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0)
2023(13793)
2022(11803)
2021(11187)
2020(9348)
2019(21291)
2018(21106)
2017(40642)
2016(21522)
2015(24141)
2014(23389)
2013(22943)
2012(21008)
2011(18683)
2010(18982)
2009(17514)
2008(16090)
2007(14141)
2006(12359)
2005(10708)
作者
(59020)
(48754)
(48392)
(46000)
(31129)
(23337)
(21956)
(18940)
(18582)
(17329)
(16801)
(16303)
(15341)
(15275)
(15187)
(14695)
(14438)
(14135)
(13924)
(13878)
(11952)
(11860)
(11722)
(11121)
(10995)
(10877)
(10850)
(10754)
(9762)
(9598)
学科
(79684)
经济(79599)
管理(67228)
(66635)
(57881)
企业(57881)
方法(36173)
数学(30862)
数学方法(30518)
中国(27962)
(27952)
金融(27951)
(26489)
银行(26453)
(25541)
(23524)
(20897)
技术(20313)
业经(20145)
(19142)
地方(18563)
(16325)
(15896)
财务(15834)
财务管理(15801)
理论(15547)
企业财务(15103)
农业(14628)
(14024)
贸易(14009)
机构
大学(290737)
学院(289568)
管理(120384)
(115080)
经济(112467)
理学(104234)
理学院(103169)
管理学(101580)
管理学院(101062)
研究(93123)
中国(76739)
(61363)
科学(56369)
(54388)
(44865)
中心(44815)
财经(43554)
(41543)
(41404)
业大(41056)
研究所(40821)
(39689)
北京(38925)
(36723)
师范(36415)
(34663)
(34283)
经济学(34254)
财经大学(32753)
农业(32074)
基金
项目(201302)
科学(159440)
研究(150688)
基金(145850)
(125526)
国家(124439)
科学基金(108518)
社会(94681)
社会科(89839)
社会科学(89817)
(79526)
基金项目(78152)
自然(69843)
教育(68277)
自然科(68274)
自然科学(68261)
自然科学基金(67063)
(66077)
编号(61484)
资助(58973)
成果(49548)
(46464)
重点(44357)
(43833)
(42831)
创新(42570)
课题(41939)
项目编号(39012)
国家社会(38496)
教育部(38095)
期刊
(121674)
经济(121674)
研究(87589)
中国(58080)
管理(45338)
学报(41861)
(41005)
科学(40023)
(39840)
金融(39840)
(37071)
教育(33607)
大学(32310)
学学(30276)
技术(25490)
农业(25437)
财经(20786)
业经(19972)
经济研究(19435)
(17619)
科技(17407)
理论(15937)
图书(15614)
问题(14906)
实践(14773)
(14773)
技术经济(14677)
(13429)
现代(13386)
(12763)
共检索到428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岷峰  葛和平  
金融科技是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的结合体,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智能投顾等现代先进技术,改造金融业务流程、降低金融运营成本,提升金融交易效率。与之同时,金融科技具有两面性,其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和监管挑战。因此,首先需要从金融科技的内涵入手,分析金融科技创新、风险及其特征;其次从金融和科技的本质出发,剖析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监管的适度平衡机制,最后提出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监管适度平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岷峰  葛和平  
金融科技是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的结合体,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以及智能投顾等现代先进技术,改造金融业务流程、降低金融运营成本,提升金融交易效率。与之同时,金融科技具有两面性,其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和监管挑战。因此,首先需要从金融科技的内涵入手,分析金融科技创新、风险及其特征;其次从金融和科技的本质出发,剖析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监管的适度平衡机制,最后提出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科技监管适度平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克里斯·布鲁木  叶沙·雅德乌  张磊  邓建鹏  何安琰  丁开杰  
无论是为了应对智能投顾、人工智能,还是应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兴起,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各国监管者都将监管迅猛发展的金融科技作为首要政策。然而,将传统监管策略应用于新的技术生态系统仍然存在根本性的困难。文章认为,部分挑战在于管理权衡伴随着监管创新,因为这些创新可能有益也可能损害金融消费者和市场参与者。困境也源于一种普遍认定,即今天的金融科技不过是几个世纪以来金融创新实践的延续。通过展示三元悖论如何不可避免地约束着金融创新的监管,文章为理解和规范金融科技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在寻求提供明确规则、维护市场诚信和鼓励金融创新时,监管者长期以来只能实现这三个目标中的两个。此外,由于当下的创新将金融服务供应链分割为不连续的部分,未经检验的前沿技术正对传统金融功能进行去中介化,加剧了历来体现在三元悖论中的权衡困难,从而使得金融风险与收益难以预测。文章对监管机构应对三元悖论采取的策略进行了类型化,认为它们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反应中运作,随后提出了一些补充性监管手段,以支持市场监管、监管实验与创新。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虹  
金融科技是我国金融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有利于强化金融科技风险防控,营造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当前我国金融科技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尤其是在监管方面,监管技术、监管体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由此,立足于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概况,梳理国外关于金融科技监管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指出我国存在的差距点,并针对性提出完善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新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戴润静  
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起始于监管者的态度和原则,决定监管体系顶层结构的设计,最终落于监管能力和监管方法的实施。历史的车轮滑向今天,技术对人类的冲击和影响从来未像现在这样得到公众热烈的追捧,如果说公元前5世纪是人类智能大爆发的轴心时代,那么今天科技智能的全面爆发也足以引人遐思了。目前,全球各经济组织虽尚未形成对金融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魏迎宁  
本文认为,监管机构需要在创新和风险两方面寻求平衡:既要支持创新,又要防范风险。总体而言,对保险科技(互联网保险)监管的基本原则有五个方面:统一监管、依法监管、制定例外规定、允许风险可控前提下试验和推广成熟的先进技术。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网络理财等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新型金融业态爆发式增长,一度被寄予很高的期望。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以e租宝为代表的金融风险很快显现,监管出台一系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青雨  
金融科技实质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商业模式与服务进行再改善与升级的过程,具有金融交易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但由于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受到信息数据约束、监管成本较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要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对金融科技监管严重滞后,无法与各种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应用业务和服务进行匹配,致使金融科技风险不断累积和爆发。因此,建设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状况角度入手,根据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总结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及监管缺陷;其次,以金融科技监管强国英国为研究目标,重点分析了英国金融科技监管的政策及监管策略手段,并总结了适用于我国金融科技监管的经验启示;最后,在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之上,提出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现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魏煜轩  张勇民  
在云计算与区块链等技术赋能下,传统金融监管模式难以为继,创新金融科技监管模式,建立智慧监管体系势在必行。由此基于协同监管理念提出智慧监管生态体系与微观运作机制,从监管方法、监管制度和监管技术提出解决之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霍月红  
以数据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金融科技给传统金融模式带来深刻变革。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在为消费者提供多样性和个性化金融服务的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挑战。针对如何有效防范金融科技风险,很多国家积极开展金融科技监管探索实践。梳理分析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实践,对我国完善金融科技监管,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扬  
金融科技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尚无统一认知,本文从重大事件、对金融科技的需求偏好以及技术冲击三个变量出发,观察了学术界与监管当局对于金融科技监管的认知变化,对比了美国、英国与中国的认知差异。研究发现,2016年以前,主流认知认为金融科技监管与金融监管并不相同,监管自治、创新与监管平衡、金融科技的特殊风险被用来解释金融科技监管的独特性,但各方在解释层面并未达成共识。与此同时所开展的金融科技监管实践,却表现出与金融监管相同的特点,并没有脱离宏观审慎、微观审慎与行为监管三位一体的金融监管理念框架,其中中美两国重视金融科技的宏微观审慎监管,英国则侧重金融科技的行为监管。2016年以来,以监管科技为首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快速发展,导致金融科技监管越来越呈现出不同于传统金融监管的特征,被视为是修正认知并影响监管实践的重要力量,其中英国强化了监管科技即金融科技监管的认知,继续探索有别于传统监管的监管工具与监管科技创新。美国开始重视金融科技的特殊性,在功能监管的框架下创新金融科技监管。中国则强调对金融科技的宏观审慎监管,探索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对监管的赋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  王宏杰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科技发展及其监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监管当局在宽严相济强化监管履职、拓展边界创新监管手段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梳理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金融科技国际监管经验及其最新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监管认识上的两种误区,即过度关注金融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而放松监管、只关注国内金融稳定而与国际监管合作不够。对我国而言,应坚持合理适度监管原则、借鉴"监管沙箱"有益经验、推出金融助推工具、坚持市场导向推动金融改革、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监管趋同,以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彦达  王玉凤  张强  
通过分析金融科技风险及监管困境,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经验,阐述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在监管原则、监管时机选择、运作机制、中央与地方双层监管、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建设、金融消费者保护力度六个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借鉴美国金融科技监管穿透式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我国金融科技监管工作的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廖岷  
"金融科技"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传统概念并不相同,本文将在定义与辨析的基础上,根据金融科技的主要类别,重点指出各类别的发展趋势及监管挑战。从全球金融科技的监管现状看,目前在国家层面,各国监管措施各异,缺乏统一标准和框架;在国际层面,国际组织已着手调研,并推出了初步的评估框架。金融科技跨境展业趋势已经显现,但监管合作应对不足。下一步,预计金融科技的国际治理和双边合作将加速推进,而各国也将厘清监管职责范围,将金融科技的各种金融活动纳入现有监管框架之中,同时采取措施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培育良好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此外,金融科技在各个层面所面临的监管与法治挑战也期待着各方的积极思考与共同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