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2)
2023(12637)
2022(10347)
2021(9522)
2020(7918)
2019(17557)
2018(17301)
2017(32282)
2016(17070)
2015(19006)
2014(18511)
2013(17623)
2012(16086)
2011(14420)
2010(15028)
2009(14564)
2008(13557)
2007(12609)
2006(11178)
2005(10282)
作者
(46331)
(38520)
(38078)
(36293)
(24333)
(18149)
(17210)
(14631)
(14564)
(13742)
(13125)
(12888)
(12313)
(12226)
(12044)
(11940)
(11266)
(11228)
(10926)
(10736)
(9727)
(9274)
(9147)
(8902)
(8643)
(8591)
(8544)
(8478)
(7695)
(7668)
学科
管理(60683)
(59371)
经济(59261)
(57433)
(52210)
企业(52210)
(28409)
金融(28402)
(26717)
银行(26695)
(25841)
中国(24822)
(23287)
(22567)
方法(21361)
业经(17809)
技术(17159)
数学(16603)
数学方法(16418)
(15804)
(15738)
(15305)
财务(15263)
财务管理(15229)
企业财务(14577)
理论(14459)
(12978)
地方(12734)
体制(12504)
技术管理(12422)
机构
学院(232392)
大学(232144)
(96124)
经济(93915)
管理(89021)
研究(75849)
理学(75308)
理学院(74567)
管理学(73504)
管理学院(73061)
中国(66777)
(52415)
(48128)
科学(41654)
财经(39868)
中心(37352)
(37089)
(36341)
(36056)
(32259)
研究所(32230)
经济学(30685)
北京(30184)
财经大学(29800)
(29698)
业大(29253)
(28192)
(27954)
师范(27865)
经济学院(27400)
基金
项目(150077)
科学(120058)
研究(115311)
基金(108794)
(93046)
国家(92210)
科学基金(80678)
社会(75204)
社会科(71344)
社会科学(71332)
(60174)
基金项目(56825)
教育(53460)
(49399)
自然(48908)
自然科(47857)
自然科学(47844)
自然科学基金(47076)
编号(46394)
资助(42644)
成果(39312)
(37474)
(34671)
创新(34071)
重点(34022)
课题(33483)
(33420)
(31964)
国家社会(31469)
(30400)
期刊
(110481)
经济(110481)
研究(74855)
中国(55753)
(43907)
(39808)
金融(39808)
管理(37970)
学报(32313)
科学(30281)
(30275)
教育(30146)
大学(26019)
学学(24446)
财经(20975)
技术(20744)
农业(19036)
(18032)
经济研究(17659)
业经(17156)
问题(13087)
科技(12362)
财会(11444)
理论(11439)
技术经济(10984)
会计(10889)
(10618)
论坛(10618)
(10523)
现代(10475)
共检索到371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徐学峰  
发展是金融业的主题 ,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灵魂。但是 ,金融创新将给金融监管工作提出很多新的课题。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 ,必将对现行金融监管方式、方法和金融监管体制提出挑战 ,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 ,甚至使原来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措施失效。在这种情况下 ,金融监管体制创新已是必然的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龙  
90年代末期以来金融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证明,金融风险也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同样存在着风险的“资源配置”问题。市场化的风险资源配置可以直接节约社会资金资源的占用。随着信息化和竞争加剧,金融组织的社会经济职能逐渐“进化”为资金资源配置中介和风险资源配置主体双重角色。相应地,金融风险的市场化配置成为金融监管的有益补充,金融创新也就成为提供金融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当重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规范并鼓励金融创新的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范旭斌  
本文根据WTO规则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入世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提出的挑战,并进一步指出,在提高现行金融监管体制效率的基础上,逐步从机构型监管向功能型监管转变,最终建立功能型监管体制,是入世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理想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相应的教育规范相结合,就形成了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体制。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之所以必须结合而且有可能结合,不仅是因为教育机构只有与教育规范相结合才能得到社会环境的认同和支持,而且教育机构的目的和功能主要是由教育规范来限定的,教育机构建立的过程也是教育规范形成的过程。对教育体制做出这种诠释,从理论上来说,不仅有助于澄清对教育体制的一些模糊认识,廓清教育理论中一些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丰富政策分析理论中政策內容分析的理论,而且对认识、分析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理论,以及组织或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实践上看,可以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凌  
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以"一行三会"为主体,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机构为补充的双层金融监管体制。近年来,小微金融快速发展,现行监管体制日益面临挑战。小微金融监管中存在着准入条件单一、监管标准重安全轻效率的监管价值取向以及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责不对称等问题。应该通过完善小微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树立效率与安全并重的监管价值理念,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权等措施,逐步完善小微金融的双层监管体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朝阳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活动方兴未艾,正日益席卷全球,这对我国的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大胆引进国外的监管理念、工具、手段,完善监管体系,在防范风险基础上,适当放松监管环境,积极支持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活动。 1.深刻认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关系,明确金融创新在金融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客户对金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日益多样化,同时,出于竞争和规避风险的需要,金融业自身也有金融创新的需要,为满足这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栾景明  
如何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我国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无疑,一个独立、高效、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对于预防和化解风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问题。本文首先对国际上通行的几种监管体制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指出了在现行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弊端,最后提出了要对现行体制进行一定程度的制度创新,以适应金融改革的重要,并且设计了新体制的结构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夏秋  
金融危机后十年间,我国开启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及重新组建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形成"一委一行二会"的新金融监管框架。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具有渐进性和强制性特征,有利于减少新制度推行的摩擦阻力,但增加了强制性手段的制度惯性。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是历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先驱,其面临的改革阻力最大,遗留的滞后理念和历史痕迹最多。银行业监管体制受计划经济时期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惯性影响,注重机构监管和主体立法,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限制了银行业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信贷市场的多层次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行银行业监管体制未能明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权责,难以应对综合经营,无法满足多层次信贷需求,已落后于新的金融经营体制和监管体制。在金融监管体制新动态下,银行业监管体制应积极回应市场需求,打破不利的制度惯性,吸收功能监管理念,建立金融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和金融研究院,并实行分级差异化监管和统一监管相结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筱   高瑞琪   江任佐   刘翠  
本文基于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视角,从垄断、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维度,剖析了市场失灵需要金融监管的理论逻辑,又进一步解析了意愿缺失、能力缺失和顺周期效应下监管失灵的存在。因此,监管并不总是有效的,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对其实施约束。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立的职能设计、常态的监督体制、交叉的监督内容等监督治理优势,可以成为有效承担金融守护人的角色。本文的研究,也可以进一步为国家审计经济发挥体检功能提供一个理论诠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志芬  和秀星  
在国外,近年来混业经营和统一监管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金融开放及金融创新引致的混业经营趋势对分业监管体制形成新的冲击。本文在分析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新变化和我国分业监管面临的新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卫星  李宏瑾  
近年来 ,有关金融监管体制安排的讨论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本文首先从 2 0世纪末以来国外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背景出发 ,对当前各国金融监管体制安排进行比较 ,并对学术界有关金融监管体制设计提出的三种主要理论模式 (机构型监管、功能型监管和目标型监管 )及其利弊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试图为中国银监会成立以后新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沈逸涛  
在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行业已经逐渐走向国际化,在国际上有中国的声音。党的十九大、"两会"站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我国现实需要的角度上,对金融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经济进入疲软期,这就需要我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对我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研究为主要方向,通过阐述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的重要性,深入剖析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针对这些挑战规划相应的对策,以此来促进金融监管的稳步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松林  任玉珑  
在以往协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电力协调监管的概念,分析其内涵;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包含4个层次的中国电力协调监管的组织结构,以及3方面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最后,进一步提出中国电力协调监管的措施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