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6)
- 2023(9071)
- 2022(7487)
- 2021(6931)
- 2020(5776)
- 2019(12776)
- 2018(12352)
- 2017(24015)
- 2016(12864)
- 2015(14370)
- 2014(14164)
- 2013(13722)
- 2012(12720)
- 2011(11221)
- 2010(11868)
- 2009(11737)
- 2008(11042)
- 2007(10136)
- 2006(9361)
- 2005(9055)
- 学科
- 管理(46967)
- 济(45662)
- 经济(45560)
- 业(43032)
- 企(37919)
- 企业(37919)
- 融(27932)
- 金融(27930)
- 银(26317)
- 银行(26311)
- 行(25446)
- 财(22004)
- 制(21720)
- 中国(21289)
- 方法(16064)
- 务(14883)
- 财务(14840)
- 财务管理(14798)
- 企业财务(14174)
- 体(14159)
- 农(13991)
- 数学(13520)
- 业经(13366)
- 数学方法(13304)
- 体制(12366)
- 中国金融(11160)
- 地方(10124)
- 度(9877)
- 制度(9871)
- 农业(8973)
- 机构
- 学院(176514)
- 大学(176409)
- 济(75894)
- 经济(74090)
- 管理(66281)
- 研究(58851)
- 中国(56017)
- 理学(54967)
- 理学院(54440)
- 管理学(53587)
- 管理学院(53249)
- 财(45129)
- 京(36648)
- 财经(33808)
- 经(30392)
- 科学(30259)
- 中心(30188)
- 所(28672)
- 江(28558)
- 财经大学(25175)
- 研究所(24733)
- 经济学(24704)
- 银(24150)
- 北京(23718)
- 农(23414)
- 州(23242)
- 银行(23157)
- 经济学院(22187)
- 人民(21996)
- 融(21953)
- 基金
- 项目(107706)
- 科学(85732)
- 研究(83903)
- 基金(79131)
- 家(66819)
- 国家(66234)
- 科学基金(57673)
- 社会(55336)
- 社会科(52502)
- 社会科学(52489)
- 省(41303)
- 基金项目(40595)
- 教育(38143)
- 划(34332)
- 自然(34206)
- 编号(33724)
- 自然科(33387)
- 自然科学(33383)
- 自然科学基金(32791)
- 资助(32388)
- 成果(29836)
- 制(27820)
- 部(24910)
- 重点(24603)
- 课题(24187)
- 性(23627)
- 国家社会(23392)
- 创(23003)
- 发(22687)
- 教育部(22239)
共检索到294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玉喜
金融监管已从过去强调监管干预和控制发展为监管治理,其治理问题包括政府行为及其效率、央行和存款保险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状况、监管与被监管机构间的博弈和寻租行为等引起的金融监管宽容及有害监管,以及因金融监管的巨大外部性导致的监管治理效率评估难度较大等。完善的金融监管治理机制应体现独立性、透明性要求,包括对监管机构的制衡及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跃 杜征征
金融监管治理,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公共治理或者公共治理在监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金融监管治理,设计出一套比较合理且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此,国内外的研究者们提供了比较好的线索,体现为从监管经济学到监管治理再到金融监管治理的一个逻辑过程,这对于完善一国的监管治理,改善金融监管质量都是必不可少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娄荣民 王维强
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形成了以"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督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分业监管、垂直管理,但缺乏必要的部门间横向协调合作。因此,从"一行三会"体系形成之日始,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管协调合作机制,以确保新金融监管体系有效运作的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拟就如何建立监管协调合作机制问题作一些探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琼骁
本文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缺乏对监管者监管机制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公共选择、寻租经济学理论,认为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是为了防止监管者作为"经济人"被俘获、防止监管"创租"与"寻租",并提出当前加强对金融监管者监管的四条措施。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者 监管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蒋海 萧松华 齐洁
本文通过金融监管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揭示了当前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导致的监管当局提供有效监管激励的缺失及金融机构普遍的道德风险是造成金融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因而解决金融监管低效率或失灵问题的关键 ,在于通过金融市场透明度建设、监管制度安排的合理设计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完善 ,实现社会公众、监管当局、金融机构之间的激励相容。
关键词:
监管失灵 激励冲突 激励相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温清 张真 张新艳
强化金融监管应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监管制度;建立银行业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监督体系;构建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体系等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体系为主导,金融业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防范体系为重要补充的相互作用、相互协作的基本监管框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人民银行 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地方金融机构的成立与管理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重大的法理问题——权力与责任的分配新时代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在报告中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增强金融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国桥
从绩效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现行的金融监管审计却主要是真实合规性审计,远远不能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绩效评价的标准,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等层面提出适应我国金融监管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绩效 金融审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魏媛
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的思考魏媛从金融监管一般的发展情况和我国金融监管实践中所做出的各方面努力,可以看到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但同时这一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关于立法先行。我国金融监管基本上遵循着立法先行的原则,以体现金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苏望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王苏望(一)我国金融监管主体单一化和非规范监管。1.从监管主体的权威性方面看,我国目前由法律授权的监管机构仅中国人民银行一家。统观《商业银行法》全文,从法律授权角度看,商业银行也只受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其它机构如财政、计委等均无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扩大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如何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监管机制已成为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机制、矛盾和问题着手,提出了构建更为和谐、有效新体制的思路,并提出了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定位。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有效体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玉强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多属性评价方法,客观评估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绩效发现: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独立性不强,责任性有待提高,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在外部监管治理上整体水平不高。为此,必须逐步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合理的外部治理结构,依法提高金融监管的独立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金融监管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劲松
我国的金融监管不仅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人民银行等专业监管机构,还应包括国家审计和财政部等非专业监管机构。而且国家审计等非专业监管机构在我国金融监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区别于西方国家的重要特点。我们应将这一特色变为我们的优势,建立新型合作监管机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协调机制 金融机构 监管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