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3)
2023(6027)
2022(4824)
2021(4536)
2020(3973)
2019(8715)
2018(8266)
2017(15849)
2016(8281)
2015(9288)
2014(9195)
2013(9231)
2012(8211)
2011(7198)
2010(7609)
2009(7862)
2008(7172)
2007(6752)
2006(6142)
2005(5887)
作者
(22344)
(18178)
(17861)
(17109)
(11516)
(8496)
(8479)
(7104)
(7008)
(6685)
(6219)
(6152)
(5800)
(5758)
(5627)
(5561)
(5339)
(5327)
(5158)
(5115)
(4514)
(4405)
(4206)
(4199)
(4090)
(4065)
(4051)
(4028)
(3675)
(3524)
学科
(35451)
管理(34937)
(30227)
企业(30227)
(26494)
(26469)
金融(26469)
经济(26466)
(25386)
银行(25386)
(24437)
中国(18246)
(15840)
(13170)
(12672)
财务(12641)
财务管理(12613)
企业财务(12093)
方法(12010)
中国金融(11207)
(10868)
保险(10777)
数学(10035)
数学方法(9976)
业经(7765)
(7361)
制度(7360)
(7083)
地方(6989)
业务(6877)
机构
学院(107472)
大学(106930)
管理(46579)
(45497)
经济(44171)
中国(39988)
理学(36603)
理学院(36290)
管理学(35967)
管理学院(35719)
研究(30891)
(29102)
(22516)
(21280)
财经(21143)
银行(20487)
(19808)
金融(19431)
中心(19265)
(19244)
(19119)
(17774)
人民(16930)
财经大学(16039)
科学(15671)
(15542)
国人(15471)
中国人(15407)
北京(14847)
中国人民(14793)
基金
项目(62068)
科学(48791)
研究(48327)
基金(44897)
(36976)
国家(36607)
科学基金(32673)
社会(30462)
社会科(29003)
社会科学(28994)
(24187)
基金项目(23249)
教育(20687)
自然(20001)
编号(19684)
自然科(19570)
自然科学(19565)
(19534)
资助(19355)
自然科学基金(19250)
成果(16523)
(14174)
(13499)
(13330)
重点(13298)
课题(13289)
创新(13284)
项目编号(13120)
(12891)
(12641)
期刊
(52039)
经济(52039)
研究(37994)
(37084)
金融(37084)
中国(28191)
(25951)
管理(20950)
科学(11711)
(11311)
财经(11039)
学报(10820)
技术(9487)
大学(9310)
(9229)
学学(8765)
财会(8305)
会计(7643)
理论(7591)
教育(7244)
经济研究(7120)
实践(6953)
(6953)
业经(6891)
中国金融(6281)
农业(6101)
现代(5850)
科技(5812)
技术经济(5701)
通讯(5663)
共检索到191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勇  
金融科技广泛地应用于金融业,引导金融科技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是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抓手。经济发展、金融业发展、金融监管是平衡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关系的三大现实要求;科技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基础和重要途径,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金融科技的基础和趋势。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技术为主的金融科技正助力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由此带来的合规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受到广泛关注;应将金融科技纳入金融监管,从监管体制、监管政策、监管科技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宏观监管,从行业自律主体、规范章程、功能性监管、底层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中观监管,从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体系、监测机制、识别机制、测量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等方面加强金融科技的微观监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研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modern features of credit risk,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rket risk and credit risk,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arket risk and credit risk by using VaR method and its positive effects of China.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长一  
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强化风险管理,平衡风险和收益。建立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职能完备、功能强大的风险管理部门,有助于金融机构从本质上改善经营业绩和竞争能力。本文从宏观层面着重阐述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操作实践:高度独立的集中型和分散型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结构;风险管理部门需要履行的风险识别、度量和监控职责;以及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风险监控分析、数量分析、价格核准、模型创建和系统开发/集成等专业技能;并强调在实践中,避免将“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混为一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正芳  陈伟  王伟东  张晓东  黄德刚  
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策略:1.找准市场定位,健全自身制度,改革人事制度;2.坚持市场退出,加强央行监管,建立支付结算体系,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地方政府和管理当局依法行事并实施优惠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金融机构如何开展环境风险分析值得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目标。对金融业来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十九大报告中虽然关于金融工作的论述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但却特别提到了发展绿色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宏卫  张芬  
近年来,担保公司、典当行、各类交易所和股权融资类企业等类金融机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但同时也衍生诸多金融风险。201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上升至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加强类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迫在眉睫。调研发现,当前类金融机构的风险类型如下。担保公司存在高杠杆和不完全信用风险转移风险一是高杠杆风险。担保公司在担保和增信时不能准确判断担保比例,引发信用过度扩张和杠杆水平提高,当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忠阳  
针对当前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迅速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种种困惑,本文研究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的内容、目标和有效性问题。首先分析了现代风险管理的三大机制:对冲、内部控制和经济资本配置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然后指出现代风险管理机制的目标不是降低风险,而是创造价值,并分析了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最后结合业界流行的"全面"和"长效"风险管理机制问题,分析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给出相应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忠阳  
根据在现代风险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对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借鉴意义,本文提出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原则,并讨论其对我国风险管理实践的重要意义。这些原则是:1、资本金硬约束和依风险配置资本;2、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先行;3、事前管理;4、自上而下;5、重视利益冲突、保障独立性;6、全面风险整合管理;7、重视风险的双侧性质和风险收益平衡关系;8、风险量化的技术标准与制度标准相结合;9、科学方法与经验艺术相结合;10、内部管理与市场约束和外部监管相配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忠阳  
近年来操作风险管理的兴起成为全球金融界的重要现象,业界和监管界对其定义、性质和管理框架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在操作风险衡量技术上,以损失分布法为代表的量化方法正在兴起,但面临数据难题和有效性争论。在管理策略和方法上,风险规避、控制降低、多样化分散、风险转嫁和风险吸收等多种策略,以及保险、业务外包、提取资本金、风险定价等多种手段,开始被应用于操作风险管理,面临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我国金融机构应该从中学习和借鉴这些先进的理念、制度和方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子茂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各类事情突发的舆情演变越来越迅速和复杂,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在当下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全面强化声誉风险管理迫在眉睫。2021年2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新规"),明确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应遵循"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个原则,同时对治理架构、全流程管理、常态化建设等进行了强调。所以,新规不仅恰逢其时,而且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敏  
近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抵贷资产迅速增加,但因缺乏统一规范,抵贷资产在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规范。本文对抵贷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把好抵贷资产入口关、加强对抵贷资产的全过程管理等具体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鲁朝云  廖航  
农村小型金融机构,被认为是解决"三农"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的新希望;传统上,农村金融被认为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等经营特征,不适合正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那么新成立的众多农村小型金融机构是如何应对这些风险的呢?本文在分析农村小型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的基础上,以小型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商业金融性质)和农民资金互助社(合作金融性质)为重点研究对象,介绍并分析它们相应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