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3)
- 2023(16640)
- 2022(13666)
- 2021(12677)
- 2020(10807)
- 2019(24312)
- 2018(23666)
- 2017(46190)
- 2016(24041)
- 2015(26559)
- 2014(25671)
- 2013(25376)
- 2012(22538)
- 2011(19591)
- 2010(19798)
- 2009(18810)
- 2008(17909)
- 2007(15971)
- 2006(13753)
- 2005(12365)
- 学科
- 济(104703)
- 经济(104606)
- 业(99544)
- 企(90553)
- 企业(90553)
- 管理(86601)
- 方法(48865)
- 数学(39911)
- 数学方法(39480)
- 财(34630)
- 业经(33074)
- 农(30676)
- 中国(30045)
- 融(29031)
- 金融(29030)
- 银(27080)
- 银行(27068)
- 行(26066)
- 务(26064)
- 财务(26019)
- 财务管理(25990)
- 企业财务(24769)
- 制(23822)
- 技术(22831)
- 农业(21887)
- 理论(19402)
- 地方(19183)
- 贸(18092)
- 贸易(18069)
- 易(17565)
- 机构
- 学院(331576)
- 大学(325701)
- 济(148660)
- 经济(146124)
- 管理(142008)
- 理学(122282)
- 理学院(121302)
- 管理学(119762)
- 管理学院(119149)
- 研究(97486)
- 中国(85626)
- 财(71155)
- 京(65320)
- 财经(56833)
- 经(51735)
- 科学(51697)
- 中心(49032)
- 江(48898)
- 经济学(45863)
- 农(45497)
- 所(44549)
- 财经大学(42331)
- 业大(42060)
- 经济学院(41580)
- 商学(40401)
- 北京(40149)
- 商学院(40047)
- 研究所(39475)
- 州(39151)
- 经济管理(38061)
- 基金
- 项目(218122)
- 科学(177508)
- 研究(165494)
- 基金(163049)
- 家(137700)
- 国家(136478)
- 科学基金(122974)
- 社会(110141)
- 社会科(104963)
- 社会科学(104939)
- 基金项目(86418)
- 省(85683)
- 自然(77334)
- 自然科(75793)
- 自然科学(75776)
- 教育(75669)
- 自然科学基金(74523)
- 划(69690)
- 编号(65820)
- 资助(65246)
- 创(51750)
- 成果(51051)
- 部(49370)
- 重点(47767)
- 创新(47499)
- 发(46811)
- 国家社会(46259)
- 人文(44254)
- 教育部(44228)
- 制(44212)
- 期刊
- 济(160766)
- 经济(160766)
- 研究(97369)
- 中国(63594)
- 财(60328)
- 管理(59262)
- 融(46155)
- 金融(46155)
- 农(41384)
- 科学(40276)
- 学报(36737)
- 技术(32761)
- 大学(31123)
- 学学(29774)
- 财经(29422)
- 教育(27984)
- 业经(27819)
- 农业(27792)
- 经济研究(25682)
- 经(25416)
- 问题(20755)
- 技术经济(20014)
- 财会(17852)
- 业(17473)
- 贸(16805)
- 商业(16710)
- 现代(16703)
- 理论(16279)
- 科技(16123)
- 策(15916)
共检索到497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涌 林敏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抑制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具体表现为改善企业投资过度和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抑制投资过度与缓解投资不足。基于企业生命周期和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效果在处于成长期、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冰冰 刘戒骄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规制行政垄断,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限制行政垄断型的竞争政策角度出发,分析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论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造双重差分模型,结果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十分显著。机制分析显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提升行业竞争水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间信贷资源误配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并且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民营大企业和受中低补贴程度的企业有显著的创新激励效应,一定程度上能够弱化行政垄断的所有制歧视和提高补贴政策的中性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创新效率增进效应显著,但创新资源配置效应整体不明显,分行业检验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产业集中度高、分工联系紧密和创新力较强行业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显著。本文对我国统筹竞争政策与创新政策、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改进企业创新激励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建江 熊智桥 石大千
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新《环保法》实施对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新《环保法》对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环保法》通过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与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缓解效应共同促进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异质性分析发现,新《环保法》对东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以及国有重污染企业均有显著的政策效应,但并未体现在中部地区、非高技术产业以及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因此,“双碳”目标下可适度提升环境规制水平,多措并举推动重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琴 朱少英
文章以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创新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与路径。研究发现:政府补贴通过认证效应与资源获取效应,显著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创新投入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共同作用更加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入市场竞争这一调节变量进行检验,发现市场竞争程度越大,创新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研究结论为合理配置政府与企业资源,提高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创新投入 创新能力 市场竞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我国构建“竞争友好型”产业政策、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的有益探索,更是地方政府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打破行政垄断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企业投资效率为落脚点,采用2011—2020年国家重点支持产业内的上市公司数据,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准自然实验,考察“竞争友好型”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结果发现:(1)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国家重点支持产业内企业的非效率投资;(2)在影响机制方面,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不仅能够促使政府补贴流向强竞争性行业,引导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向“更高效率”“更加公平”转变,而且能够通过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作用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3)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投资效率提升效应具有明显的企业和行业异质性,而且无论是纳入政府考核、制定并完善相关问责制等严格的“自我审查”方式,还是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等“外部监督”方式,均会提升该制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对明晰产业政策的未来改革方向、推动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投资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白钰 冯均科
本文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竞争程度的视角,研究公共政策审计对公平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政策审计提高了发现问题地区企业的竞争程度。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公共政策审计有助于降低政府不当干预,营造竞争公平的市场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竞争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共政策审计对企业竞争程度的促进作用在竞争能力较弱企业中更显著;公共政策审计对区域限制类问题的揭示能够提高该地区企业的竞争程度;审计介入次数越多、问题描述越详细、问题影响范围越大,越有利于提高发现问题地区企业的竞争程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庆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翌琳 黄实磊
双元创新路径选择对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突破传统路径天花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沪深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融资效率、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和交互效应。研究发现,融资效率对企业创新投资和探索式创新投资影响显著为正,对开发式创新影响为负或不显著。行业竞争程度对创新投资和探索式创新投资影响显著为正,对开发式创新投资影响为正,显著性更低。企业市场势力对三者影响为负,对探索式创新投资作用更强。与企业市场势力相比,行业竞争程度与融资效率的正向交互效应更显著。实证结果表明,应优化创新政策和制度供给,强化激励和示范效应,走好资金支持的“最后一公里”,支持企业创新高端化、前沿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婷丹
在我国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电商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考虑到现阶段我国电商行业竞争力不强的现状,分析如何提升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尤为关键,这不仅有利于电商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也可为我国向创新驱动转型提供相应启示。为此,本研究从外部市场结构和内部创新典型要素投入两个角度,通过选取2020-2022年上市的74家电商企业以及4058个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电商企业外部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强度、市场集中化程度)和内部创新典型要素投入(信息技术投资和人力资本投入)与其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通过适当提高市场竞争强度可以提高电商企业竞争力,但是市场集中化程度对其竞争力影响不显著;第二,信息技术投资和人力资本投入可以提高电商企业竞争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莉 王荣
基于中国2011-2018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数据,综合讨论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竞争共同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可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银行业竞争增强了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融资约束是金融科技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中介,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银行业竞争对融资约束的中介路径产生着前半段路径为正向和后半段路径为负向的调节效应,即银行业竞争能够加强金融科技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而减弱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文章完善了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研究,对经济下滑阶段下新兴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业的合作共赢以及企业技术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遂昆 李菁
以2014—2018年深市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并且相对于开发式创新投资,产品市场竞争对探索式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在市场竞争与双元创新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政府补助的增加会强化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效果,并增强市场竞争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减少投资短视行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从而提高企业创新投资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和园 李胜利
科技创新政策优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议题。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通过科技创新政策优化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契合科技创新政策导向性、应用性和科学性的基本手段。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其保障公平竞争的独特价值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优化,实现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合力。我国现有科技创新政策存在诸多有碍市场公平竞争因素,应当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抓手,识别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掣肘,破除科技创新政策壁垒,强化评估标准建设,增进政策制定机关职能,推动多主体协同共治,最终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优化及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璐 向锐
打破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该制度对企业跨地区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显著促进了企业跨地区投资。作用机制检验证实,该制度通过提升市场竞争的充分性和公平性以及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企业跨地区投资。进一步检验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更有效地促进了将该制度的执行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和将第三方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地区的企业以及环境不确定程度高的企业进行跨地区投资。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该制度通过促进企业跨地区投资提高了企业异地经营绩效。研究结论拓展了政府监管与制度环境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经验证据,为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更好地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秋阳 吴子豪
以我国2009—2021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持有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重点对市场竞争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实体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显著挤出了企业创新,而市场竞争在其中起到了正面的调节作用。随着竞争程度的提高,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作用逐渐减弱,但随着竞争程度超过适度竞争情形,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作用逐渐增强,亦即相较于高竞争和高垄断情形,适度的市场竞争能够更好地减弱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挤出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竞争或高垄断情形均会加剧企业的金融逐利动机,从而使得金融化更显著地挤出创新。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挤出作用在国有企业、低盈利企业和低成长企业中更强,而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则更明显地出现在非国有企业、高盈利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研究为从市场竞争角度治理实体企业的脱实向虚问题提供了政策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丽贞 许诺 褚靖铭 齐晋
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着力点。从微观企业的投资总量入手,使用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DID模型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讨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层面行政垄断会通过推动企业投资而拉动本地经济增长,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将相对抑制高行政垄断地区的企业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相对抑制作用在过度投资水平越高、全要素生产率越低、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化进程越低、利润越高、收入越稳定、政府补贴越多、融资约束越低、银行借款越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这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高行政垄断地区企业投资的相对抑制作用在主体越受庇护、市场机制越完善、内外源融资来源越多的情况下呈现了更为显著的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通过抑制行政垄断的庇护渠道而影响企业投资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