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93)
2023(17298)
2022(14209)
2021(13281)
2020(11051)
2019(25004)
2018(24508)
2017(47234)
2016(24681)
2015(27460)
2014(26771)
2013(25990)
2012(23361)
2011(20740)
2010(21008)
2009(19336)
2008(17962)
2007(15670)
2006(13497)
2005(11434)
作者
(69168)
(57868)
(57281)
(54215)
(36161)
(27841)
(25975)
(22666)
(21854)
(20113)
(19564)
(19437)
(17850)
(17779)
(17726)
(17515)
(17189)
(16926)
(16467)
(16443)
(14142)
(14128)
(13870)
(13371)
(13169)
(12899)
(12680)
(12548)
(11546)
(11332)
学科
(100905)
经济(100794)
(78564)
管理(68870)
(57044)
企业(57044)
(51185)
方法(46297)
数学(41625)
数学方法(40956)
农业(34136)
中国(29679)
(27782)
金融(27781)
业经(27660)
(26532)
(26168)
银行(26128)
(25115)
(21485)
地方(20506)
(18681)
贸易(18668)
(18292)
(17870)
(17386)
财务(17327)
财务管理(17288)
技术(16858)
企业财务(16495)
机构
学院(342099)
大学(336019)
(141111)
经济(138451)
管理(136920)
理学(120100)
理学院(118941)
管理学(116638)
管理学院(116051)
研究(107453)
中国(88233)
(73572)
(67358)
科学(66305)
(62264)
业大(57252)
农业(56850)
中心(54107)
(52119)
财经(50713)
(48820)
研究所(47798)
(46528)
经济学(43108)
(41571)
师范(41031)
北京(40602)
经济学院(39237)
(39138)
经济管理(38342)
基金
项目(242526)
科学(192309)
基金(178640)
研究(174418)
(157366)
国家(155776)
科学基金(134775)
社会(113574)
社会科(107719)
社会科学(107690)
(95996)
基金项目(95031)
自然(87887)
自然科(85897)
自然科学(85873)
自然科学基金(84349)
(79507)
教育(79426)
资助(71723)
编号(70050)
重点(54255)
成果(54073)
(53267)
(52279)
(51953)
创新(48483)
国家社会(47997)
科研(47166)
课题(46661)
教育部(45814)
期刊
(148035)
经济(148035)
研究(89192)
(74872)
中国(62686)
学报(55093)
科学(51222)
农业(50438)
(47278)
管理(45800)
(43802)
金融(43802)
大学(42973)
学学(41457)
业经(31308)
技术(28975)
教育(28328)
(24484)
财经(23934)
经济研究(22614)
(20499)
问题(20433)
(18743)
科技(16705)
统计(16629)
技术经济(16325)
(15967)
世界(15958)
农村(15636)
(15636)
共检索到485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云帆  吴玥玥  
城乡财富差距不利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引导农村家庭作出正确的资产选择,提高农村家庭财富水平是缩小城乡财富差距的有效手段,而户主金融知识水平决定了家庭能否作出合理的资产配置决策,增加家庭的总资产。本文选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户主金融知识的性别差异视角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农村家庭资产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1)户主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家庭人均资产;(2)增加的资产类型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性资产、车辆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方面,在风险资产方面,户主金融知识的水平与家庭风险资产持有量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3)男性和女性户主金融知识的差异扩大了家庭资产规模上的差异,男性户主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会增加家庭人均资产,而女性户主金融知识水平下降会减少家庭人均资产;(4)户主的风险厌恶水平会平抑金融知识对家庭资产规模的影响,并且对女性户主家庭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云帆  吴玥玥  
城乡财富差距不利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引导农村家庭作出正确的资产选择,提高农村家庭财富水平是缩小城乡财富差距的有效手段,而户主金融知识水平决定了家庭能否作出合理的资产配置决策,增加家庭的总资产。本文选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户主金融知识的性别差异视角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农村家庭资产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1)户主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家庭人均资产;(2)增加的资产类型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性资产、车辆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方面,在风险资产方面,户主金融知识的水平与家庭风险资产持有量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3)男性和女性户主金融知识的差异扩大了家庭资产规模上的差异,男性户主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会增加家庭人均资产,而女性户主金融知识水平下降会减少家庭人均资产;(4)户主的风险厌恶水平会平抑金融知识对家庭资产规模的影响,并且对女性户主家庭的影响更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传琦  张琪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通过回归方法分别探寻工资水平对于工作投入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在低收入群体当中,工资水平对于工作投入时间的弹性为正且女性比男性高出30.5%,而工资水平对于家务劳动时间的弹性为负且对男性的影响比女性高出82.5%;在高收入群体当中,工资水平对男女劳动力工作投入与家务劳动皆为负影响,工资对男性工作投入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比女性分别高出22.9%和16.8%,从而这部分劳动力会适当增加闲暇时间。总体来看,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对工作投入和家务劳动的影响相较于高收入群体更加明显,不同收入群体当中,工资水平对于工作投入和家务劳动的影响不同且存在一定性别差异。工具变量的使用增强了本文实证分析的稳健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孟丹丹  刘澍  
人口老龄化和新的生育政策给家庭结构带来了巨大改变,而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以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农村数据为样本,采用倾向值匹配(PSM)的方法,从微观层面上研究家庭结构差异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家庭中各代际人数差异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是多元的,老年人的赡养压力、中年人的收入效应、青年人的抚养压力都会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产生影响,具体影响取决于各代际成员的数量;另一方面,不同结构的家庭风险态度不同,会影响家庭持有风险资产的类型,即选择风险相对较低的理财产品,还是选择风险更高的股票和基金。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不同结构的家庭在金融资产选择上提供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奚国茜   彭屹  
基于创业者所嵌入的家庭结构视角,本文分析了家庭困境对农村女性创业选择和创业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女性创业的可能性显著低于男性,但是家庭陷入困境的女性创业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女性创业的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显著低于男性,且这种差异在困境家庭中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困境家庭的创业女性缺乏工作技能、打工经历、管理经历,并且倾向于选择轻资产的服务业,是导致其创业规模偏低的原因。本文结论丰富了创业理论中性别差异的研究成果,并为改善农村创业环境、促进性别平等、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燕   冯兴元   李睿君  
促进农村家庭生计可持续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基于CFPS两期整合数据考察正规借贷对农村家庭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农村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指数集中在-0.459~0.225之间,整体脆弱性水平较低。相较于非正规借贷家庭,正规借贷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水平更低。房屋正规借贷高额度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水平较高,而非房屋正规借贷高额度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水平较低,这两类农村家庭的低额度正规借贷组中有很大部分家庭的生计可持续能力很高。回归结果表明,正规借贷额度每提高1个单位,农村家庭的生计脆弱性指数降低12.1个百分点。相较于房屋正规借贷额度,非房屋正规借贷额度的提高对农村家庭生计脆弱性的降低效果更好。进一步研究发现,房屋正规借贷和非房屋正规借贷额度的提高均可通过促进农村家庭生计策略非农化的转型进而降低其生计脆弱性,但房屋正规借贷在该机制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更大。据此提出引导农户合理使用正规借贷资金,开发“房贷+”金融产品,细化农村金融帮扶策略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庆刚  冉光和  秦红松  王定祥  
本文采取分层抽样法,定点选取了重庆市9个区(县)的1046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对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状况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开发潜力很大,但现实开发力度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Probit模型,就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固定资产、产权清晰资产、非农创业收入、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促进农村家庭资产价值通过正规借贷渠道向金融价值转化的重要因素,流动资产和社会资本是促进农村家庭资产价值通过非正规借贷渠道向金融价值转化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琼  马澜芯  胡江林  
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提高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农村家庭社会资本综合指数,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决策、配置广度和深度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和路径。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配置深度和广度处于较低水平,社会资本对金融资产配置决策和深度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广度作用不明显;中介检验证实风险偏好和信息获取能力是影响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能够改变农村家庭的风险偏好与信息获取能力,进而对金融资产配置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为此,应通过促进高质量社会网络拓展、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规范农村信息渠道建设等手段,改善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卢亚娟  张菁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普惠金融的有效实施,我国农村家庭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居民的投资理念也逐渐向多元化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发展,因此研究我国的农村家庭金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二元LOGIT模型以及TOBIT模型对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患病状况及投资经验3个因素无论在农村家庭金融资产持有广度还是持有深度方面均具有显著重要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卢树立  
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省外务工经历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为避免模型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还选取"各省近20年平均城镇失业率"作为工具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省外务工经历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高其风险性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省外务工经历通过增加收入、增长金融知识、增强社会网络来提高农村家庭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可能性和参与程度。据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村家庭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进而使农村居民更好地分享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慧  
随着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三农问题也日益突显。农户资金短缺的现实情况,不仅遏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对缩短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构成了一定压力。就目前来说,将农村家庭的资产价值向金融价值进行转化,是帮助农户进行创业融资的重要手段。在国家政策的大环境下,国家给予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但现实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金融价值的转化力度仍然不足。因此,探究如何将农村家庭资产向金融价值进行转化,对于现阶段的三农问题的破解有着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光和  田庆刚  
农村家庭资产价值向金融价值有效转化是解决农户创业融资困难的关键。当前,国家政策及资产本身价值都为我国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现实转化力度不足,主要表现为推动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的地区范围小、资产金融价值得到转化的农户数量和资产价值占比非常低。在现有基础上,推动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应从培育农村资产流转市场、加快农村资产产权确认、强化农户贷款担保创新等方面着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辉  王慧翔  
文章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7),通过构建家庭普惠金融指数,建立Probit及T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家庭普惠金融水平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普惠金融水平的改善能显著增加农村家庭创业的概率,并有效提升创业绩效;并且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在区域、群体、企业这三个维度上存在差异,普惠金融对于中部地区、低收入群体、生存型创业及个体户、工商户等弱势群体的边际效应更为显著,这进一步体现了“普惠性”特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颖  张高明  孙婉若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评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家庭金融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显著提高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并且对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在使用工具变量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更为明显,可见数字普惠金融的包容性和普惠性对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有一定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增收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家庭的收入,通过"教育效应"来提高家庭的金融素养,从而实现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凯  周黎安  
本文使用CHNS数据对子女个数、出生顺序及其性别结构与子女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发现有:第一,子女出生顺序(值从小到大代表子女由先而后出生)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效应为正,即,子女越晚出生,其受教育程度平均越高;第二,在农村地区,出生顺序效应显著为正,且男孩平均效应大于女孩,说明子女出生顺序效应在性别上存在结构性差异,次序歧视是存在的;而这些现象在城镇地区均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