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7)
2023(10906)
2022(8968)
2021(8381)
2020(7099)
2019(16047)
2018(15767)
2017(30985)
2016(16081)
2015(17787)
2014(17109)
2013(16361)
2012(14424)
2011(12802)
2010(13260)
2009(12819)
2008(11533)
2007(10299)
2006(8859)
2005(8268)
作者
(42264)
(34607)
(34405)
(33068)
(21962)
(16517)
(15827)
(13323)
(13245)
(12394)
(11778)
(11691)
(11105)
(10797)
(10674)
(10574)
(10391)
(10181)
(9829)
(9814)
(8533)
(8501)
(8371)
(7991)
(7942)
(7867)
(7679)
(7423)
(6929)
(6775)
学科
(60112)
经济(60050)
(47167)
管理(45400)
(39258)
企业(39258)
方法(29488)
(28539)
金融(28537)
(27284)
银行(27275)
数学(26598)
(26306)
数学方法(26033)
中国(24593)
(19595)
(18592)
(15506)
业经(14445)
(13893)
财务(13849)
财务管理(13814)
企业财务(13210)
地方(12535)
理论(12052)
(11581)
中国金融(11456)
(11383)
贸易(11370)
(11121)
机构
学院(211846)
大学(208001)
(86787)
经济(84844)
管理(83022)
理学(70864)
理学院(70230)
管理学(68718)
管理学院(68373)
研究(63284)
中国(61417)
(45370)
(42318)
科学(36387)
财经(35588)
中心(33121)
(32285)
(31140)
(30004)
(28674)
经济学(27732)
业大(27320)
研究所(26968)
财经大学(26846)
北京(26484)
(26079)
(25788)
金融(25307)
经济学院(25109)
(24413)
基金
项目(140129)
科学(110958)
研究(103859)
基金(102204)
(87443)
国家(86749)
科学基金(76141)
社会(66587)
社会科(63359)
社会科学(63344)
(55409)
基金项目(52796)
自然(48853)
教育(48656)
自然科(47835)
自然科学(47825)
自然科学基金(46962)
(45809)
资助(43506)
编号(43018)
成果(34079)
重点(31731)
(30642)
(29897)
(29455)
课题(29409)
创新(27943)
国家社会(27365)
项目编号(27223)
科研(27181)
期刊
(90879)
经济(90879)
研究(64483)
(41756)
金融(41756)
中国(40766)
(35605)
管理(30955)
学报(27610)
科学(26425)
(26216)
大学(22143)
学学(21217)
教育(20532)
技术(19213)
财经(17470)
农业(16820)
经济研究(16044)
业经(15448)
(14798)
统计(12140)
(11239)
理论(11068)
问题(10698)
财会(10143)
商业(10089)
技术经济(10077)
决策(10025)
实践(9998)
(9998)
共检索到319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寿康  
在回顾近年来风险度量的公理化研究及进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和论证了计量资本要求的合理风险度量应满足的几个条件,并从风险度量的经济理论基础出发,引入一个可以生成满足这些条件的风险度量模型的结构框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苗萌萌   于超   徐融  
<正>为应对气候变化给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国际组织以及欧盟、英国等多个经济体陆续出台了关于应对和管理气候风险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指引。从公布的内容来看,涉及巴塞尔协议Ⅲ第一支柱资本监管的较少,目前仅BCBS、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和英格兰银行出台了调整风险指标测算方式的研究报告和建议;涉及第二支柱监督检查的较多,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随着金融脱媒、国际化、互联网化的快速推进,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原有的分业监管体系亟须全面提升。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的跨时、跨市场配置,金融监管的核心就是防范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监管部门职能发挥有限的背景下,中央决定实施分业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伟  刘志荣  
我国金融业实现全面混业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统一监管是最适合混业经营的监管模式。我国当前的分业监管模式刚刚建立不久,实现从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平稳转变应该分两步来进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宇  刘健  刘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演进过程之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倾向于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看作一种固定永恒的关系。这是对经济学的庸俗化,不能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下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更无法对当前高度发达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系统性的指导意见。科学认识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监管框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寻找理论基础,由此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学峰  
本文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出发,结合模型实例阐述了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其类型,并概述了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这些风险的系统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特征,从而提出复杂环境下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美国、欧元区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对本国金融监管模式做出调整,强化了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明确了中央银行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系统性金融风险负有主要监管职责。当前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模式通过研究全球GDP排名前40位的主要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合计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超过85%)的金融监管模式(见表1),我们发现,当前全球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两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刘睿  
金融结构演化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金融风险结构,要求有相应的金融监管模式与之相适应。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金融证券化型的三个层次金融结构,分析了每一金融结构下金融风险结构的特征及其监管要求。通过比较次贷危机以来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三类主要金融监管模式,本文认为短期我国可采用类似美国的"多元监管者"模式,中长期可以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者"或者英国的"单一监管者"模式为改革方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俊  
迈入新世纪以后,混业经营成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预见混业经营也 将成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的方向。但与之对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却表现 出了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不能顺应经营体制转变的趋势 而进行适时的变革,无法为金融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变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笔者对 已实行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 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梅波  范修礼  
金融危机使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备受质疑,金融监管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在回顾各种监管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类基本监管模式,即以公共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官方监管模式和以私人利益理论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这两种监管模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加强外部监管的市场监管模式比加强官方监管权力的官方监管模式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应该以建立市场监管体系为核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自2007以来,英国出台了多项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一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保障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机制。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金融监管权力重新回到英格兰银行手中,在英格兰银行内部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并设立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分别负责宏观审慎管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英国新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观察,但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中央银行监管权限和地位、强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理念,值得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中关注与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燕  
随着国内金融脱媒的愈演愈烈和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各项跨业、交叉性金融产品增长迅猛,与此同时,一些银行纷纷跨业设立保险、租赁、基金公司。在各大银行争做巨型"金融超市",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的同时,伴之而来的风险管理与监管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介绍国际金融集团风险监管的主流做法并对我国的金融集团监管提出初步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野  向孟毅  
美国式"规则监管"基于法条主义,标准化与僵化同在,英国式"原则监管"以风险和结果为中心,灵活性与复杂性并存,两种监管模式内涵交叠且优势互补。当前中国实行政府行政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符合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实际需求;应从防止原则监管的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监管的"去中心化"、实行区分原则、合理界定原则与规则的适用范围、严禁原则越过成文法直接作为惩罚依据等五个方面化解"规则监管"与"原则监管"间的冲突,促进二者在中国监管框架中的宏观制度平衡;并通过加紧制定金控公司立法、修改《证券法》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规则体系,为监管框架改革提供微观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