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86)
2023(17469)
2022(14518)
2021(13364)
2020(11464)
2019(26086)
2018(25495)
2017(49234)
2016(26441)
2015(29580)
2014(29265)
2013(29012)
2012(26637)
2011(23984)
2010(24063)
2009(22795)
2008(21656)
2007(19407)
2006(16767)
2005(14664)
作者
(77773)
(65623)
(65016)
(61817)
(41181)
(31733)
(29637)
(25763)
(24783)
(23031)
(22141)
(21962)
(20468)
(20407)
(20333)
(20216)
(19992)
(19185)
(18846)
(18720)
(16241)
(16120)
(15800)
(15048)
(15020)
(14625)
(14496)
(14418)
(13329)
(13071)
学科
(111500)
经济(111382)
(82530)
管理(74991)
(60655)
企业(60655)
方法(53772)
(49209)
数学(48417)
数学方法(47916)
农业(32521)
中国(30790)
(30776)
(29242)
金融(29238)
(27618)
银行(27558)
业经(27088)
(26438)
(23807)
地方(22208)
(22155)
贸易(22145)
(21935)
(21615)
(20178)
财务(20127)
财务管理(20082)
企业财务(19186)
技术(17741)
机构
学院(380038)
大学(376695)
(158211)
经济(155192)
管理(149118)
理学(130236)
理学院(128932)
管理学(126737)
管理学院(126086)
研究(122354)
中国(100352)
(84010)
科学(76761)
(76123)
(71249)
农业(65712)
业大(64487)
(61921)
中心(61357)
财经(58101)
研究所(56626)
(55858)
(53115)
经济学(49217)
北京(46251)
(45499)
经济学院(45007)
师范(44870)
(44670)
财经大学(43278)
基金
项目(263513)
科学(207724)
基金(194260)
研究(185419)
(171361)
国家(169962)
科学基金(146083)
社会(120103)
社会科(113958)
社会科学(113924)
(103832)
基金项目(103621)
自然(96674)
自然科(94521)
自然科学(94493)
自然科学基金(92851)
(86844)
教育(84358)
资助(79028)
编号(73516)
重点(59161)
(58328)
成果(57352)
(56444)
(55609)
创新(52055)
科研(51694)
国家社会(50603)
教育部(49693)
课题(49413)
期刊
(164490)
经济(164490)
研究(100714)
(81987)
中国(67757)
学报(65128)
科学(58118)
(54932)
农业(54373)
(51566)
金融(51566)
大学(48972)
管理(48554)
学学(47194)
业经(32279)
技术(30599)
财经(28482)
教育(27777)
(27144)
经济研究(25406)
(24287)
问题(23246)
(20236)
技术经济(18583)
统计(18565)
理论(18297)
科技(17552)
(17446)
世界(17237)
业大(17207)
共检索到544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岚岚  何学松  孔荣  
本文阐释了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机理,并依据陕西省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和非试点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variate Probit和分组回归模型,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及农民分化、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知识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而农地抵押贷款供给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分化、农地确权颁证均对农民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农民分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苏岚岚  何学松  孔荣  
本文阐释了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机理,并引入农地确权颁证变量,根据陕西90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流转选择及流转规模的差异化影响以及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农民是否流转农地及农地流转规模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农民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大于对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证实,农地确权颁证对金融知识影响农民农地流转行为发挥了调节作用,即通过提升农地产权强度和强化农地禀赋效应等抑制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转出行为的正向影响,但增强了金融知识对农民农地转入行为的促进作用。因此,需从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推进农地确权颁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系列改革措施等方面促进农民农地流转参与理性决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乐芬  顾庆康  
研究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徐州、淮安、泰州、南京4市191个非试点村340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问卷调查的分析,检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Log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分析了4个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需求与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强烈需求;(2)银行较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性产品,享受农业政策性保险与贴息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较低;(3)这种潜在需求受到年龄、受教育水平、固定资产规模、年贷款申请次数、贷款满足率、银行是否提供针对性金融产品、是否享有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否享有贴息贷款以及地区等因素的不同程度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乐芬  顾庆康  
研究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徐州、淮安、泰州、南京4市191个非试点村340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问卷调查的分析,检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Log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分析了4个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潜在需求与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强烈需求;(2)银行较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性产品,享受农业政策性保险与贴息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较低;(3)这种潜在需求受到年龄、受教育水平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沃林  罗必良  
已有研究缺乏从产权激励的角度,剖析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传导机制。为了进一步明确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影响,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文章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13 750名受访者的数据,分别使用Logistic、Probit、OLS以及Tobit回归模型检验了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农业投资在农地确权颁证情景下对农地抛荒的产权激励效应。研究表明:农地确权颁证存在明显的产权激励效应,能够显著减少农地抛荒现象,而农业投资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在推进农地确权颁证后续工作时,应重视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抛荒的正向作用,出台相对应的农业投资政策,激励农户对抛荒地进行复耕或者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润慈  石晓平  关长坤  蓝菁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作用机理,并检验风险分担机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运用PSM-DID方法、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农地抵押政策可以提高大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2)农地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是影响农地抵押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农地抵押+农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抵押+第三方组织”两种风险分担机制均能有效降低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进而可以强化农地抵押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抵押政策的进一步推行需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地的处置风险,以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文声  秦明  王志刚  
农地确权颁证对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尚无定论。对此,本文先是构建了农地确权颁证影响农户农业投资行为的理论框架,进而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年29省的大样本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颁证主要通过提高地权安全性、地权可交易性以及信贷可得性三种方式,促进了农户农业投资。家庭和村庄特征会显著影响农户获得农地确权颁证的可能性。农地确权颁证对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时间以及农业经营投入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其估计结果较稳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圣奎  
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部委联合印发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依此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在全国各试点地区推进。试点工作在各地探索出了不同的模式,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难点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抵押物价值评估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其价值评估工作的难点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的条件、位置、产出能力等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岚岚  孔荣  
探索性构建了要素流动视角下"金融素养—农地转入—农地抵押融资"的理论框架,阐释了农民金融素养、农地转入与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之间的关联机理,采用陕西、宁夏、山东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194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探究了金融素养对农民农地转入和农地抵押融资交易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转入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农民农地转入参与及其规模、农地抵押融资参与及其规模均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还证实,农地转入规模显著促进农民农地抵押融资交易,且在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地抵押融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系统推进农民金融素养培育工程、协调深化农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和抵押融资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炎周  王芳  郭艳  宋得浪  
城乡房屋产权权能差异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特征,也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创新、限制农民财产性收益的重要瓶颈。本文以农房抵押贷款为研究载体,尝试从一个微观视角切入,考虑城镇化和农业人口老龄化两大社会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框架下,结合代际理论,阐明了代际差异、农民分化及其代际调节效应对农民农房抵押贷款态度的作用机制。在以上基础上的实证分析表明:其一,新生代农民的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比平均接受度水平高约45.7%,且十分显著,彰显着代际差异对农民农房抵押贷款态度的重要影响。其二,控制内生偏误后,农民分化的影响减弱,农民非农职业转化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约增加0.140个单位。其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凯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中银行和农户的博弈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结果表明需提高银行的贷款收益率,进一步完善农权交易市场,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权交易平台的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蒋嘉坤  宋坤  
抵押物处置难是掣肘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首先采用三方动态博弈模型推演政府、处置组织及金融机构在抵押物处置过程中的行为,从理论分析出影响抵押物处置效果的因素。然后基于四川的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从五个维度设计21个观察指标验证上述理论推导的结果。研究表明,政府实际支持力度和农地流转市场成熟度对抵押物处置效果有直接和间接的正向效应,抵押物清算评估情况对处置效果有直接的正向影响,银行的处置流程及规章制度、借款人及其他因素对处置效果有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应加强政府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专业评估机构和统一评估标准,引入第三方处置组织并搭建多层级土地流转平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付兆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增加了农户财产处置决策的选择。采用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实证研究发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能够提升农户收入,相关法律颁布后影响更为明显,通过了平行趋势、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且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颁布较早地区农户的政策增收效应更为明显。从影响机制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通过投资水平、信贷水平和非农就业水平的中介机制,促进了农户增收,缩小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助于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从农户异质性结果看,教育培训多的农户、粮食作物种植农户、土地相对规模大的农户受到政策带来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因此,我国各地应稳定土地承包权,积极响应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实现非农就业,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小宇  杨钢桥  陈爱丽  
学界关于农地确权是否促进农地流转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本文构建农地确权、农地依赖影响农地转出行为的理论框架,采用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的政策效应,以及农地依赖在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户对土地的禀赋效应并非完全存在,农地依赖呈现分化特征;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促进效应;农地依赖在农地确权与农地转出行为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效应,农地依赖会抑制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的促进效应。未来中国应加快运用和拓展农地确权成果,推动农地流转和保障农地产权;依据农户的农地依赖程度,因户制宜、分类治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育农地流转市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淋议   钱文荣  
农地确权为农民土地提供法律保护,理论上有助于推动农民市民化。本文利用2013—2019年间四期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渐进DID模型,实证考察农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通过促进非农就业改善农民市民化行为,且这种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人口净流入省份更为明显;农地确权也提高了农民市民化意愿,该效应在所有成员为农业户籍的家庭中更为突出。因此,未来既要因地制宜,消除进城农民失去土地的顾虑,也要因户施策,开通农民城市落户的绿色通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