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36)
2023(14462)
2022(12044)
2021(11140)
2020(9821)
2019(22518)
2018(22077)
2017(43200)
2016(22979)
2015(25935)
2014(25926)
2013(25501)
2012(23590)
2011(21023)
2010(21193)
2009(20125)
2008(18972)
2007(16869)
2006(14135)
2005(12694)
作者
(65200)
(54741)
(54176)
(52103)
(34954)
(26396)
(25196)
(21224)
(20804)
(19526)
(18658)
(18402)
(17253)
(17195)
(17065)
(16848)
(16623)
(16123)
(15934)
(15781)
(13427)
(13325)
(13291)
(12520)
(12396)
(12338)
(12230)
(12057)
(11141)
(10891)
学科
(96455)
经济(96360)
管理(68342)
(67477)
(56960)
企业(56960)
方法(51217)
数学(45939)
数学方法(45416)
(28956)
金融(28953)
(28144)
中国(27570)
(26788)
银行(26759)
(25671)
(23202)
业经(20086)
(19980)
(19828)
(19578)
财务(19526)
财务管理(19482)
企业财务(18672)
地方(18092)
(17840)
贸易(17830)
(17377)
农业(15843)
理论(15554)
机构
大学(327126)
学院(325523)
(135849)
经济(133105)
管理(129627)
理学(112708)
理学院(111621)
管理学(109640)
管理学院(109063)
研究(102302)
中国(85438)
(66382)
(63838)
科学(61669)
(53610)
中心(52326)
财经(52110)
(50180)
业大(48112)
(47450)
(47420)
研究所(45777)
经济学(43319)
农业(42378)
北京(40695)
经济学院(39536)
(39513)
财经大学(39212)
师范(39035)
(38466)
基金
项目(223025)
科学(177049)
基金(165428)
研究(159943)
(143760)
国家(142620)
科学基金(123894)
社会(103156)
社会科(98186)
社会科学(98159)
基金项目(87489)
(86461)
自然(81334)
自然科(79569)
自然科学(79544)
自然科学基金(78146)
教育(74707)
(72874)
资助(68810)
编号(64317)
成果(51712)
(50295)
重点(49925)
(46979)
(46465)
创新(43937)
科研(43814)
教育部(43709)
国家社会(43437)
课题(42834)
期刊
(134338)
经济(134338)
研究(89984)
中国(56262)
(51077)
学报(50842)
(47146)
金融(47146)
(46451)
科学(45965)
管理(44784)
大学(38826)
学学(36856)
农业(29810)
教育(28109)
技术(28053)
财经(26239)
经济研究(22777)
(22378)
业经(21233)
问题(18008)
统计(17730)
理论(17381)
(16159)
技术经济(16143)
(15925)
实践(15856)
(15856)
图书(15478)
(15282)
共检索到467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唐瑭  臧敦刚  
本文运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数据(CHFS),实证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家庭正规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知识对提高正规经营性贷款获得的边际效应为0.026,对提高正规住房贷款获得的边际效应为0.072,这说明金融知识对提高家庭正规信贷可得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正规信贷需求在金融知识与家庭正规信贷获得之间起"中介"作用,金融知识可以通过提高家庭正规信贷需求来提高家庭正规信贷可得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金融市场化、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对中国家庭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家庭的信贷可得性,并且对农村和东部地区家庭信贷可得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家庭收入水平越高、拥有的金融资产和房屋套数越多,家庭信贷可得性水平越高。引入货币政策变量后发现,小额贷款在货币政策的宽松和紧缩时期对家庭融资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小额贷款公司为农村地区家庭信贷融资提供的支持作用更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宸宇  李雪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金融市场化、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对中国家庭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家庭的信贷可得性,并且对农村和东部地区家庭信贷可得性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家庭收入水平越高、拥有的金融资产和房屋套数越多,家庭信贷可得性水平越高。引入货币政策变量后发现,小额贷款在货币政策的宽松和紧缩时期对家庭融资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小额贷款公司为农村地区家庭信贷融资提供的支持作用更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陈炎   赵辉  
随着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户分化的态势逐渐显现,兼业农户成为农村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的主流群体。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改善农户信贷可得提供有利契机,但能否以及如何对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产生影响尚未可知。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兼业农户的信贷可得;机制检验发现,收入多样性和社会互动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中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兼业农户信贷可得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兼业程度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和二兼农户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兼业农户信贷可得的内在作用机理,对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增强主流农户信贷可得,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勇  李睿  
信贷约束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业补贴和农村非正规金融能否有效缓解农村信贷约束有待验证。将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分为有效信贷需求、潜在信贷需求和隐蔽信贷需求,以CHFS调查的2 973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家庭为样本,运用加权Probit模型考察农业补贴和非正规金融对我国农户正规信贷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和非正规金融都刺激了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应适当增强农业补贴力度,积极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以进一步缓解农村信贷约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卫丽君  李世平  孙博鸿  骆蓉  
本文基于农户土地流转对其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影响的理论分析,以陕西省关中地区442份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两部分模型研究土地流入情况对农户正规金融信贷参与和金额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农户是否进行土地流入及土地流入面积对其所获得的信贷金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是否获得正规金融信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固定资产价值、社会资本和金融环境对其是否获得正规金融信贷和金额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辉煌  吴伟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发布的调查数据,分别构建非参数次序probit模型和Heckman模型检验了影响城乡家庭信贷约束状况和贷款可得性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资产规模增加等都能缓解家庭的信贷约束,户主的党员身份、大学以上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资产规模等能提高家庭的贷款可得性,户主年龄、风险偏好等变量对家庭信贷规模的边际效应显著为负,而尽管城市家庭和东部地区家庭获得的贷款支持更多,但是城市家庭和东部地区家庭还是面临着更大信贷约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灿  
本文分析了不同担保方式、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小微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作用方向,得出:与抵押担保贷款相比,保证担保贷款中逆向选择行为明显;紧密的银企关系缓解了逆向选择行为,但增大了道德风险;银行竞争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降低了事后道德风险。最后,给出了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降低信贷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渊  刘西川  
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分析了金融知识对家庭信贷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的理论基础上,通过Probit、IV-Biprobit、Tobit、IV-Heckman等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家庭信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金融知识对家庭正规信贷需求和申贷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金融知识越丰富的家庭受需求型信贷约束的概率越低,越有可能具有正规信贷需求,并向银行申请贷款;(2)金融知识对家庭正规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金额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家庭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金额有显著负向影响,即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能够缓解其供给型信贷约束,提高家庭获得正规信贷的概率和规模,降低家庭的非正规信贷需求和规模;(3)金融知识对家庭正规信贷占比有显著正向影响,即金融知识能够改善家庭的信贷结构,有助于提高家庭的正规信贷满足度;(4)互联网使用对家庭信贷行为的影响与金融知识类似,而户主是女性以及从事农业的家庭受信贷排斥的概率更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积春  谭燕芝  张子豪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与Tobit模型,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无法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外出务工经历带来的外部社会网络以及人力资本、技术等形成了农户的“隐性担保”,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非正规信贷。此外,外出务工经历不能对农户正规信贷额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可以显著提升农户获得的非正规信贷额。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凤  何欣  路晓蒙  
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面临的困境之一是信贷约束。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本文从信贷申请率和申请通过率分析了中国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较低的原因。研究发现,在有银行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中,只有45.8%的企业获得了贷款。中国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水平较低,更多归咎于较低的信贷申请率(57.8%),而不是申请通过率(79.2%)。运用样本选择Probit模型,从企业特征、企业主背景、社区环境和地区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信贷可得性的原因,发现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和盈利情况对于信贷申请率和申请通过率都是显著的影响因素,地区发展更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社区环境更影响企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宪  李杜若  
采用2011-2014年国内77家商业银行数据,从盈利性假说和流动性假说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为改善盈利性。在观测期间,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此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高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规模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也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宪  李杜若  
采用2011-2014年国内77家商业银行数据,从盈利性假说和流动性假说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为改善盈利性。在观测期间,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此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高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规模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也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张号栋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选择工具变量,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发现,金融可及性可显著增加家庭信贷需求,同时显著降低家庭信贷约束的概率。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可及性可显著降低家庭需求型信贷约束和供给型信贷约束的概率。本文引入互联网金融变量后发现,在正规金融不可及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可显著促进家庭信贷需求,并降低家庭信贷约束的概率。本文政策含义是,提高金融可及性,推广互联网金融,对于释放家庭信贷需求,缓解家庭信贷约束,提升家庭消费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义华  汪浩  
本文从微观视角,基于四川企业调查数据,选取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偿债能力、企业信贷规模等指标构建了VAR模型,讨论微观企业与信贷周期形成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动的冲击对企业贷款规模影响比较大,且随着时间推移有增大的趋势,而资产负债率受到外部销售收入冲击比较大,企业贷款规模变动对其影响相对较小。销售收入变化引起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导致企业融资能力的变动,从而影响到企业可获得信贷额度的变动,最终形成信贷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