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8)
2023(11143)
2022(9197)
2021(8340)
2020(6680)
2019(15063)
2018(14469)
2017(27271)
2016(13922)
2015(15343)
2014(15256)
2013(15203)
2012(14426)
2011(13207)
2010(13672)
2009(13034)
2008(12174)
2007(11255)
2006(10362)
2005(9923)
作者
(40218)
(33203)
(32894)
(31045)
(21137)
(15727)
(14887)
(12882)
(12597)
(11967)
(11383)
(11226)
(10684)
(10648)
(10383)
(10193)
(9677)
(9594)
(9514)
(9085)
(8472)
(7998)
(7901)
(7641)
(7617)
(7467)
(7442)
(7442)
(6666)
(6559)
学科
(61817)
经济(61768)
(47095)
管理(42473)
(39022)
企业(39022)
(33743)
银行(33598)
(32092)
(30101)
金融(30101)
中国(27872)
地方(21909)
(21098)
技术(19387)
方法(17622)
(17449)
业经(17399)
数学(14259)
(14220)
数学方法(14178)
技术管理(13310)
农业(12803)
(12277)
制度(12273)
业务(12201)
中国金融(11837)
地方经济(11114)
(10873)
(10847)
机构
学院(195772)
大学(191496)
(87248)
经济(85341)
管理(74812)
研究(71140)
中国(67160)
理学(61838)
理学院(61177)
管理学(60489)
管理学院(60100)
(41563)
(41454)
科学(39027)
中心(35413)
(35265)
(32562)
(32450)
财经(31489)
研究所(31322)
银行(31270)
(30492)
(29208)
(28424)
(27552)
北京(27229)
经济学(26704)
(25548)
(25337)
师范(25098)
基金
项目(120780)
科学(96684)
研究(94537)
基金(85264)
(72316)
国家(71591)
科学基金(62522)
社会(60815)
社会科(57926)
社会科学(57917)
(50309)
基金项目(44777)
教育(41863)
(40702)
编号(37969)
自然(36921)
自然科(36131)
自然科学(36125)
自然科学基金(35512)
资助(33555)
(32938)
(32366)
成果(31279)
创新(29219)
课题(27840)
重点(27452)
发展(27372)
(26901)
(25702)
国家社会(24906)
期刊
(105252)
经济(105252)
研究(70326)
中国(51446)
(49786)
金融(49786)
管理(33306)
(30723)
(29774)
教育(25064)
科学(24827)
学报(22705)
技术(18682)
业经(18475)
大学(18307)
农业(18293)
学学(17026)
经济研究(16810)
财经(15956)
(13745)
科技(13038)
问题(12610)
(11974)
论坛(11974)
技术经济(11178)
国际(10827)
理论(10608)
商业(10365)
(10315)
(10166)
共检索到338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陆岷峰  虞鹏飞  
生产技术的变革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从需求层面对金融创新造成深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金融科技在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双核驱动力作用已初现端倪。金融与科技的有效结合,对于改善金融服务效率、促进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十三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面对金融科技的强势冲击,只有积极洞察金融科技的演进趋势,理性研究金融科技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陆岷峰  虞鹏飞  
生产技术的变革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从需求层面对金融创新造成深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金融科技在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双核驱动力作用已初现端倪。金融与科技的有效结合,对于改善金融服务效率、促进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十三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面对金融科技的强势冲击,只有积极洞察金融科技的演进趋势,理性研究金融科技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海强  
互联网金融正以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寡头垄断发展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这种错位竞争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发展产生深刻变革。商业银行需在网络金融载体构建、大数据产品整合、财富管理动力创新、信用可获得性探索等方面加强创新应对,提升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马凌霄  
金融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最为注目的发展趋势之一 ,金融全球化的种种特征和表现是金融产业适应国际化竞争 ,谋求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银行业竞争呈现新的特征 :机构全能化、巨型化 ,经营特色化、个性化 ;服务电子化、网络化。面对国际化竞争挑战 ,中国银行业唯有通过持续的战略创新、业务创新、机构创新和文化创新 ,才能在国际同行竞争中争取生存空间和发展契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在“无场景不金融”、“场景为王”的时代,当前各商业银行以大力推进开放银行为抓手,通过API、H5、SDK等多种形式对其金融产品进行输出,依靠开放多个对外接口增加对客户的粘性,着力打造场景金融以增强全行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由于当前商业银行场景金融的架构模式带有先天性缺陷,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行际之间场景金融、行业场景金融的理想目标与运行效果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应重新定义商业银行、科技公司、客户在场景金融中的坐标与定位,将商业银行打造成专业化的金融产品服务的生产商,加大商业银行发力场景金融产品创新,有序发展专业化场景金融生态科技运营公司,培育客户融入场景金融生态圈的金融意识,积极构造“商业银行+科技公司+客户”三位一体的场景金融生态圈,形成银行产品的供给、客户的金融需求交易在由金融科技公司搭建的场景金融生态圈中完成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岩玉  廖贝妮  董运佳  
近年来,为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与新兴技术变革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纷纷加快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对外合作补齐科技短板,对内孵化重塑核心竞争力,主动拥抱金融科技。同时,为摆脱传统银行体制机制的束缚,实现银行在场景、流量、客户、技术等方面快速布局,满足银行自身需求并对外提供技术服务,深化内外部开放合作,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应运而生,有望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我国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现状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炯  
本文分析了短期、中期和长期来看影响金融行业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商业银行应从模式、技术和产品三大方面着手,寻求应对方式和自身的创新突破。发展模式上应推动轻资本、低成本、资金应用集约化;技术创新上应加快业务线上化、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丰富金融科技服务场景;并围绕投资银行、交易银行、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四个方面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文华宜  
如何规范和发展商业银行审计 ,发挥审计机关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是目前金融审计领域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中心 ,就商业银行审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深化和发展商业银行审计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志刚  何崇阳  
2012年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出现较大变化2012年,宏观经济增长显著减速,金融脱媒趋势加剧,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推进,商业银行在一年中经历了严峻挑战和考验,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全年信贷投放又较以前出现较大变化。2012年新增信贷总量基本符合预期,投放时序呈现"前弱后强","短多长少"格局逐步改善。一是信贷投放仍然平稳增长,全年信贷投放总量达到8.2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论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吴念鲁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及其伴随的各国放松管制,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较快发展,作为金融体系中主体的西方商业银行其业务也经历了种种变化,多数走上了业务综合合业化,资产证券化,创新多元化,工具电子化的进程,本文针对上述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平  
在金融体系的诸多功能中 ,资金融通是其最基本的功能。融资方式的演变是金融体系演变的主要方面。金融机构 (中介 )的存在与发展是金融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就资金融通而言 ,融资方式与金融机构发展之间并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商业银行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 ,不能从间接融资方式的变化趋势简单推导出商业银行很快消亡。在我国的金融发展进程中 ,随着分业制向混业制的演变以及积极主动的商业银行改革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间接融资仍将是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 ,商业银行仍将是资金配置不可替代的主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世勇  
中间业务具有高盈利、低风险和收入稳定等特点,其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重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虽有长足发展,但还存在创新观念不强、内在动力不足、技术手段落后等制约因素,应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优化中间业务的内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岳高社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水平提高和金融监管的逐步放松,金融脱媒已经成为金融发展的一个全球性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通过经营理念的创新,促进管理制度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时达  
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金融创新业务,受到了国内各大银行的重视。论文总结了各大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历程和服务特点,从品牌、客户、准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