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6)
- 2023(4914)
- 2022(3860)
- 2021(3525)
- 2020(3062)
- 2019(6930)
- 2018(6430)
- 2017(12942)
- 2016(6449)
- 2015(7047)
- 2014(6817)
- 2013(6925)
- 2012(6389)
- 2011(5682)
- 2010(6112)
- 2009(6292)
- 2008(5239)
- 2007(4837)
- 2006(4397)
- 2005(4165)
- 学科
- 济(28350)
- 经济(28319)
- 融(25660)
- 金融(25660)
- 业(24587)
- 企(22467)
- 企业(22467)
- 管理(22420)
- 银(21762)
- 银行(21761)
- 行(21187)
- 中国(14745)
- 方法(12803)
- 财(12360)
- 数学(11232)
- 数学方法(11177)
- 中国金融(10923)
- 务(10098)
- 财务(10082)
- 财务管理(10070)
- 企业财务(9840)
- 制(9112)
- 业经(7089)
- 地方(6775)
- 农(5945)
- 体(5451)
- 技术(5372)
- 理论(5190)
- 体制(4884)
- 事业(4641)
- 机构
- 大学(90960)
- 学院(89868)
- 济(43037)
- 经济(42196)
- 管理(37442)
- 理学(31600)
- 理学院(31399)
- 管理学(31111)
- 管理学院(30954)
- 中国(29291)
- 研究(26858)
- 财(23199)
- 财经(18201)
- 京(17572)
- 融(16975)
- 金融(16645)
- 经(16524)
- 银(16188)
- 银行(15652)
- 中心(15140)
- 行(14723)
- 经济学(14295)
- 财经大学(13896)
- 经济学院(13066)
- 江(13016)
- 人民(12763)
- 所(12275)
- 科学(12052)
- 国人(11611)
- 中国人(11543)
- 基金
- 项目(55741)
- 科学(45032)
- 研究(42937)
- 基金(42700)
- 家(35336)
- 国家(35019)
- 科学基金(31537)
- 社会(29284)
- 社会科(28146)
- 社会科学(28138)
- 基金项目(22531)
- 省(20677)
- 自然(18906)
- 教育(18770)
- 自然科(18555)
- 自然科学(18552)
- 自然科学基金(18265)
- 资助(17616)
- 编号(17552)
- 划(16696)
- 成果(14764)
- 部(12840)
- 国家社会(12684)
- 创(12662)
- 项目编号(12237)
- 重点(11904)
- 人文(11899)
- 教育部(11881)
- 制(11819)
- 创新(11812)
共检索到146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静琳 王正位 向虹宇 廖理
本文利用中国主要69家基金管理公司收集的基金投资者数据,对比普通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研究了基金个人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和基金投资收益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基金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高于普通居民。个人投资者自身的金融知识对其基金投资收益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影响在考虑了风险态度、受教育水平、投资经验等因素后仍然显著。在金融服务行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本文为理解金融知识和金融建议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金融知识 金融建议 基金投资者 投资收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腾文 王威 于翠婷
本文基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调查问卷数据,首次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金融知识、风险认知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知识越丰富投资收益提高的越快;风险认知与投资收益之间呈非线性关系,风险认知需要长期积累,只有当风险认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投资收益才会随着风险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显著提高,较低的风险认知能力对投资收益影响不显著,这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投资收益与金融知识和风险认知不存在显著地交互效应。此外,本文还发现收入水平越高的投资者,越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和风险认知能力的缺乏是制约投资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投资者教育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必要且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金融知识 风险认知 投资收益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肖奎喜 刘建和 杨义群
投资基金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迅速崛起,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地位受到了极大挑战,投资基金能否替代商业银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金融理论的一个新发展———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点,并运用其来分析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的功能在金融体系中的异同;文章还分析了投资基金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性———发展的不均衡性,即受经济金融环境制约而表现出来的波动性。投资基金和商业银行作为两种金融制度,在金融功能方面各有其优越性,加上投资基金的发展易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出现大的起伏,它们的发展不会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呈现交叉融合的趋势。
关键词:
投资基金 商业银行 金融功能 波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胜 汪瑞
文章把过度自信引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分析了过度自信对交易数量及收益回报定量影响:过度自信程度提升时,预期价值高估和预期交易数量增加;预期短期随过度自信水平提升而增加。以上这些结论的获得为股票市场投资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过度自信 交易数量 预期回报 行为金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隽 李越欣 夏晓华
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近现代国画的微观数据,在资产配置中引入市场交易机制中的佣金变量,加入艺术品市场规模约束,采用重复交易法实证计量嵌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收益特征并量化其资产配置效应,以测度其市场功能。优质的艺术精品具备金融资产风险和收益的基本特征,本文对艺术品资产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适应性进行讨论。研究表明:在样本期内,剔除通胀和佣金成本因素后收益率更加贴近现实,中国艺术品投资的实际收益率水平为13.08%,表现出高于欧美市场的投资溢价;艺术品投资与传统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之间表现出相对独立性,并能有效改善投资者资产组合的风险边界,可以成为资产配置优化和多样化的重要选择。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资产优化产品和工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隽 李越欣 夏晓华
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近现代国画的微观数据,在资产配置中引入市场交易机制中的佣金变量,加入艺术品市场规模约束,采用重复交易法实证计量嵌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收益特征并量化其资产配置效应,以测度其市场功能。优质的艺术精品具备金融资产风险和收益的基本特征,本文对艺术品资产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适应性进行讨论。研究表明:在样本期内,剔除通胀和佣金成本因素后收益率更加贴近现实,中国艺术品投资的实际收益率水平为13.08%,表现出高于欧美市场的投资溢价;艺术品投资与传统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之间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尚前
日益发展的金融投资中介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金融投资中介化是一种双层的委托代理结构,投资者需要承担其与金融中介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委托代理问题的客观存在使得金融中介投资决策并不总是以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而,在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应认真考虑如何有效降低金融中介的委托代理问题,消减金融投资中介化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金融投资中介 委托代理 机构投资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孔清华 关晓红
一、投资收益率的含义就经济意义而言,项目投资的目的是为国家、集体和个人创造和积累财富,从这个角度出发,经济评价工作的目的就是使有限资金取得最大的财富,而项目的收益总额就是执行着项目特定功能的投资总额按照一定的年收益率递增所取得的。收益率越大,一定数量的投资所获得的收益总额就越多,这个在项目投产期内投资总额的年收益率就应该是项目的真实收益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珏
本文对《企业会计准则(2006)》执行后,中国上市公司利用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亏损的上市公司,如果其主营业务业绩下滑、成长性不足,更倾向于通过持有较多金融资产,并有选择性地出售来实现扭亏;业绩下滑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有选择性地出售金融资产获取投资收益来平滑利润。因此,对于非金融行业,将投资收益从营业利润构成项目中移除,单独进行披露;重新设计非金融行业投资收益项目的构成要素;重新规定相关投资收益的列示途径;继续强化综合收益观,完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应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罗靳雯 彭湃
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教育水平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参与概率、金融资产配置、投资收入、投资收益率都有显著正向影响。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家庭投资风险资产的可能性越大、风险资产配置占比更高、投资收入和收益率也会提高;家庭财务决策者的教育水平对其认知能力具有补偿效应,教育水平的提升缩小了由认知能力差异造成的金融投资行为和结果的差异。不考虑认知能力的作用时,大专水平和本科水平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别很小,没有出现劳动力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号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齐鲁壮 梁琳 梁鹏
本文匹配了省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上市公司数据,将2011-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委托理财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抑制企业委托理财行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减少超额银行信贷、降低金融回报率、缩减影子银行规模,从而抑制企业委托理财;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融资约束较低、企业内部风险较低、外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国有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中,该抑制效应更加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帅 张友祥
实体企业热衷于从金融市场获取投资收益,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倾向,成为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对2009~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动向及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具体数据展开研究,并以同期沪深两市3567个有效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模型,研究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体企业投资金融收益与宏观经济波动显著相关,这种过度金融投资行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给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了新的阻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映惠
本文研究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获利渠道对金融投资收益的依赖性增强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放大作用,且相较于次贷危机前期,在次贷危机后的经济下行区间这种放大效应更显著;第二,银行信贷是连接企业金融投资收益与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银行信贷增加通过提高企业金融投资规模、增加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加剧了经济波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映惠
本文研究实体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获利渠道对金融投资收益的依赖性增强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放大作用,且相较于次贷危机前期,在次贷危机后的经济下行区间这种放大效应更显著;第二,银行信贷是连接企业金融投资收益与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银行信贷增加通过提高企业金融投资规模、增加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加剧了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宋全云 吴雨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金融知识、投资经验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知识的增加会推动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并增加家庭在风险资产尤其是股票资产上的配置。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后,随着投资经验的积累,投资到风险资产尤其是股票资产上的比例也会提高;并且投资经验有助于家庭在股票市场上盈利。此外,本文发现地区经济和金融环境的改善、家庭资产的累积、家庭收入的增加、风险爱好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将推动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并投资购买风险资产。自营工商业和购买自有住房则会"挤出"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