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7)
2023(3766)
2022(2959)
2021(2693)
2020(2258)
2019(5010)
2018(4624)
2017(9155)
2016(4390)
2015(4859)
2014(4557)
2013(4440)
2012(4086)
2011(3486)
2010(3832)
2009(3956)
2008(2826)
2007(2587)
2006(2387)
2005(2306)
作者
(10985)
(8786)
(8621)
(8330)
(5527)
(4147)
(4060)
(3543)
(3199)
(3132)
(2986)
(2965)
(2928)
(2768)
(2675)
(2644)
(2592)
(2520)
(2431)
(2250)
(2168)
(2134)
(2093)
(2066)
(1986)
(1980)
(1911)
(1850)
(1826)
(1818)
学科
(25397)
金融(25397)
(22599)
银行(22599)
(22045)
(15413)
(14575)
经济(14557)
管理(13703)
(13657)
企业(13657)
中国(13257)
中国金融(10906)
(9347)
(8629)
(6772)
财务(6759)
财务管理(6742)
企业财务(6556)
地方(5666)
(5578)
体制(5221)
方法(5172)
业经(4996)
数学(4722)
数学方法(4699)
制度(4411)
(4411)
事业(4340)
业务(4213)
机构
学院(53377)
大学(52107)
(25051)
经济(24441)
中国(23080)
管理(19850)
研究(16372)
理学(16216)
理学院(16099)
管理学(15936)
管理学院(15845)
(15691)
(15429)
银行(15041)
(14083)
(14018)
金融(13822)
财经(11818)
人民(11475)
中心(11073)
(10761)
国人(10464)
中国人(10421)
中国人民(10349)
(10074)
财经大学(9128)
经济学(8992)
人民银行(8717)
经济学院(8226)
(8016)
基金
项目(33228)
科学(26343)
研究(26210)
基金(24569)
(20309)
国家(20113)
科学基金(17913)
社会(17600)
社会科(16920)
社会科学(16918)
(13066)
基金项目(12861)
教育(11193)
编号(10530)
(10361)
自然(10251)
(10167)
资助(10105)
自然科(10062)
自然科学(10062)
自然科学基金(9906)
成果(8695)
(7791)
(7743)
重点(7570)
(7569)
国家社会(7561)
(7398)
(7390)
金融(7297)
期刊
(27417)
金融(27417)
(25108)
经济(25108)
研究(18903)
(12829)
中国(11710)
管理(7421)
财经(6254)
(6135)
学报(5661)
(5223)
中国金融(5067)
科学(5025)
大学(4914)
学学(4833)
经济研究(4345)
理论(4241)
实践(3869)
(3869)
财会(3688)
技术(3483)
业经(3478)
国际(3092)
农业(3043)
会计(2989)
上海(2892)
问题(2771)
农村(2747)
(2747)
共检索到93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1)》作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的系列年度报告,秉承"记载事实"、"客观评论"以及"金融和法律交叉研究"的理念,系统、全面、集中、持续地反映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发展和改革历程,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金融理论工作者提供素材,为金融监管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胡滨主编郑联盛尹振涛副主编2021年6月出版ISBN 978-7-5201-8455-7《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1)》作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的系列年度报告,秉承"记载事实"、"客观评论"以及"金融和法律交叉研究"的理念,系统、全面、集中、持续地反映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发展和改革历程,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金融理论工作者提供素材,为金融监管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胡滨主编尹振涛郑耿盛副主编2019年7月/159.00元ISBN 978-7-5201-5150-4《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9)》作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的系列年度报告,秉承"记载事实"、"客观评论"以及"金融和法律交叉研究"的理念,系统、全面、集中、持续地反映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发展和改革历程,为金融机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金融理论工作者提供素材,为金融监管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是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3)》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理论逻辑、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为主报告,认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和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是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之一。回顾2022年,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证券业监管改革、保险业监管工作、信托业监管工作和外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化险、改革、发展三大任务,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小川  
2008年3月布什政府发布的《现代金融监管结构蓝皮书》和2009年3月奥巴马政府制定的《金融改革框架》目的都是帮助美国尽快走出次贷危机,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但彼此却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野  向孟毅  
美国式"规则监管"基于法条主义,标准化与僵化同在,英国式"原则监管"以风险和结果为中心,灵活性与复杂性并存,两种监管模式内涵交叠且优势互补。当前中国实行政府行政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符合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实际需求;应从防止原则监管的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监管的"去中心化"、实行区分原则、合理界定原则与规则的适用范围、严禁原则越过成文法直接作为惩罚依据等五个方面化解"规则监管"与"原则监管"间的冲突,促进二者在中国监管框架中的宏观制度平衡;并通过加紧制定金控公司立法、修改《证券法》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规则体系,为监管框架改革提供微观制度保障。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吕竺笙  
金融全球化是各国之间货币市场和金融风险发生机制相互作用不断加强的过程。这一过程必将改变金融风险发生的机制,并大大加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就对各国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风险发生机制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的战略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郭莹  武竞伟  
研究目标:探究在当前环境下金融监管对中国金融效率的影响、推动中国金融效率的进一步优化。研究方法:采用系统GMM模型验证金融监管、宏观杠杆率对中国金融效率的作用;运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检验金融监管提升金融效率中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监管是金融效率提升的先决条件;宏观杠杆率和金融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倒U形关系;目前大多数省份宏观杠杆率低于门槛值2.0699,各省份金融效率偏低,适度的金融监管,有利于提高宏观杠杆率对金融效率的贡献。研究创新:综合我国“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金融监管实践构建金融监管指数,基于宏观杠杆率对金融效率影响的数理推导,探究以宏观杠杆率为门槛变量,金融监管提升中国金融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价值:延续金融强监管态势是金融效率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宏观杠杆率作用、增强金融监管有效性是金融效率提升的关键;增进金融科技发展及监管是金融效率优化的稳定阀;用好金融政策振兴后发展地区是金融效率的助推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琼骁  
本文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缺乏对监管者监管机制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公共选择、寻租经济学理论,认为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是为了防止监管者作为"经济人"被俘获、防止监管"创租"与"寻租",并提出当前加强对金融监管者监管的四条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巴曙松  沈长征  
从金融监管改革历史看,虽然各国金融监管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但总体而言,金融监管改革都是程度不同的危机推动与问题导向,以事后的完善为主,缺乏前瞻性。本文在总结国际金融监管变化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并从改革目标与推进思路两个方面提出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框架以及若干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课题组  李扬  胡滨  
本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对当前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批评之势愈发强烈。为应对这些质疑,西方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和健全金融监管制度,以此维护岌岌可危的金融市场。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出台给了我们可供比较和借鉴的素材。我们认为,经过金融危机的检验,中国应当继续坚持已有的监管理念和目标,并在监管的核心、基础、保障、重心、趋势、热点等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谢平  杨硕  
我国已经形成了各种跨市场、跨机构和跨产品的金融交叉业务模式,金融体系愈加复杂,相继出现了一些风险事件。本文以当前金融体系和监管中存在的十二个热点问题为主线,分析了当前金融监管的争议和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厘清了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目标,并在总结评价当前热议金融监管模式基础上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本文核心观点为,在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是核心,也是金融监管的重点。国内外监管经验也表明并不存在最优金融监管范式,每种金融监管模式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监管也并非越统一越好,也不是越分散越好,关键要厘清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