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6)
- 2023(16844)
- 2022(13659)
- 2021(12559)
- 2020(10813)
- 2019(24235)
- 2018(23453)
- 2017(45178)
- 2016(23632)
- 2015(26291)
- 2014(25939)
- 2013(25598)
- 2012(23085)
- 2011(20112)
- 2010(20208)
- 2009(19222)
- 2008(18686)
- 2007(16463)
- 2006(14221)
- 2005(13041)
- 学科
- 济(97405)
- 经济(97306)
- 业(96701)
- 企(88464)
- 企业(88464)
- 管理(84954)
- 方法(45951)
- 数学(36856)
- 数学方法(36459)
- 财(34924)
- 银(34059)
- 银行(33912)
- 业经(33153)
- 行(32218)
- 融(30666)
- 金融(30665)
- 农(29315)
- 中国(29244)
- 制(28138)
- 务(27118)
- 财务(27067)
- 财务管理(27027)
- 企业财务(25562)
- 农业(21598)
- 技术(20332)
- 理论(19240)
- 地方(17843)
- 体(17268)
- 贸(16914)
- 和(16906)
- 机构
- 学院(329749)
- 大学(324869)
- 济(139400)
- 管理(137612)
- 经济(136771)
- 理学(117552)
- 理学院(116563)
- 管理学(114984)
- 管理学院(114393)
- 研究(99277)
- 中国(91208)
- 财(70450)
- 京(66715)
- 科学(57024)
- 财经(55417)
- 农(53130)
- 中心(50917)
- 江(50506)
- 经(50306)
- 所(47774)
- 业大(45705)
- 经济学(42882)
- 研究所(42422)
- 农业(41761)
- 财经大学(41156)
- 北京(40870)
- 州(40660)
- 经济学院(39003)
- 商学(38812)
- 商学院(38474)
- 基金
- 项目(218253)
- 科学(174649)
- 基金(161665)
- 研究(161236)
- 家(139187)
- 国家(137970)
- 科学基金(122102)
- 社会(104764)
- 社会科(99756)
- 社会科学(99734)
- 省(85801)
- 基金项目(85251)
- 自然(78675)
- 自然科(77001)
- 自然科学(76976)
- 自然科学基金(75679)
- 教育(73115)
- 划(70474)
- 资助(65676)
- 编号(64567)
- 成果(51157)
- 创(49075)
- 重点(48514)
- 部(48478)
- 发(46669)
- 创新(45187)
- 业(44526)
- 国家社会(44265)
- 课题(42750)
- 教育部(42412)
- 期刊
- 济(148718)
- 经济(148718)
- 研究(95174)
- 中国(64729)
- 财(62069)
- 管理(55015)
- 融(52850)
- 金融(52850)
- 农(47957)
- 学报(44697)
- 科学(43362)
- 大学(35199)
- 学学(33558)
- 农业(31642)
- 技术(30759)
- 财经(28289)
- 教育(25962)
- 业经(25861)
- 经(24246)
- 经济研究(23578)
- 会计(21066)
- 财会(20267)
- 业(19305)
- 问题(18934)
- 技术经济(18120)
- 理论(17299)
- 现代(15935)
- 实践(15583)
- 践(15583)
- 科技(15273)
共检索到502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涌 张影
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覆盖广度的作用效果大于数字化程度。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通过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银行业竞争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企业内部控制有效、面临高融资约束时,金融科技发展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的效果更显著。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金融科技的经济后果和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因素类文献,实践上为强化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部门协同推进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明明 刘海明
本文实证检验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发现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以及所在地区政府干预程度高的企业而言,银行业竞争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作用更为显著。银行业竞争能够缓解投融资期限错配带来的投资不足问题和代理问题,减少投融资期限错配对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本文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能够产生客户争夺效应和新型代理成本效应,进而影响投融资期限错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丽纯
本文选择2009—2017年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现状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和融资约束评价指标,并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将银行业竞争引入两者关系研究中。分析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与中小板企业融资约束之间显著负相关;银行业竞争与中小板企业融资约束之间显著负相关,同时银行业竞争正向调节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艳
本文选取2007-2016年国内A股上市的重污染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金融资源错配与企业经济绩效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探究,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经济绩效显著正相关;金融资源错配与企业经济绩效显著负相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抑制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芮红霞
本文针对垄断竞争银行业市场构建创新活动与企业融资的理论模型,探究创新企业"融资贵"和"融资难"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导致银行贷款间替代弹性降低是创新企业"融资贵"的根本原因,而金融机构数量不足抑制创新企业投资,产生"融资难"现象;创新活动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地区银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促进企业投资,而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通过丰富金融产品和专业金融服务实现企业资本综合成本的降低,提高企业资本—劳动要素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好 焦文妞
利用2007—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及中国银保监会的金融许可证信息,研究了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负效应,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和金融化水平,而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这是银行业竞争抑制企业创新投入的主要原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欣 郭淑娟 常京萍
数字经济领航经济增长,而企业投融资期限匹配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微观保障。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优化信息环境并抑制金融错配,进而降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非产融结合企业以及非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而言,数字经济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效应更明显;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能强化该治理作用。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下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缓解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并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风险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筱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深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信息披露视角下审计质量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企业雇佣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能显著提升审计质量,进而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其商业信用水平就越高,能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就越大;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显著削弱了审计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正相关。
关键词:
信息披露 审计质量 审计信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筱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深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信息披露视角下审计质量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企业雇佣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能显著提升审计质量,进而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其商业信用水平就越高,能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就越大;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显著削弱了审计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正相关。
关键词:
信息披露 审计质量 审计信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海 廖志芳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障碍。基于投资的欧拉方程和一阶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银行业竞争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强烈支持市场力量假说,即银行业竞争力的提高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此外,在对我国银行业结构的深入剖析中还发现中小银行的发展能够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关于中国银行业竞争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关系经验证据的不足,为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
中小银行 中小企业 银行业竞争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凌云
本文以沪深两市中小板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资产担保价值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通过利用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显著正相关;资产担保价值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显著正相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能够增强资产担保价值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相关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嘉鑫 汪芸倩 张龙平
已有研究发现,以资本价格——利率为代表的要素市场改革会对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的作用机理如何通过改变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供求关系予以实现,亟待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我国2013年央行全面放开利率管制为背景,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利率管制松绑在企业层面的信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央行全面放开利率管制不仅有助于促进企业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还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是导致利率管制松绑降低融资约束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R&D投入较高以及短期贷款占比较大的公司,上述信息溢出效应更加显著;另外,利率管制松绑后企业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增进投资者的信任,提高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以上研究结论表明,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保障可持续发展,企业会选择主动优化信息环境,来消除信贷市场摩擦,解决"融资难"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吉克作洛 张友棠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1~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短期信贷本期增量在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加剧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宏 贾秀彦 吴君凤
我国大部分企业面临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是我国实务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越低,且该关系对于非国有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企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信息与沟通对于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发挥决定性作用,内部控制通过改善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其投融资期限错配。从经济后果来看,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以缓解投融资期限错配对企业业绩产生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