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8)
- 2023(10266)
- 2022(8492)
- 2021(7728)
- 2020(6531)
- 2019(14600)
- 2018(14295)
- 2017(27189)
- 2016(14662)
- 2015(16588)
- 2014(16612)
- 2013(15887)
- 2012(14771)
- 2011(13147)
- 2010(13648)
- 2009(13218)
- 2008(12333)
- 2007(11299)
- 2006(10110)
- 2005(9504)
- 学科
- 济(50827)
- 经济(50723)
- 管理(46684)
- 业(43199)
- 企(37513)
- 企业(37513)
- 融(28930)
- 金融(28923)
- 银(26422)
- 银行(26401)
- 行(25577)
- 中国(22551)
- 制(21150)
- 财(21122)
- 方法(18191)
- 数学(14864)
- 数学方法(14700)
- 体(14693)
- 农(14224)
- 业经(13967)
- 务(13689)
- 财务(13649)
- 财务管理(13612)
- 企业财务(12988)
- 体制(11599)
- 地方(11514)
- 贸(11312)
- 贸易(11301)
- 中国金融(11217)
- 易(11094)
- 机构
- 大学(201288)
- 学院(200344)
- 济(83975)
- 经济(81970)
- 管理(72526)
- 研究(69182)
- 中国(61693)
- 理学(60608)
- 理学院(59960)
- 管理学(59079)
- 管理学院(58696)
- 财(46552)
- 京(42538)
- 科学(37664)
- 财经(35264)
- 中心(34337)
- 所(34317)
- 江(31993)
- 经(31876)
- 农(31150)
- 研究所(30477)
- 经济学(27245)
- 北京(26938)
- 财经大学(26357)
- 业大(26198)
- 州(25750)
- 院(25217)
- 经济学院(24546)
- 范(24448)
- 农业(24190)
- 基金
- 项目(127541)
- 科学(100199)
- 研究(97381)
- 基金(92126)
- 家(79232)
- 国家(78544)
- 科学基金(67082)
- 社会(62452)
- 社会科(59260)
- 社会科学(59251)
- 省(49653)
- 基金项目(47618)
- 教育(44930)
- 划(41586)
- 自然(40476)
- 编号(39710)
- 自然科(39556)
- 自然科学(39546)
- 自然科学基金(38846)
- 资助(37690)
- 成果(34711)
- 制(29909)
- 重点(29240)
- 部(29057)
- 课题(28745)
- 发(27402)
- 创(27313)
- 性(26699)
- 国家社会(26285)
- 创新(25679)
共检索到326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段军山
从理论上看,对金融监管体制变迁存在很多争论,统一监管模式也有弊端;金融监管体制变迁受六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迁存在路径差异,日本、英国、德国及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其符合自身特色的变迁特征;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研究也呈现不一致的结论,特别是次贷危机后对如何建设分工合作、功能导向的立体化综合监管模式的问题观点不一。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从金融创新、宏观经济风险、法律因素、政治制度等方面对金融监管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以及金融监管模式的不同选择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体制变迁 商业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伟光 邵学言
金融开放条件下所带来的金融运行机制的变化,导致了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向独立监管和统一监管变化的双重趋势。本文对统一监管和多边监管体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分离和合一的监管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有效合理的监管体制的选择依赖于成本与效益的比较、金融结构的现状和发展等关键因素,并为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金融监管 体制变迁 体制比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旭
国际金融业主要存在两种经营管理体制,一种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一种是混业经营、混业管理的体制。世界各国金融业经营管理体制经过不断演变,伴随着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对制度的影响,大体上经历了从最初的简单混合经营到高级的行业细分经营的发展逻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旭
国际金融业主要存在两种经营管理体制,一种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一种是混业经营、混业管理的体制。世界各国金融业经营管理体制经过不断演变,伴随着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对制度的影响,大体上经历了从最初的简单混合经营到高级的行业细分经营的发展逻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卢钊
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等国陆续出台了一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措施。如何正确解读和借鉴相关国家的改革经验?对于美欧的监管体制改革,我国是亦步亦趋还是有选择地借鉴?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在于机构变更还是专业化与能力建设等深层次改革?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制 国际比较 原则 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万正晓
对美、日、德、英、法等国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综合监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金融监管的主流模式,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应对加入WTO后来自金融强国的激烈竞争,作者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若干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模式 监管体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高田甜 陈晨
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与改革历来是各国理论界和政界争论的焦点。此次金融危机后,美、英两国对原有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双峰监管模式,明显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和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管理。这些变化给中国很多启示,妥善处理好审慎监管与消费者保护的内在冲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配合、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体制机制应成为中国未来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金中夏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志芬 和秀星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体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颐
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两级趋势日益明显,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与其相适应。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双层金融监管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从监管原则、监管主体、权限划分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双层金融监管体制框架。最后,本文提出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促进双层金融监管体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 蒋难
混业经营、统一监管已成为新世纪全球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事实上也在实行混业经营,加上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需要,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面临很大挑战。本文在分析世界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体制的不适应性表现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快向统一监管体制推进的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体制改革 统一监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玉强 汪川 武岩
香港和新加坡是两个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对市场反应灵敏,在全球金融经济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危机中,香港和新加坡利用自身发达与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通过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最大程度避免了危机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后两地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监管体制 香港 新加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霞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去已6年有余,然而各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仍在进行中。通过比较分析各国在危机后进行的监管体制改革发现:金融监管职能不断强化,进入全面监管、系统监管、国际协作监管阶段;金融监管目标的针对性增强,强调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金融监管原则更加丰富全面,强化依法监管以及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统一的原则;金融监管模式与金融结构相匹配是金融监管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为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监管职能 监管目标 监管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孟艳
我国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进程中,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市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对建立高效稳健的货币金融体系、提升其运行效率并保持金融安全具有迫切而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就必须使我国的金融监管市场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晓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恐慌和喧嚣渐归平静之后,美、英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金融中心和金融大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和重大调整。基于金融监管理念、资源、目标等因素之于危机的作用分析,并不可避免受到本国改革传统的路径依赖的影响,危机核心中的美国进行了补丁式改革,而受危机影响较大的英国则进行了系统性改革。比较美、英多个政府版本的改革方案及其最终法案,可以得出:改革本身具有紧迫性,然而并没有完美的普世范本,但这并不妨碍总结这些方案背后的共识,或者不同举措之后的实质理念和追求目标,而这正是两国监管体制改革中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所在,也是金融监管体制多样化和本土化的渊源。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理念 监管体制 目标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