基层行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跟国家战略规划,既要贴近当地产业布局、重点客户和重大项目,又要以支农支小和精准扶贫为己任,真正把深耕"三农"、助推乡村振兴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金融服务方案,明确具体的推动措施、优惠政策和管理考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精准服务上下功夫,在改革创新上求突破,在支农惠农上补短板,再造浙江农村金融新优势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经济发展的质量。近年来,浙江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推动浙江成为全国农民收入最高、农村环境最好、区域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在此过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松茂  
实施乡村振兴是国家对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实施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对农商银行来说,既是责任使命,也是重大机遇。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等情况下,农商银行只有紧紧抓住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挥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深耕农村市场,深推普惠金融,才能破解转型发展中遇到的众多挑战和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共炎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