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1)
2023(12194)
2022(10599)
2021(10148)
2020(8476)
2019(19665)
2018(19467)
2017(37508)
2016(20242)
2015(22884)
2014(22738)
2013(22371)
2012(20723)
2011(18347)
2010(18596)
2009(17414)
2008(16168)
2007(14305)
2006(12587)
2005(11041)
作者
(57718)
(47525)
(47252)
(44923)
(30344)
(22887)
(21581)
(18714)
(18226)
(17089)
(16496)
(15890)
(14973)
(14839)
(14774)
(14500)
(14159)
(14154)
(13568)
(13532)
(11717)
(11676)
(11531)
(10789)
(10702)
(10581)
(10547)
(10505)
(9604)
(9397)
学科
(75427)
经济(75331)
管理(60802)
(58143)
(50475)
企业(50475)
方法(35658)
数学(30559)
数学方法(30151)
(27885)
金融(27884)
(26375)
银行(26334)
中国(26000)
(25419)
(22727)
(19438)
(18816)
业经(18120)
地方(17145)
(17038)
(15760)
财务(15692)
财务管理(15657)
企业财务(14964)
理论(14683)
(13681)
贸易(13667)
(13301)
农业(13229)
机构
大学(280526)
学院(278164)
管理(112223)
(106678)
经济(104055)
理学(96923)
理学院(95879)
管理学(94167)
管理学院(93689)
研究(89887)
中国(74630)
(59859)
科学(56121)
(51443)
(44699)
中心(43605)
(42938)
财经(41285)
业大(41237)
研究所(40701)
(39870)
北京(37962)
(37501)
(35886)
师范(35532)
(33710)
农业(33646)
(32732)
经济学(31593)
财经大学(31006)
基金
项目(190611)
科学(149038)
研究(139863)
基金(137842)
(119294)
国家(118272)
科学基金(101959)
社会(86237)
社会科(81729)
社会科学(81707)
(74357)
基金项目(73759)
自然(67047)
自然科(65515)
自然科学(65503)
自然科学基金(64313)
教育(63823)
(62389)
编号(57786)
资助(57303)
成果(47086)
重点(41990)
(41598)
(39738)
(39667)
课题(39118)
创新(36929)
科研(36519)
项目编号(36484)
大学(35921)
期刊
(114409)
经济(114409)
研究(82791)
中国(53310)
学报(44720)
管理(40939)
科学(40288)
(39277)
(39094)
金融(39094)
(38953)
大学(33998)
学学(31950)
教育(31102)
农业(26684)
技术(23439)
财经(20010)
业经(17964)
经济研究(17512)
(16863)
理论(15847)
图书(15583)
实践(14746)
(14746)
问题(14235)
科技(13400)
(13322)
技术经济(13001)
(12616)
现代(12611)
共检索到411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杭品厚  
全球金融危机表明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当激励可以是系统性风险的根本来源,主要的不当激励包括监管制度不当激励、市场自律行为等。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各国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然而其在监管复杂性、压力测试和国际标准、监管政策局限性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提出了激励审视工具以帮助识别金融部门中的不当激励,并阐述了其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而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杭品厚  
全球金融危机表明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当激励可以是系统性风险的根本来源,主要的不当激励包括监管制度不当激励、市场自律行为等。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各国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然而其在监管复杂性、压力测试和国际标准、监管政策局限性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提出了激励审视工具以帮助识别金融部门中的不当激励,并阐述了其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而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对于金融监管失灵的原因存在着多种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金融监管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现的多层激励冲突是形成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而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或者监管当局的宽容及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因而纠正监管失灵的关键是通过监管的透明度建设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解决金融监管中多层委托代理中的激励冲突问题,形成金融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查理·古德哈特  
金融监管的激励机制查理·古德哈特一、导言迄今为止,金融监管仍主要从外部进行。监管当局运用法令、惯例或行业传统的力量(惯例或行业传统的力量最终也要靠法令的威胁来保证)来进行监管。如监管部门规定金融机构的现金比率,进行资格审批以及约束关联借贷行为,并力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蒋海  萧松华  齐洁  
本文通过金融监管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揭示了当前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导致的监管当局提供有效监管激励的缺失及金融机构普遍的道德风险是造成金融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因而解决金融监管低效率或失灵问题的关键 ,在于通过金融市场透明度建设、监管制度安排的合理设计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完善 ,实现社会公众、监管当局、金融机构之间的激励相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湘勤  陈建华  
金融企业家是金融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能动因素,金融企业家利用系统中的非对称信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偏差进行的市场操控、过度创新是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微观基础;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中的激励冲突是扭曲金融企业家行为进而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制度根源。基于这一框架,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成因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从监管激励冲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傅立文  
本文是对现代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一个综述。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和金融市场的失灵,导致政府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但金融监管作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为,其效果实际上受政府解决市场信息不完全性这一问题的能力和愿望的限制,而且市场中的信息问题也无法仅仅靠一个政府机构的监管就能解决。如果处理不妥当,可能使问题变得更糟。为此,在理论上需要寻找一种激励监管者行为的框架,在实践上需要建立一种具备激励及自我约束的制度,将市场中最有比较优势的监管者选择出来,并激励它们承担起监管任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金融监管的设计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者的目标会偏离这一社会目标,导致监管者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不足和监管的低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人与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三方的监管博弈模型,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监管激励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着监管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监管激励水平愈低,监管效率也就愈低。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也正是监管者及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而缺乏监管激励所致。因而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宏观层面加强或放松金融监管,而在于如何通过监管当局及金融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金融监管的设计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者的目标会偏离这一社会目标,导致监管者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不足和监管的低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人与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三方的监管博弈模型,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监管激励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着监管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监管激励水平愈低,监管效率也就愈低。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也正是监管者及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而缺乏监管激励所致。因而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宏观层面加强或放松金融监管,而在于如何通过监管当局及金融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江薇薇  
我国传统农村金融监管是以负外部性的克服为目标,近年来已经逐渐意识到激励性措施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和探索激励农村金融正外部性的具体实践,农村金融监管思路开始从负外部性的克服向正外部性的激励转变。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在正外部性激励的具体实践中,整体上激励不足,但个别措施存在外部性"过度激励"问题,且对诸监管目标的宏观协调不够。应以"降低门槛、放松准入"为导向完善市场准入激励,以调适创新产品监管为核心强化市场运行激励,以设置有序的法律退出通道为目标形成市场退出激励,以严格限定政府援助条件为切入点约束政府救助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江薇薇  
我国目前以限制为手段、以克服外部性为特点的传统农村金融监管已面临脱离现实与未来需求的问题,农村金融监管亟需创新。本文以经济法学界正外部性激励的理论基础为起点,探讨农村金融监管领域正外部性激励的正当性、方法和限度,审视和反思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中正外部性激励的具体实践,并提出完善农村金融监管的基本思路和制度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岳意定  王远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红枫  杨柳明  王黎雪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演进的关系一直以来是金融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成为我国改革进程的一个核心议题:监管机构如何有效防范违规创新并且正确鼓励、引导合规创新。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笔者将监管机构对合规创新的激励机制纳入分析框架,研究金融创新与激励型监管在相互博弈中的策略选择问题,并且借助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来分析二者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博弈结果,在一种情形下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在三种情形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其中的一种情形是最优的演化稳定策略:金融机构合规创新,监管机构进行监管。研究认为,激励型监管可以引导金融机构策略演化为"合规创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萍  
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是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融资租赁的意义 ,我国租赁业在面临诸多困难的同时 ,仍存在发展机遇 ,因此 ,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积极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给予租赁业必要的生存空间。同时 ,应强化监管 ,规范运作 ,确保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慧中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金融监管中监管信息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有效监管的前提是监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