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0)
2023(13501)
2022(10958)
2021(10157)
2020(8478)
2019(18752)
2018(18577)
2017(36089)
2016(19230)
2015(21053)
2014(21044)
2013(20586)
2012(18955)
2011(16725)
2010(17629)
2009(17426)
2008(16857)
2007(15572)
2006(14023)
2005(13544)
作者
(52415)
(43519)
(43352)
(41509)
(27911)
(20650)
(19848)
(16667)
(16627)
(15987)
(14985)
(14699)
(14245)
(13810)
(13707)
(13433)
(12941)
(12758)
(12500)
(12354)
(10961)
(10654)
(10603)
(10090)
(9987)
(9864)
(9858)
(9696)
(8682)
(8625)
学科
(86673)
(79964)
企业(79964)
(77739)
经济(77594)
管理(75154)
(31961)
业经(30586)
方法(28717)
(28267)
金融(28265)
(27750)
中国(26789)
(26370)
银行(26361)
(25879)
(25453)
(23219)
财务(23171)
财务管理(23140)
企业财务(21953)
数学(20170)
农业(20165)
数学方法(19920)
(18400)
技术(18123)
理论(17994)
(16319)
体制(16076)
(15234)
机构
学院(271919)
大学(266306)
(116686)
经济(114245)
管理(107483)
理学(90090)
理学院(89284)
管理学(88190)
管理学院(87682)
研究(85282)
中国(78712)
(62886)
(55442)
财经(47737)
科学(45944)
(44635)
(43030)
中心(42214)
(42012)
(41947)
研究所(36471)
(35687)
经济学(35661)
北京(35435)
财经大学(35045)
业大(33748)
经济学院(32097)
农业(31893)
商学(31140)
(31079)
基金
项目(162457)
科学(129692)
研究(126907)
基金(117831)
(98903)
国家(97891)
科学基金(86583)
社会(81714)
社会科(77415)
社会科学(77398)
(64816)
基金项目(61573)
教育(57681)
自然(52705)
编号(52116)
(52080)
自然科(51494)
自然科学(51479)
自然科学基金(50631)
资助(47670)
成果(43767)
(38251)
(37932)
(36360)
(36031)
重点(36017)
课题(35989)
创新(34858)
(34792)
(34351)
期刊
(142320)
经济(142320)
研究(89640)
中国(61241)
(54667)
管理(48338)
(47214)
金融(47214)
(41627)
科学(32719)
学报(32155)
教育(29798)
大学(26770)
农业(26708)
技术(26230)
学学(25133)
财经(25079)
业经(24473)
(21592)
经济研究(20953)
问题(17844)
财会(15857)
(15450)
技术经济(14998)
现代(14184)
(14031)
会计(13971)
理论(13699)
世界(13149)
科技(12948)
共检索到444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盛天翔  范从来  
近年来,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方面,金融科技被各界寄予厚望。因此,文章系统梳理金融科技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国内外相关研究。首先,归纳金融科技影响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理论机制,包括金融资源配置机制、风险管理机制以及贷款技术改进机制;其次,结合业务实践情况,总结不同金融科技中介服务模式造成的影响;再次,阐述金融科技影响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过程中的负面性或争议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现有文献的不足,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要对基础理论机制的效果进一步验证;要对金融科技中介服务模式加强系统性范式研究;要构建金融科技相关的数据库基础,加强对国内特殊性的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文学舟  干丹婷  付辉  
提高银行信贷服务绩效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环节,金融科技的发展则为银行小微企业信贷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基于动态能力和信用资本视角构建金融科技影响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的多路径模型,并借助22个省份(自治区)561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动态能力和信用资本分别在金融科技与供给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银行信任通过强化信用资本对供给绩效的影响,调节金融科技与信贷供给绩效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金融科技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绩效的作用路径,为银行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提高信贷服务质效提供了新视角和新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粟勤  杨景陆  
通过手工搜集117家中小银行的小微贷款数据以及公司治理相关数据,并通过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各家银行的智能风控运用水平,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总体上可促进中小银行增加小微信贷供给,并控制信贷风险,但是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商行。在影响机制中,电子渠道运用在金融科技发展促进城商行小微信贷供给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应主要来自手机银行和基于社交平台微信打造的微信银行。银行对智能风控的运用也有利于降低信贷风险。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研究发现,董事会金融科技背景、成立信息科技委员会与设置首席信息官对城商行的风险控制都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但对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无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菏泽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登宪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小微企业经常发生还旧贷、续新贷之间的"信贷断点"上的资金链条断裂问题,由此伴生的资金困境甚至破产倒闭的风险愈加突出。山东省巨野县在当地人民银行主导下,确立了小微企业在贷款到期前一个月申请续贷、经贷款银行审查并承诺续贷的制度安排。研究结论表明:第一,"信贷断点"可以通过优化商业银行的内部信贷制度,实现有助于银行稳定优质客户群和企业稳健经营的自我修复;第二,当务之急是,需要确立层级更高的小微企业"信贷断点"外在干预和修复机制,以谋求更大范围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燕  吴刘杰  
小微企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制约小微企业发展。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包含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两类市场主体的小微信贷融资市场进行分析,并考虑了加入政府行为后博弈双方的决策机制及其对博弈均衡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方在动态博弈过程中合作与否,取决于对方合作意愿的概率,而演化博弈均衡解是双方不合作;政府参与对构建更有效的小微企业融资系统具有推动效应,相应激励和补贴措施以及政府对银企合作外部条件的改善会对博弈双方达到最优演化均衡状态产生重要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了强化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合作以及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磊   许坤   张琳   冯璐  
政策扶持与金融科技为解决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难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首次将扶持政策和金融科技因素纳入小微企业信贷决策理论模型,探讨二者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政策扶持可提高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减低其融资成本,但会导致其违约风险上升;金融科技可实现不同风险小微企业贷款的分离均衡,降低其违约风险,而金融科技与扶持政策融合将产生协同效应,即提高小微企业整体融资规模,降低其融资成本,却不会导致其违约风险上升。本文基于我国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6123笔小微企业贷款数据开展实证研究,为理论分析提供经验证据。本研究为深化我国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昆平  
科技金融是目前国内理论界刚刚开展系统性研究不久的一个新领域。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李心丹教授是长期潜心研究企业创新发展的学者,也是近年来研究科技金融的领先者,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行长束兰根先生是科技金融的积极的探索者,他主政交通银行苏州分行以来,成立系统内第一家科技支行,在科技金融的实践中迈开坚实的一步,他们合作撰写的《科技金融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3年出版)一书,凝聚两位作者近年来最新的理论成果和探索实践的深切体验,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为推动我国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针对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配给中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与信用评估薄弱问题,本文采用大数据理论与方法、空间计量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构建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可把利率市场化、信息不对称、信用评估、经济发展过程等纳入统一平台。从而,对可贷数量与可贷价格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与设计,并考虑区域参数、行业参数、宏观经济变量参数,建立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可贷区间影响因素的评估机制。这对于商业银行减少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错配程度,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具有现实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学舟   周志慧   范歆婷   俞园园  
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近年来在量增价降方面有了突破,但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依然存在,可能在于银行信贷供给的精准性不足,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银行提高信贷精准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全国20个省市404份银行问卷,构建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精准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小微企业黏性和银行供给意愿双中介路径,考察银行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对精准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能力中商业银行的小微客户管理水平以及金融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均能通过提升小微企业黏性,进而提高小微信贷供给的精准性;外部环境中政策支持通过银行供给意愿正向影响信贷供给精准性,但融资担保支持则对精准性作用不大。此外,小微客户管理水平和小微企业黏性对精准性的提高更为重要。基于此,应精细化小微信贷管理、系统化金融科技应用并进一步优化信贷环境,以增强服务黏性和意愿,从而提升银行小微信贷供给的精准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晓玫  梁洪  蒋昊然  
区块链的核心在于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其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存储、信息高度透明、难以篡改等。本文结合区块链的这一特性,将其引入到金融市场,提出了区块链金融模式。探讨区块链的出现对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区块链对各种融资模式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区块链能在根本上改变融资双方的信息结构,将从根本上缓解小微企业的信贷配给,并指出未来的金融市场将以直接融资模式为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顾亦明  
银行提供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感到最为困惑的难题,也是迫切需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进行帮助的地方,是如何有效判断小微企业经营数据、销售数据和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如何有效追踪放贷资金的流向,以及如何有效举证老赖企业虚假破产等。目前在这方面,利用金融科技取得突破的范例还不是很多。从纯粹技术上来讲,解决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在这些方面的需求,与解决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中的个人信息比对反欺诈方面的需求,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我们可以相信,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这方面的技术突破是不难实现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清华  张瞳  刘瑞林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RAROC理论研究成果和相关金融企业实践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小微企业贷款带来的主要风险,以农村信用社的小微企业贷款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基于RAROC的绩效衡量结果与传统的ROE衡量方法进行比较,提出了金融企业基于RAROC的贷款定价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金融企业防范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希望为金融企业更好地做好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文学舟   钱金悦   汪晶晶  
研究金融科技如何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效率,有助于银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发展。本文使用DEA-BCC模型测算了32家上市商业银行2017—2021年的小微企业信贷效率,实证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信贷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信贷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在大型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对外竞争度和提升银行业务管理水平的路径实现。此外,银行的内部控制水平能够正向调节金融科技对小微企业信贷效率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为中国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信贷提供了微观经验支持,对于银行如何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效率以进一步缓解融资约束难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  
目前,信息不对称、风险收益不匹配、管理成本高等都是阻碍中小企业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张的主要因素。山东省菏泽市政府主导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但因政府信用介入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因营销替代降低了交易和管理成本,也因信用资源有效共享弱化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风险收益的合理匹配加深了博弈各方的利益渗透,实现了多方共赢,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章星   刘滨   李祎雯  
构建直接诱导式询问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小微企业信贷配给机制进行识别,基于贷款技术视角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缓解小微企业供给型信贷配给,但对需求型信贷配给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软信息硬化的方式改进了关系型贷款技术,缓解了小微企业需求型信贷配给;通过硬信息强化的方式改进了交易型贷款技术,缓解了小微企业供给型信贷配给。第三,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通过改进关系型贷款技术和交易型贷款技术,分别缓解了小微企业需求型信贷配给和供给型信贷配给;使用深度通过优化关系型贷款技术,同时缓解了小微企业需求型信贷配给和供给型信贷配给;但是,数字化程度加剧了小微企业供给型信贷配给。基于上述结论,要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强和改进贷款技术运用,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传统贷款技术的改进作用,拓宽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