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0)
- 2023(12743)
- 2022(10293)
- 2021(9300)
- 2020(7964)
- 2019(17626)
- 2018(17223)
- 2017(33750)
- 2016(17852)
- 2015(19561)
- 2014(19404)
- 2013(19031)
- 2012(17314)
- 2011(15124)
- 2010(15795)
- 2009(15558)
- 2008(15246)
- 2007(14078)
- 2006(12571)
- 2005(11994)
- 学科
- 业(87092)
- 济(82098)
- 经济(81971)
- 企(81275)
- 企业(81275)
- 管理(76946)
- 财(32686)
- 方法(32666)
- 业经(29889)
- 融(28857)
- 金融(28855)
- 银(26501)
- 银行(26496)
- 制(25954)
- 行(25661)
- 农(25517)
- 数学(24559)
- 务(24514)
- 财务(24485)
- 财务管理(24446)
- 数学方法(24430)
- 中国(23606)
- 企业财务(23318)
- 体(18781)
- 农业(18686)
- 技术(17027)
- 体制(16816)
- 划(15259)
- 策(15217)
- 理论(14583)
- 机构
- 学院(255239)
- 大学(249800)
- 济(114044)
- 经济(111911)
- 管理(105676)
- 理学(89246)
- 理学院(88547)
- 管理学(87635)
- 管理学院(87158)
- 研究(76306)
- 中国(70799)
- 财(62171)
- 京(50488)
- 财经(47950)
- 经(43398)
- 江(40036)
- 科学(38801)
- 中心(38055)
- 农(37104)
- 所(36207)
- 经济学(35622)
- 财经大学(35597)
- 经济学院(32249)
- 州(31725)
- 商学(31671)
- 研究所(31461)
- 北京(31413)
- 业大(31411)
- 商学院(31399)
- 农业(28604)
- 基金
- 项目(157541)
- 科学(127278)
- 研究(120212)
- 基金(117866)
- 家(98927)
- 国家(98003)
- 科学基金(87876)
- 社会(81101)
- 社会科(77141)
- 社会科学(77121)
- 基金项目(61976)
- 省(61272)
- 自然(53910)
- 教育(53855)
- 自然科(52747)
- 自然科学(52737)
- 自然科学基金(51907)
- 划(49217)
- 编号(47617)
- 资助(47572)
- 成果(38586)
- 制(37660)
- 创(36646)
- 部(36135)
- 业(35589)
- 重点(34440)
- 国家社会(34200)
- 创新(33409)
- 发(32833)
- 性(32491)
- 期刊
- 济(133130)
- 经济(133130)
- 研究(79297)
- 财(54374)
- 中国(51123)
- 管理(45756)
- 融(43770)
- 金融(43770)
- 农(36737)
- 科学(30167)
- 学报(29550)
- 财经(25347)
- 大学(25009)
- 农业(24099)
- 学学(24082)
- 技术(22837)
- 业经(22486)
- 经(21714)
- 经济研究(20523)
- 教育(17478)
- 问题(16856)
- 财会(16047)
- 技术经济(14798)
- 业(14207)
- 现代(13718)
- 会计(13463)
- 贸(13459)
- 理论(12856)
- 世界(12836)
- 国际(12756)
共检索到402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常曦 吴非 任晓怡
基于2009—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地方金融监管对企业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监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房地产投资强度。微观层面的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在股价信息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金融监管更能有效抑制房地产的投机行为,克服企业在“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形下的房地产投资偏好。宏观层面的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货币供给抑或是金融部门都会对企业房地产投资起到驱动效果,而金融监管的存在则很好地校正了上述偏误。结合当前实体经济的“脱实向虚”特征,治理企业房地产投资势在必行,开展有效监管和创新监管,能够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活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房地产投资 渠道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再
本文从外在诱因和内在原因对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进行剖析,其外在诱因为长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内在原因是监管失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房贷市场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也存在次贷危机产生的土壤,在宽松货币政策下须构建科学的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货币政策 房地产金融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勇 张鹏
本文使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3年到2009年期间房屋销售价格、信贷供给、真实利率、真实产出、人口等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显示,信贷供给对于房价变量的冲击具有显著的长期正向响应;而房价变量对于真实利率的冲击具有期限较长的显著负向响应,方差分解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以上实证结果验证了以房地产价格波动机制为传导途径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在我国城市信贷市场上是非常明显的。
关键词:
金融加速器 房地产市场 信贷供给 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鹏 李凯英 解玉平
2007年始于美国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被认为是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以制度健全、市场完善、运作规范和信用优良而著称的美国金融市场,恰恰在金融监管方面出了大问题。应该说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业发展几乎是世界各国的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邹瑾
博弈规则是市场博弈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金融政策主体和与客体之间利益非一致性决定了规则制定本身就是一种动态博弈过程。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房地产金融监管却还处于起步阶段。故此,本文试图从博弈论角度论证房地产金融监管思路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
博弈 房地产 金融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董琦
2007年2月以来,美国次级债危机上演了全球金融市场近几年最大一次"蝴蝶效应",全球主要金融市场为之震荡。这场风暴已迫使世界主要中央银行不断地向金融市场提供巨额的流动性,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虽然这场危机目前对我国影响不大,但其展现出的现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深度和波及范围大大超出了我们对传统金融风险的认知,其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过度膨胀所带来的资产价格泡沫增加了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贷款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放松了信用风险的管理。观察这场危机的演变过程并剖析其根源,将对我国既有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模式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次级债 房地产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济潍 沈悦
利用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企业金融投资,特别是在东部地区、非制造业和CEO具有金融背景的企业中,这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金融发展水平正向影响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投资的驱动作用;数字金融通过降低企业杠杆、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金融投资;数字金融主要促进了企业对非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投资,而企业成长性能够削弱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投资的驱动作用,这体现了企业金融投资的"利润追逐"动机。研究结论警示了数字金融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从规范数字金融发展、优化金融监管、应对金融化挑战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投资 脱实向虚 利润追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莉 盖骁敏 赵晓鹏
企业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选取我国沪深A股2008—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金融投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探讨了其中的影响机制以及金融投资在企业创新产生的经济成果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金融投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对创新成果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金融投资主要通过减少现金流来挤出创新投入;而金融投资通过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遮掩了其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阮坚 申么 范忠宝
借助沪深两市上市企业2011~2017年的数据集,研究"数字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并有着显著的动态叠加效果;随着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上升,数字金融对其降低效果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特别地,只有处于较好发展状态下的数字金融,才能发挥对企业融资的"降成本"功效。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降低企业杠杆率并减少盈余管理活动的发生,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部门合理有效引导数字金融发展,从而在企业融资"降成本"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春 许立成
本文运用80个国家的数据首次系统检验了各种金融监管理论的有效性。我们首先从理论上划分了关于金融监管的四种理论:公共利益理论、政治理论、权衡理论和法律理论。最后实证检验结果基本上支持政治理论、权衡理论和法律理论,但并不支持公共利益理论。在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背景下,积极进行国有金融产权制度改革、加强银行业的竞争水平、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改善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以及扩大社会的开放,对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发展 理论框架 实证检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宏 何剑波 赵若瑜 田梓越
投资性房地产是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中唯一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于非金融资产的项目,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具有自主选择计量模式的权利,因此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选择非常具有特殊性。作为资金密集性行业,债务融资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中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在投资性房地产中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同时,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有不同的影响,即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风险相较于国有企业影响更大。
关键词:
公允价值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 债务融资风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小燕 张俊英 王醒男
借助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嵌入了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确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在引入企业生命周期后,发现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在金融科技驱动下有着明显的技术创新驱动效果,而金融科技支持衰退期企业只能导致"创新泡沫"。不仅如此,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财务费用和金融杠杆来提高创新产出。但是在政府的强监管下,金融科技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难以发挥。对此,应提升金融科技供给质量、确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准确导向和完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松 伍旭川 祝佳
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通过科技赋能方式形成的新产物,对微观企业技术创新乃至宏观经济发展质量而言都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确存在"结构性"驱动效果。特别地,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在较长一个时间序列上都稳健成立。进一步来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校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属性错配"、"领域错配"和"阶段错配"问题,并且在金融发展禀赋较差的地区,数字金融展现出更强的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效果,从而具备了较好的普惠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能够驱动企业去杠杆、稳定财务状况,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增加。此外,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动能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在合理的金融监管约束下,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对微观主体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实现创新驱动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提供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创新驱动 金融监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郝云宏 朱炎娟
基于2008-2010年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探讨了营销战略倾向与高管薪酬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企业成长业绩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高管薪酬越高,销售费用越大,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激进的营销战略;董事薪酬越高,销售费用反而越低。企业销售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而销售费用的持续投入与否对企业成长产生不同影响。本文揭示了高管、董事薪酬对营销战略的作用机制,对我国公司治理和营销战略管理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营销战略倾向 企业成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博
本文以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2002~2011年数据为样本,通过设计"附加营运资本的投资效率分析模型",对货币政策影响投资效率的"营运资本路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营运资本管理是货币政策影响投资效率的重要传导路径,且融资约束越高的企业,该路径的传导效率越高。将其纳入实证分析框架,既能纠正传统模型对货币政策影响作用的"低估",为政策评价提供优化机制;也有助于理论界重新反思营运资本管理的价值,为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厂商行为之间的关系,营建新的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