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1)
2023(7553)
2022(6175)
2021(5592)
2020(4667)
2019(10441)
2018(10046)
2017(19392)
2016(10126)
2015(11273)
2014(11022)
2013(10660)
2012(9775)
2011(8628)
2010(9124)
2009(9118)
2008(8145)
2007(7496)
2006(6741)
2005(6465)
作者
(26989)
(22415)
(22126)
(21270)
(14145)
(10590)
(10181)
(8621)
(8325)
(8007)
(7688)
(7486)
(7158)
(7155)
(7102)
(7040)
(6644)
(6515)
(6443)
(6202)
(5612)
(5365)
(5288)
(5093)
(5084)
(5072)
(5045)
(4936)
(4472)
(4448)
学科
管理(38557)
(35613)
(35232)
经济(35151)
(32035)
企业(32035)
(27113)
金融(27111)
(24951)
银行(24940)
(24188)
(18495)
(18162)
中国(18035)
方法(12574)
(12405)
财务(12378)
财务管理(12347)
企业财务(11874)
(11874)
中国金融(11065)
数学(10790)
业经(10770)
数学方法(10708)
体制(10648)
(9496)
(8376)
制度(8375)
地方(8225)
(6582)
机构
学院(137243)
大学(137051)
(60941)
经济(59584)
管理(52209)
研究(43975)
中国(43842)
理学(43767)
理学院(43372)
管理学(42889)
管理学院(42626)
(35995)
(27685)
财经(27172)
(24570)
中心(23287)
科学(21975)
(21695)
(20752)
(20592)
财经大学(20448)
经济学(20434)
银行(19749)
(19507)
金融(19153)
(18481)
经济学院(18439)
研究所(18058)
(18049)
人民(17844)
基金
项目(86796)
科学(69560)
研究(66630)
基金(64773)
(54514)
国家(54055)
科学基金(47734)
社会(44855)
社会科(42747)
社会科学(42741)
基金项目(33806)
(33577)
教育(30190)
自然(28584)
自然科(27954)
自然科学(27950)
自然科学基金(27498)
(27489)
编号(26316)
资助(25952)
(23813)
成果(22502)
(20154)
重点(19633)
(19296)
国家社会(19188)
(18847)
课题(18499)
(18294)
创新(18177)
期刊
(67968)
经济(67968)
研究(45954)
(34591)
金融(34591)
中国(31508)
(30932)
管理(21537)
(17418)
学报(17333)
科学(16247)
财经(14618)
大学(14555)
学学(13947)
(12357)
教育(11706)
经济研究(10707)
技术(10477)
农业(10229)
业经(9827)
财会(8352)
问题(8271)
理论(8028)
会计(7456)
实践(7116)
(7116)
(6816)
国际(6664)
现代(6333)
(6313)
共检索到224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查理·古德哈特  
金融监管的激励机制查理·古德哈特一、导言迄今为止,金融监管仍主要从外部进行。监管当局运用法令、惯例或行业传统的力量(惯例或行业传统的力量最终也要靠法令的威胁来保证)来进行监管。如监管部门规定金融机构的现金比率,进行资格审批以及约束关联借贷行为,并力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蒋海  萧松华  齐洁  
本文通过金融监管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揭示了当前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导致的监管当局提供有效监管激励的缺失及金融机构普遍的道德风险是造成金融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因而解决金融监管低效率或失灵问题的关键 ,在于通过金融市场透明度建设、监管制度安排的合理设计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完善 ,实现社会公众、监管当局、金融机构之间的激励相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君  曾晓松  
存款保险制度:运作、缺陷与变革———兼论如何构建金融监管的激励机制西方国家广泛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防止了因挤提而导致的银行体系的危机的同时,却因存在种种缺陷而可能诱发银行承担过度风险,进而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违背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初衷。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杭品厚  
全球金融危机表明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当激励可以是系统性风险的根本来源,主要的不当激励包括监管制度不当激励、市场自律行为等。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各国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然而其在监管复杂性、压力测试和国际标准、监管政策局限性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提出了激励审视工具以帮助识别金融部门中的不当激励,并阐述了其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而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杭品厚  
全球金融危机表明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当激励可以是系统性风险的根本来源,主要的不当激励包括监管制度不当激励、市场自律行为等。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各国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然而其在监管复杂性、压力测试和国际标准、监管政策局限性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提出了激励审视工具以帮助识别金融部门中的不当激励,并阐述了其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而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对于金融监管失灵的原因存在着多种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金融监管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现的多层激励冲突是形成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而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或者监管当局的宽容及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因而纠正监管失灵的关键是通过监管的透明度建设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解决金融监管中多层委托代理中的激励冲突问题,形成金融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帆  
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既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保持战略定力和监管高压态势,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真正激发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理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其切实履行风险防控第一责任主体职责。构建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的理论基础传统的金融监管一般对同类金融机构设定统一、"刚性"的监管标准。这种"一刀切"式的监管方式虽然灵活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亚  张敏  
当前,互联网金融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2013年甚至被称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如何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管,是一个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发展模式、风险及监管等多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述评,并提出了激励相容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的主要思想,即如何达到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安全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提出了从"内部风险管控→市场约束→政府监管"的激励相容的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设计路线,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安全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兴志  胡艳芳  
中国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直接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诸多漏洞,亟待完善。从政府监管的角度看,食品监管环节存在"中央监管机构——地方监管机构"以及"地方监管机构——食品企业"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内在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各级监管机构与食品企业各方利益不对等。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应该从明确各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等方面着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磊  
本文在借鉴现有文献成果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投资期权的契约模型,分析了政府投资期权执行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得到了激励项目代理企业实施高水平努力的最优契约,为政府加强新增投资项目的资金监管提供指导。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若代理企业为上市公司,则基于最优激励契约的代理企业的股票价值波动将传递投资期权执行阈值的信号,从而可以建立一个标的证券是代理企业股票的激励薪酬期权机制,且该激励薪酬期权具有单期二叉树模型的特征,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金融监管的设计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者的目标会偏离这一社会目标,导致监管者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不足和监管的低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人与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三方的监管博弈模型,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监管激励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着监管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监管激励水平愈低,监管效率也就愈低。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也正是监管者及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而缺乏监管激励所致。因而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宏观层面加强或放松金融监管,而在于如何通过监管当局及金融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金融监管的设计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者的目标会偏离这一社会目标,导致监管者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不足和监管的低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人与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三方的监管博弈模型,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监管激励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着监管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监管激励水平愈低,监管效率也就愈低。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也正是监管者及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而缺乏监管激励所致。因而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宏观层面加强或放松金融监管,而在于如何通过监管当局及金融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建  
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给定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及其制度环境基本上是作为对称信息出现的。对于金融监管制度所涉及到的金融监管主体和客体而言,一方面存在着给定的金融监管制度信息基本对称,另一方面又因各自在社会分工、历史背景、文化素质、通信条件等方面的必然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湘勤  陈建华  
金融企业家是金融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能动因素,金融企业家利用系统中的非对称信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偏差进行的市场操控、过度创新是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微观基础;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中的激励冲突是扭曲金融企业家行为进而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制度根源。基于这一框架,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成因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从监管激励冲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傅立文  
本文是对现代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一个综述。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和金融市场的失灵,导致政府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但金融监管作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为,其效果实际上受政府解决市场信息不完全性这一问题的能力和愿望的限制,而且市场中的信息问题也无法仅仅靠一个政府机构的监管就能解决。如果处理不妥当,可能使问题变得更糟。为此,在理论上需要寻找一种激励监管者行为的框架,在实践上需要建立一种具备激励及自我约束的制度,将市场中最有比较优势的监管者选择出来,并激励它们承担起监管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