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4)
- 2023(5236)
- 2022(4184)
- 2021(3899)
- 2020(3370)
- 2019(7506)
- 2018(7027)
- 2017(13761)
- 2016(6895)
- 2015(7548)
- 2014(7335)
- 2013(7184)
- 2012(6662)
- 2011(5781)
- 2010(6157)
- 2009(6419)
- 2008(5382)
- 2007(4796)
- 2006(4262)
- 2005(4114)
- 学科
- 融(27232)
- 金融(27232)
- 银(25532)
- 银行(25532)
- 业(24739)
- 行(24730)
- 济(23532)
- 经济(23499)
- 管理(20387)
- 企(19663)
- 企业(19663)
- 中国(17404)
- 制(12623)
- 财(11961)
- 中国金融(11255)
- 险(10828)
- 方法(10801)
- 保险(10737)
- 数学(9867)
- 数学方法(9792)
- 务(9189)
- 财务(9174)
- 财务管理(9147)
- 企业财务(8847)
- 体(6880)
- 制度(6588)
- 度(6588)
- 地方(6456)
- 业经(6403)
- 业务(6384)
- 机构
- 学院(87608)
- 大学(87435)
- 济(39903)
- 经济(38964)
- 中国(35091)
- 管理(34223)
- 理学(27957)
- 理学院(27735)
- 管理学(27290)
- 管理学院(27126)
- 研究(26146)
- 财(25409)
- 银(20143)
- 融(19625)
- 金融(19290)
- 银行(19225)
- 财经(19219)
- 行(17910)
- 经(17517)
- 京(17333)
- 中心(16322)
- 人民(15475)
- 财经大学(14809)
- 国人(14513)
- 中国人(14451)
- 中国人民(13890)
- 经济学(13736)
- 江(13303)
- 经济学院(12553)
- 科学(12093)
- 基金
- 项目(53505)
- 科学(42641)
- 研究(40802)
- 基金(40465)
- 家(33556)
- 国家(33233)
- 科学基金(29711)
- 社会(27598)
- 社会科(26282)
- 社会科学(26277)
- 基金项目(20827)
- 省(19884)
- 自然(18188)
- 教育(17909)
- 自然科(17834)
- 自然科学(17832)
- 自然科学基金(17552)
- 资助(17517)
- 划(16446)
- 编号(16151)
- 成果(13386)
- 部(12285)
- 融(12137)
- 重点(11871)
- 性(11852)
- 国家社会(11647)
- 创(11615)
- 制(11449)
- 教育部(11243)
- 人文(11090)
共检索到150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震田 何力军
过去两三年,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太多的繁华与衰落,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波动,不断以新的形式刷新我们的阅历和认知。2016年初,我们经历了两天四度熔断的"奇观"和千股跌停的痛苦。这些起起落落的资产价格背后隐含着的是金融风险的表现特征与产生逻辑转变。当前,"防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必然是互为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震田 何力军
过去两三年,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太多的繁华与衰落,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波动,不断以新的形式刷新我们的阅历和认知。2016年初,我们经历了两天四度熔断的"奇观"和千股跌停的痛苦。这些起起落落的资产价格背后隐含着的是金融风险的表现特征与产生逻辑转变。当前,"防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必然是互为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成 张炜 匡桦
文章通过对金融监管者之间的博弈行为研究发现,分业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合作成本是导致监管制度漏洞的重要因素。以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博弈为基础的监管者与金融机构的博弈结果显示,监管者可以通过对监管成本和处罚力度的动态调整实现监管博弈均衡。监管制度的均衡分析与微观形成机理结论的契合表明,降低监管成本比单纯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处罚力度更有利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控制与化解。通过对美国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金融监管实践分析和我国金融监管现状透视,模型结论得到了有效的印证。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博弈 系统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宣宇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出台了一系列强化监管措施,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筑牢风险"防火墙"。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并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了6项任务。强化监管,切实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无疑已成为2017年金融工作的主旋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宣宇
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出台了一系列强化监管措施,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筑牢风险"防火墙"。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具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并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了6项任务。强化监管,切实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无疑已成为2017年金融工作的主旋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制度安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慧中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金融监管中监管信息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有效监管的前提是监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监管信息 监管效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刘睿
金融结构演化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金融风险结构,要求有相应的金融监管模式与之相适应。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金融证券化型的三个层次金融结构,分析了每一金融结构下金融风险结构的特征及其监管要求。通过比较次贷危机以来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三类主要金融监管模式,本文认为短期我国可采用类似美国的"多元监管者"模式,中长期可以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者"或者英国的"单一监管者"模式为改革方向。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风险结构 金融监管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红权 杜晓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系统性风险的治理和宏观审慎监管成为近年来国际金融变革的重心,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出台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和措施。本文从金融市场失灵、行为金融学理论、复杂网络理论3个角度剖析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机理,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动态进行系统梳理,最后立足于国内现实环境分析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金融监管改革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元芳 吴超
国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对我国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金融竞争更加激烈。必须重视对跨行业、跨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研究,加强监管合作。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基础上,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综合经营 金融风险 监管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元月
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民营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民营银行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其中道德风险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只有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民营银行的道德风险,才能确保民营银行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营银行 道德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苗萌萌 于超 徐融
<正>为应对气候变化给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国际组织以及欧盟、英国等多个经济体陆续出台了关于应对和管理气候风险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指引。从公布的内容来看,涉及巴塞尔协议Ⅲ第一支柱资本监管的较少,目前仅BCBS、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和英格兰银行出台了调整风险指标测算方式的研究报告和建议;涉及第二支柱监督检查的较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颖
宏观金融监管愈益重视风险管理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经济研究部张颖银行对于风险管理的概念并不陌生。传统上,银行对于某些经营活动设定经营限额,例如对单一对手规定贷款限额或实行某些内部管理,以保证经营风险得以控制。但是这种风险管理模式只是零敲碎打的,而不是系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磊 庄文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方兴未艾,其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积聚了巨大的风险,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防范其风险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发展的活力是文章考虑并阐述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从对问题的提出到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以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产生的冲击入手,来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在面对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时应当如何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在经过分析探讨后认为监管当局应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但在监管同时要做到不能扼制金融创新,打击金融发展活力,因此监管当局要坚持引导创新,规范发展,适度监管,控制风险的原则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