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6)
- 2023(12253)
- 2022(10554)
- 2021(9986)
- 2020(8552)
- 2019(19894)
- 2018(19772)
- 2017(38850)
- 2016(21014)
- 2015(23939)
- 2014(24000)
- 2013(23608)
- 2012(21975)
- 2011(19829)
- 2010(20707)
- 2009(19738)
- 2008(18815)
- 2007(17255)
- 2006(15175)
- 2005(13677)
- 学科
- 济(84129)
- 经济(84049)
- 管理(61198)
- 业(60278)
- 企(49650)
- 企业(49650)
- 方法(40749)
- 数学(36569)
- 数学方法(35925)
- 融(28998)
- 金融(28996)
- 银(28085)
- 银行(28061)
- 中国(27929)
- 行(27053)
- 财(24870)
- 农(24098)
- 制(20674)
- 地方(18521)
- 业经(18199)
- 贸(16851)
- 贸易(16838)
- 易(16422)
- 学(16150)
- 务(16117)
- 财务(16059)
- 财务管理(16015)
- 农业(15867)
- 企业财务(15191)
- 理论(14990)
- 机构
- 学院(298173)
- 大学(294490)
- 济(122252)
- 经济(119398)
- 管理(115056)
- 理学(98086)
- 研究(97774)
- 理学院(97073)
- 管理学(95068)
- 管理学院(94532)
- 中国(82824)
- 京(61808)
- 财(59619)
- 科学(59252)
- 所(49959)
- 农(49897)
- 中心(48599)
- 财经(46335)
- 江(46325)
- 研究所(45082)
- 业大(43592)
- 经(41790)
- 农业(39320)
- 北京(39300)
- 州(37631)
- 经济学(37289)
- 范(36876)
- 师范(36484)
- 院(34933)
- 财经大学(34192)
- 基金
- 项目(192316)
- 科学(150450)
- 研究(140988)
- 基金(137615)
- 家(119029)
- 国家(118030)
- 科学基金(101310)
- 社会(86706)
- 社会科(82304)
- 社会科学(82280)
- 省(76895)
- 基金项目(71822)
- 教育(66323)
- 自然(66214)
- 自然科(64715)
- 自然科学(64700)
- 划(64422)
- 自然科学基金(63537)
- 编号(59125)
- 资助(58924)
- 成果(48615)
- 重点(43795)
- 部(42424)
- 发(41531)
- 课题(41278)
- 创(40220)
- 创新(37528)
- 科研(37038)
- 教育部(36294)
- 大学(36044)
共检索到451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奇超 刘力臻 石凯
金融监管决策存在有限理性问题,即宏观审慎性监管和逆周期宏观监管等措施都需要对经济波动加以识别和判断,这些识别和判断可能会出现错误,一旦判断失误就会形成系统性风险。运用双系统决策模型对金融监管进行分析表明,在金融监管中应充分地考虑决策时间因素,将决策时间这一参数加入到金融监管中。进一步讲,金融监管的决策时间应该是一个不变的常量,它应既能保证金融监管理性决策,又能保证社会所需要的经济效率。只有这样,当前的金融监管改革才具有现实性和有效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毓敏 纪崴
对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以适应金融一体化的需要,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77个国家样本数据的模型分析,估计各种影响因素对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的影响程度,并以该模型为依据,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估计检验,提出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应该由多元监管逐步过渡到统一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组织结构 优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晨阳
通过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金融监管过程中监管部门之间、金融机构之间、机构与监管部门间的互动关系,可发现监管部门与监管对象的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方的策略选取,监管权限分配不明确、监管差异导致的监管套利等是影响监管效果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过程中,应全面完善监管制度建设,注重与行业的沟通互动,同时关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
关键词:
进化博弈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宇飞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风险估值模型或称VaR模型(ValueatRisk)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尤其有意义的是,不仅金融机构可以运用它来评估和管理个别资产或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而且金融监管部门还可以将其纳入到对金融机构进行审慎性监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涛 秦建文
该文在对地方金融发展及金融监管现状阐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动态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地方监管机构与地方金融机构、地方监管机构之间两个层次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对地方金融的监管是确保地方金融规范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要有效保障地方金融机构的合规经营收益,推动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违规经营处罚力度,同时应降低地方监管合作成本,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关键词:
地方金融 动态演化博弈 监管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衷凤英 杜朝运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创新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是个动态博弈过程,假设双方"有限理性",对于双方的博弈关系,构建进化动态博弈模型,并用定量分析法分析解释该博弈模型。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互联网金融企业和监管部门各自做出不同选择的因素,最后得出互联网金融监管适度性的结论:只有适度处理互联网金融企业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均衡关系,我国的金融市场、经济才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友山
本文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对金融监管进行理论分析。作者根据金融监管的实施阶段 ,分别构造了三个金融监管博弈模型并对其均衡求解。在此基础上 ,作者对金融监管博弈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 ,从金融监管部门的立场出发 ,作者结合金融监管博弈模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监管博弈 混合战略 纳什均衡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贺建清
文章将监管辨证理论和资本监管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提出有效规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信号博弈 协调博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石明 乔海曙 周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不断加深,为了克服分业监管体系的缺陷,英国对其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全面改革。这次改革统一了金融监管权力,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使金融监管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确认识和评价英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耀山 徐崇勇
本文通过分析期权定价中信息的作用以及最优投资问题 ,阐述了金融市场的管制和放松管制是在投资者的最优收益和市场的稳定程度两者之间进行权衡的。如果金融市场的管制增加 ,投资者的最优收益将减少。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将处于劣势。相反 ,放松金融市场的管制 ,虽然有助于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 ,但要以牺牲市场的稳定为代价。在充分信息化后 ,适当放松管理制是可行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向雯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引发了全球对影子银行的关注,中国也不例外。同时,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亟需加强金融监管。本文从影子银行的规范分析出发,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规模、特征与价值分析,提出了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价值分析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伟军
本文构建了金融监管系统和子系统协同效应测度模型,并测算了中国1999~2009年金融监管系统的协同度。测算结果表明:四个金融监管子系统中,人民银行监管系统的协同性最高,银行和保险监管系统的协同性分列二、三位,证券监管系统协同度最低。但四个金融监管子系统的协同性都不高,导致我国金融监管系统水平整体偏低,这与中国金融市场不成熟、监管成本高、法律体系不健全有直接关系,最根本原因是中国没有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机构协同机制。基于此,本文认为,为了提高中国金融监管的协同效应,应完善制度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日常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宇锋
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技术支撑的智能化金融监管,具有多种应用维度,能够有效防范金融科技创新风险和金融大数据垄断。智能化金融监管实现了"让数据自己说话",与传统监管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可伸缩操作特点,有利于解决监管套利、监管滞后和监管模糊等问题。监管沙箱和金融创新生态体系是智能化监管行之有效的模型框架和实践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的三元悖论,在保持金融科技创新活力的同时提高监管的反应速度和动态化能力。为构建智能化金融监管体系,监管机构需要树立新的监管理念,充分发挥智能化监管的操作优势,正视金融科技创新及其风险,提高大数据获取能力,深化监管改革,助力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对本国金融监管模式做出调整,强化了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明确了中央银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负有主要监管职责。当前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模式通过研究全球GDP排名前40位的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合计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超过85%)的金融监管模式(见表1),我们发现,当前全球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两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