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6)
2023(13798)
2022(11446)
2021(10740)
2020(8800)
2019(19809)
2018(19252)
2017(37421)
2016(19362)
2015(21345)
2014(20850)
2013(20618)
2012(18632)
2011(16344)
2010(16279)
2009(15189)
2008(13361)
2007(11685)
2006(10262)
2005(8819)
作者
(51167)
(43446)
(42743)
(40766)
(26691)
(20667)
(19408)
(16748)
(16457)
(14947)
(14667)
(14502)
(13415)
(13285)
(13207)
(13173)
(12472)
(12420)
(12288)
(12129)
(10486)
(10437)
(10258)
(10136)
(9891)
(9710)
(9308)
(9244)
(8706)
(8444)
学科
(84890)
经济(84810)
(62716)
(50351)
管理(49996)
(40620)
企业(40620)
方法(35788)
农业(33694)
数学(33024)
数学方法(32615)
中国(26914)
(26066)
金融(26064)
(24190)
银行(24177)
业经(23478)
(23355)
(22873)
地方(21464)
(18378)
(14162)
贸易(14149)
(13855)
(13809)
财务(13770)
财务管理(13741)
技术(13403)
企业财务(13112)
(12934)
机构
学院(261449)
大学(254105)
(115781)
经济(113736)
管理(104479)
理学(91247)
理学院(90447)
管理学(88995)
管理学院(88522)
研究(83325)
中国(71234)
(57170)
(53135)
(49944)
科学(48075)
农业(43409)
中心(42998)
财经(42245)
业大(42183)
(39074)
(38823)
(37988)
经济学(36132)
研究所(35353)
经济学院(33053)
财经大学(31419)
经济管理(31018)
(30465)
(30334)
师范(30159)
基金
项目(183867)
科学(147025)
研究(137759)
基金(135726)
(117088)
国家(116051)
科学基金(101523)
社会(91116)
社会科(86376)
社会科学(86355)
(73130)
基金项目(72357)
自然(63156)
自然科(61762)
自然科学(61749)
教育(60975)
自然科学基金(60665)
(59526)
编号(55413)
资助(53965)
成果(42410)
(41442)
(41215)
重点(40927)
(39969)
国家社会(38957)
创新(37379)
课题(36681)
(36198)
人文(35789)
期刊
(124019)
经济(124019)
研究(74138)
(61231)
中国(50950)
农业(41471)
(39643)
(39164)
金融(39164)
学报(36928)
科学(35634)
管理(34680)
大学(30238)
学学(29361)
业经(26391)
技术(23132)
财经(19993)
(19080)
教育(18955)
经济研究(18319)
问题(17461)
(17189)
农村(15178)
(15178)
农业经济(14759)
(13635)
世界(13207)
科技(13039)
技术经济(12846)
经济问题(12522)
共检索到384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贤   彭晏琳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金融科技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与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积极作用于农民收入增长。同时金融科技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动态非线性关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接入水平相对较高省份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省份的金融科技增收效应更强。因此,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应进一步推行差异化的金融科技支持政策,打造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支撑点,强化农村金融科技发展的人力物力保障,夯实农村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贤   彭晏琳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金融科技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与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积极作用于农民收入增长。同时金融科技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动态非线性关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接入水平相对较高省份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省份的金融科技增收效应更强。因此,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应进一步推行差异化的金融科技支持政策,打造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支撑点,强化农村金融科技发展的人力物力保障,夯实农村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贤   彭晏琳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金融科技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与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积极作用于农民收入增长。同时金融科技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动态非线性关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接入水平相对较高省份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省份的金融科技增收效应更强。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应进一步推行差异化的金融科技支持政策,打造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支撑点,强化农村金融科技发展的人力物力保障,夯实农村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贤   彭晏琳  
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金融科技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发挥与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积极作用于农民收入增长。同时金融科技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动态非线性关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接入水平相对较高省份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省份的金融科技增收效应更强。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应进一步推行差异化的金融科技支持政策,打造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支撑点,强化农村金融科技发展的人力物力保障,夯实农村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永焕  
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探讨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的互动机制,将有力破解农业发展瓶颈问题,是进一步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增收之间需构建更为积极有效的联合、发展和保障机制,以促进三产融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互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文涛  郑景露  唐轲  
构建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的理论框架,以河南省孟庄镇、龙湖镇、薛店镇为观察对象,揭示农村三产融合赋能农民就业增收的理论逻辑、传导路径与现实困境。结果表明,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拓展和优化是多要素共同支撑下的综合演化过程。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拓展和多要素交互效应等多维传导路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将驱动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的拓展和优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围绕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搭建三产融合平台,孟庄镇、龙湖镇、薛店镇的农户就业选择多样性和收入增长预期获得持续改善。尽管如此,考虑到以农业为基础的深度产业融合缺失,农户主体性地位凸显不足,多要素参与激励机制相对缺位,本地就业机会和就业类型多样性依然缺失等现实约束,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赋能农民就业增收尚且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亟待构建以“人”为核心,并以农户广泛参与为典型特征的三产融合赋能农民就业增收的可持续实现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岱  杨佳骏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但相比之下,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却相对落后。探索适应当地农村特点的产业融合模式,全面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继而实现农户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重庆典型区域三产融合模式、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对农户增收的效应,梳理了重庆典型区域农村三产融合存在的问题,从强化三产融合纽带、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产业政策引导、农业智慧化改造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军  张效榕  孔祥智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的内在逻辑和影响机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通过多种模式影响农民收入,并在当前条件下受到制度、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政府应该推动管理体制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加财税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创新土地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帅   谢雨晨  
[目的]农业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使命。在这一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肩负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通过探讨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为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基于2010—2021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农村三产融合与农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工具变量和缩尾处理两种形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研究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从具体的地理区位上看,东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三产融合是抑制其农业绿色发展。此外,农村三产融合能够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进一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而中介变量农村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绿色发展。[结论]我国在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合理规划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以此提升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沪荣  
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及提供的服务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为此要进行金融改革,必须拓宽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寿峰  
本文使用1997-2013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了我国财政支农、金融支农及其协作效应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财政支农都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金融支农只在高分位点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影响,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作效应对农民增收作用不显著;分区域、分时间段的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证实了上述结果,且进一步得出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及时间差异性。此外,地方政府间存在财政支农的空间相关,它能促进本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永蓉  
文章以农村家庭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农村三产融合、农民共同富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双重差分结果同样证实三产融合政策提出与规划实施有利于农村三产融合发挥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从农村家庭异质性特征与不同收入层次群体来看,农村三产融合更有助于提升在“三大资本”处于劣势、低收入层次家庭的收入水平,间接缓解农民收入不平等现象,促使农民收入分配状况得以改善。利用一系列收入不平等指标进行检验,亦证实了三产融合的收入分配改善效应。据此,提出“三链同构”助推农村三产融合、“多措并举”优化三产融合环境、“双向嵌入”巩固三产融合致富成果等建议,以期为三产融合政策在农村地区扎实推进、进一步优化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岱宁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之间存在显著的“N”型非线性关系,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三产融合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存在“倒N”型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会受到相邻地区数字经济总体发展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永蓉  
文章以农村家庭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农村三产融合、农民共同富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双重差分结果同样证实三产融合政策提出与规划实施有利于农村三产融合发挥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影响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从农村家庭异质性特征与不同收入层次群体来看,农村三产融合更有助于提升在“三大资本”处于劣势、低收入层次家庭的收入水平,间接缓解农民收入不平等现象,促使农民收入分配状况得以改善。利用一系列收入不平等指标进行检验,亦证实了三产融合的收入分配改善效应。据此,提出“三链同构”助推农村三产融合、“多措并举”优化三产融合环境、“双向嵌入”巩固三产融合致富成果等建议,以期为三产融合政策在农村地区扎实推进、进一步优化调整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绍强  袁荣林  胡迅波  
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又一个“一号文件”发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号召和倡议,这是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它也是包括金融系统在内的经济职能部门不容推卸的工作责任所在。如何因地制宜,从辖内实际出发,举金融全系统之力,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