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7)
2023(14807)
2022(12742)
2021(12140)
2020(10045)
2019(22881)
2018(22477)
2017(43644)
2016(23004)
2015(25713)
2014(25044)
2013(24502)
2012(22155)
2011(19713)
2010(19834)
2009(18574)
2008(16934)
2007(14616)
2006(12823)
2005(11138)
作者
(62834)
(51890)
(51562)
(48834)
(33016)
(24789)
(23561)
(20142)
(19822)
(18363)
(17826)
(17251)
(16153)
(16110)
(16060)
(15819)
(15451)
(15356)
(14854)
(14681)
(12686)
(12620)
(12406)
(11809)
(11679)
(11468)
(11463)
(11447)
(10332)
(10153)
学科
(84373)
经济(84266)
管理(67232)
(65269)
(55999)
企业(55999)
方法(38653)
数学(32835)
数学方法(32474)
中国(28110)
(27822)
金融(27820)
(25817)
银行(25783)
(24808)
(24114)
(23410)
业经(20809)
(18497)
(18401)
地方(18346)
(16420)
(16386)
贸易(16372)
理论(16368)
财务(16353)
财务管理(16323)
(15961)
农业(15945)
企业财务(15536)
机构
大学(312153)
学院(311394)
管理(127235)
(122795)
经济(120076)
理学(110631)
理学院(109494)
管理学(107683)
管理学院(107143)
研究(99245)
中国(81366)
(64983)
科学(60008)
(57260)
中心(48237)
(47759)
(46618)
财经(46609)
业大(44539)
(43892)
研究所(43703)
(42400)
(40996)
师范(40648)
北京(40647)
经济学(37011)
(36872)
农业(36333)
(36039)
财经大学(34993)
基金
项目(217496)
科学(171978)
研究(162827)
基金(158508)
(137025)
国家(135568)
科学基金(117521)
社会(102720)
社会科(97361)
社会科学(97337)
基金项目(84601)
(84574)
自然(75594)
教育(74524)
自然科(73842)
自然科学(73828)
自然科学基金(72501)
(70801)
编号(67854)
资助(64297)
成果(54618)
重点(47946)
(47829)
(46307)
(45919)
课题(45108)
创新(43014)
项目编号(42787)
国家社会(41937)
教育部(41783)
期刊
(130153)
经济(130153)
研究(92605)
中国(56451)
学报(46136)
管理(45233)
(43365)
金融(43365)
科学(43215)
(42898)
(42499)
教育(35505)
大学(35397)
学学(33197)
农业(28450)
技术(25434)
财经(22320)
业经(22279)
经济研究(20947)
(18955)
图书(17708)
理论(16925)
问题(16268)
实践(15729)
(15729)
科技(15095)
(14180)
现代(14099)
技术经济(14045)
商业(13769)
共检索到452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全云  吴雨  尹志超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家庭信贷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信贷约束问题不仅在我国农村地区家庭普遍存在,城市地区家庭也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问题。实证分析显示,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会提升家庭正规信贷需求并促进家庭积极申请贷款。金融知识水平越高,家庭正规信贷可得性越高,家庭也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更多信贷,从而有利于家庭信贷约束的缓解。因此,在降低金融机构服务门槛的同时,应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以引导公众积极合理地使用金融服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宋全云  吴雨  尹志超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家庭信贷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信贷约束问题不仅在我国农村地区家庭普遍存在,城市地区家庭也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问题。实证分析显示,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会提升家庭正规信贷需求并促进家庭积极申请贷款。金融知识水平越高,家庭正规信贷可得性越高,家庭也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更多信贷,从而有利于家庭信贷约束的缓解。因此,在降低金融机构服务门槛的同时,应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以引导公众积极合理地使用金融服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渊  刘西川  
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分析了金融知识对家庭信贷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的理论基础上,通过Probit、IV-Biprobit、Tobit、IV-Heckman等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家庭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金融知识对家庭正规信贷需求和申贷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金融知识越丰富的家庭受需求型信贷约束的概率越低,越有可能具有正规信贷需求,并向银行申请贷款;(2)金融知识对家庭正规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金额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家庭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金额有显著负向影响,即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能够缓解其供给型信贷约束,提高家庭获得正规信贷的概率和规模,降低家庭的非正规信贷需求和规模;(3)金融知识对家庭正规信贷占比有显著正向影响,即金融知识能够改善家庭的信贷结构,有助于提高家庭的正规信贷满足度;(4)互联网使用对家庭信贷行为的影响与金融知识类似,而户主是女性以及从事农业的家庭受信贷排斥的概率更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双  赵朋飞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了金融知识对家庭、个人创业及家庭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能够正确计算存款利率和正确识别股票与基金风险等金融知识可以增加家庭与个人创业的概率。为了考察金融知识水平影响家庭与个人创业的间接机制,本文从家庭正规信贷约束角度做了进一步分析,发现受访者金融知识水平对家庭正规信贷约束状况具有显著影响,金融知识越丰富的受访者其家庭遭受正规信贷约束的可能性越低。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明婉  张乐柱  颜梁柱  
基于家庭禀赋视角,利用2015年浙江大学(CFD)的调研数据,运用选择二值probit模型研究当前中国农户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资本通过家庭其他经济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综合作用下显著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正规金融对农户家庭有形资产如固定资产、耕地、收入要求高,这些因素对非正规金融并无显著影响;非正规金融主要面对的群体是穷人、教育程度低且身体状况较差的农户,而这部分人被正规金融机构所排斥;农户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存在异质性差异。建议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将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允许与引导非正规金融的有序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莹  李军  贺丽  
家庭金融行为指家庭资产的管理行为,现有家庭金融行为的研究多侧重于家庭资产的合理配置问题而忽略其动态变化过程中的风险。家庭金融行为可被验证具备复杂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特征,因此可通过扩展的沙堆模型研究家庭净资产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稳定性特征,并构建沙层变化的稳定性系数对稳定程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家庭的房产价值增长过快、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参与率长期偏低等问题导致家庭金融行为整体呈现较高不稳定性,且农村家庭的不稳定水平略高于城镇家庭。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志超  潘北啸  
基于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信任能够提高家庭正规信贷可得性,降低家庭使用非正规信贷的概率。进一步地,信贷可得性的差异带来家庭负债结构的变化,信任能够提升家庭正规信贷占比,降低非正规信贷占比。信任提升家庭资金借出概率,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单调递增的,而是存在适度信任现象。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户主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和农村地区家庭,信任对借出的影响更大。因此,本文的结果表明,信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融资的困难。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阿丽娅  王汀汀  韩复龄  
随着扩内需改革的深化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关于家庭消费升级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有助于缓解家庭信贷约束从而促进消费,这种作用受家庭内部金融能力的影响,并表现出地区差异。本文分析了居民金融能力对家庭分类消费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居民金融能力对家庭总消费,尤其是其中的质量型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就居民金融能力作用于质量型消费的程度而言,城镇地区明显大于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中部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缓解信贷约束后家庭的正规负债、财富以及社会资本中的亲缘关系能够解释金融能力对总消费和质量型消费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宋鹏  黄倩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了信贷约束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我们将风险资产从狭义到广义分为四个层次,同时从正规信贷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考察信贷约束,并用Probit模型估计出家庭受信贷约束的概率,以此来度量信贷约束。为了克服信贷约束的内生性,本文选取社区到市中心的距离作为工具变量,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两阶段估计,发现信贷约束会阻碍家庭风险资产参与,并降低家庭将财富配置于风险资产的比例。因此,信贷约束是阻碍家庭持有风险资产的重要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欣  周宇红  
信贷可得性的城乡差异反映了金融资源在不同地区或不同群体之间配置的不均衡。本文从微观家庭视角来研究信贷可得性的城乡差异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全面梳理了家庭信贷可得性的城乡差异现状,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家庭的社会关系指数与金融知识指数,从微观家庭层面考察了社会关系和金融知识对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近年来我国家庭信贷可得性的城乡差异仍在不断扩大;第二,家庭社会关系和居民金融知识的差别是造成信贷可得性城乡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第三,改善贷款担保机制、破除信贷信息壁垒、加强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是降低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农村居民信贷可得性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丹  陆佳瑶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知识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在前人对"代"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农户划分为共和国创立一代(1949年及以前)、社会主义建设一代(1950—1966年)、文革一代(1967—1980年)和新生代(1980年以后)。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有助于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的提高,具体来说,文革一代农户金融知识的提高对其正规信贷可得性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对共和国一代农户的正规信贷可得性影响不显著。为此,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政府相关部门应从代际差异的视角,避免"一刀切"方式,对不同代际群体的农户进行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其在正规信贷市场中的参与率,以此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学招  张雯佳  
本文基于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金融知识、收入风险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的影响。通过双栏模型研究发现,金融知识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知识水平提高1个单位,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提升3.06%,参与金融市场的家庭投入资金比例将提高0.66%;收入风险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收入风险每增加1个单位,则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减少2.92%。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月书   王君妍  
本文基于微观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正规信贷配给视角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发展显著缓解了城乡家庭正规信贷配给,且相较于城镇家庭,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对农村家庭的供给型信贷配给与需求型信贷配给产生更大影响,改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第二,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家庭贷款期限匹配度,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服务效率;第三,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借贷渠道正规化,改善中国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结构;第四,现阶段,数字金融发展对降低农村家庭生产经营贷款的融资成本、促进其生产经营借贷渠道正规化的作用有限。本文为改善中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燕   冯兴元   李睿君  
促进农村家庭生计可持续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基于CFPS两期整合数据考察正规借贷对农村家庭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农村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指数集中在-0.459~0.225之间,整体脆弱性水平较低。相较于非正规借贷家庭,正规借贷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水平更低。房屋正规借贷高额度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水平较高,而非房屋正规借贷高额度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水平较低,这两类农村家庭的低额度正规借贷组中有很大部分家庭的生计可持续能力很高。回归结果表明,正规借贷额度每提高1个单位,农村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指数降低12.1个百分点。相较于房屋正规借贷额度,非房屋正规借贷额度的提高对农村家庭生计脆弱性的降低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房屋正规借贷和非房屋正规借贷额度的提高均可通过促进农村家庭生计策略非农化的转型进而降低其生计脆弱性,但房屋正规借贷在该机制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更大。据此提出引导农户合理使用正规借贷资金,开发“房贷+”金融产品,细化农村金融帮扶策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柴时军  王聪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系统研究了我国农户民间放贷行为。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农村,社会网络对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行为有重要影响,农户的社会网络关系越广,其参与民间放贷的可能性越高,放贷金额越大,参与程度也越高;家庭财富较多、学历较高以及男性家长的农户参与民间放贷的积极性较高。因此,要鼓励农户扩大社会网络,提高农户社会关系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农户间的民间借贷以缓解目前农村金融抑制的局面,这是政府在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设计中所不可忽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