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2)
- 2023(5484)
- 2022(4506)
- 2021(4329)
- 2020(3596)
- 2019(7910)
- 2018(7587)
- 2017(14507)
- 2016(7635)
- 2015(8689)
- 2014(8442)
- 2013(8172)
- 2012(7933)
- 2011(6862)
- 2010(7392)
- 2009(7389)
- 2008(6572)
- 2007(6205)
- 2006(5674)
- 2005(5375)
- 学科
- 济(27800)
- 经济(27758)
- 融(26244)
- 金融(26244)
- 管理(25572)
- 业(24950)
- 银(23704)
- 银行(23692)
- 行(23051)
- 企(22570)
- 企业(22570)
- 中国(16328)
- 制(12872)
- 财(12381)
- 中国金融(11043)
- 方法(10873)
- 数学(9308)
- 数学方法(9128)
- 务(9036)
- 财务(9015)
- 财务管理(8991)
- 企业财务(8682)
- 体(8178)
- 业经(7586)
- 地方(7567)
- 农(7315)
- 体制(7284)
- 理论(5983)
- 度(5816)
- 制度(5813)
- 机构
- 大学(104051)
- 学院(103904)
- 济(43240)
- 经济(42133)
- 管理(37301)
- 中国(36773)
- 研究(34466)
- 理学(30856)
- 理学院(30546)
- 管理学(29917)
- 管理学院(29747)
- 财(24691)
- 京(21986)
- 中心(19307)
- 科学(19115)
- 财经(18846)
- 银(18598)
- 银行(17802)
- 所(17342)
- 经(17077)
- 融(16932)
- 行(16637)
- 金融(16632)
- 江(16488)
- 农(16354)
- 研究所(15305)
- 人民(15215)
- 经济学(14256)
- 财经大学(14192)
- 州(14139)
- 基金
- 项目(62988)
- 科学(49346)
- 研究(46360)
- 基金(46163)
- 家(39578)
- 国家(39224)
- 科学基金(33972)
- 社会(29738)
- 社会科(28342)
- 社会科学(28336)
- 省(24306)
- 基金项目(23687)
- 自然(21325)
- 教育(21080)
- 自然科(20938)
- 自然科学(20936)
- 自然科学基金(20590)
- 划(20036)
- 资助(19855)
- 编号(18550)
- 成果(16220)
- 重点(14304)
- 部(13957)
- 创(13444)
- 发(13362)
- 性(13031)
- 课题(12966)
- 创新(12630)
- 国家社会(12481)
- 教育部(12304)
共检索到176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对于金融监管失灵的原因存在着多种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金融监管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现的多层激励冲突是形成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而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或者监管当局的宽容及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因而纠正监管失灵的关键是通过监管的透明度建设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解决金融监管中多层委托代理中的激励冲突问题,形成金融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激励冲突 激励相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湘勤 陈建华
金融企业家是金融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能动因素,金融企业家利用系统中的非对称信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偏差进行的市场操控、过度创新是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微观基础;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中的激励冲突是扭曲金融企业家行为进而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制度根源。基于这一框架,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成因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从监管激励冲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杭品厚
全球金融危机表明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当激励可以是系统性风险的根本来源,主要的不当激励包括监管制度不当激励、市场自律行为等。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各国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然而其在监管复杂性、压力测试和国际标准、监管政策局限性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提出了激励审视工具以帮助识别金融部门中的不当激励,并阐述了其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而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激励审视 不当激励 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杭品厚
全球金融危机表明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不当激励可以是系统性风险的根本来源,主要的不当激励包括监管制度不当激励、市场自律行为等。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各国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然而其在监管复杂性、压力测试和国际标准、监管政策局限性方面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提出了激励审视工具以帮助识别金融部门中的不当激励,并阐述了其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而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激励审视 不当激励 系统性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荣伟
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福建伟杰投资有限公司等诉福州天策有限公司营业信托纠纷案中依据金融监管规章作出保险公司股权代持无效的裁决后,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陡然成为一个近两年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该问题尤为突出,在学者、金融实务和司法审判者之间引起诸多讨论、疑问和反思。就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庭室也通过不同渠道对之予以进一步阐释和说明。例如,2018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丹 郑亚平 石慧
本文对银行在受到准备金和资本双重约束下的信贷供给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15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等金融监管政策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效应,从而使得逆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监管要求之间出现冲突,这一冲突将显著弱化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为化解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应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配合,发挥两者合力,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陆治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如何对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是世界各国政府与金融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巴林银行的倒闭更是为银行监管问题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制度虽然有很大的改进,但其效果依然不尽人意,并从信息约束、激励冲突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强化信息约束、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与问责制等方面对银行监管制度进行调整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信息约束 激励冲突 监管制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查理·古德哈特
金融监管的激励机制查理·古德哈特一、导言迄今为止,金融监管仍主要从外部进行。监管当局运用法令、惯例或行业传统的力量(惯例或行业传统的力量最终也要靠法令的威胁来保证)来进行监管。如监管部门规定金融机构的现金比率,进行资格审批以及约束关联借贷行为,并力求...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磊
ISDS仲裁员具有较为明显的身份特征、地域来源及性别特征。为解决投资仲裁员分布不平衡的问题,ICSID已开始尽量选择女性仲裁员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仲裁员。当事方指定仲裁员的天然争论以及仲裁员多种身份的重复交互,导致了仲裁员之间的感知风险、妥协风险以及偏见风险。扩大仲裁管辖权和维持ISDS体系的利害关系是对仲裁员的两大主要激励路径。不同当事方在ISDS中选择仲裁员时存在不平等信息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仲裁员信息灰色市场的产生,影响ISDS仲裁程序。仲裁员及时彻底披露其与当事方的关系和潜在的冲突对保障仲裁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仲裁员的双重身份易产生争论点冲突,从而引发正当程序的问题。披露可能产生合理怀疑的情况并制定仲裁员的行为守则可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冲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磊
ISDS仲裁员具有较为明显的身份特征、地域来源及性别特征。为解决投资仲裁员分布不平衡的问题,ICSID已开始尽量选择女性仲裁员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仲裁员。当事方指定仲裁员的天然争论以及仲裁员多种身份的重复交互,导致了仲裁员之间的感知风险、妥协风险以及偏见风险。扩大仲裁管辖权和维持ISDS体系的利害关系是对仲裁员的两大主要激励路径。不同当事方在ISDS中选择仲裁员时存在不平等信息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仲裁员信息灰色市场的产生,影响ISDS仲裁程序。仲裁员及时彻底披露其与当事方的关系和潜在的冲突对保障仲裁员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蒋海 萧松华 齐洁
本文通过金融监管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揭示了当前的金融监管制度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导致的监管当局提供有效监管激励的缺失及金融机构普遍的道德风险是造成金融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因而解决金融监管低效率或失灵问题的关键 ,在于通过金融市场透明度建设、监管制度安排的合理设计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完善 ,实现社会公众、监管当局、金融机构之间的激励相容。
关键词:
监管失灵 激励冲突 激励相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项卫星 傅立文
本文是对现代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的一个综述。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和金融市场的失灵,导致政府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但金融监管作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为,其效果实际上受政府解决市场信息不完全性这一问题的能力和愿望的限制,而且市场中的信息问题也无法仅仅靠一个政府机构的监管就能解决。如果处理不妥当,可能使问题变得更糟。为此,在理论上需要寻找一种激励监管者行为的框架,在实践上需要建立一种具备激励及自我约束的制度,将市场中最有比较优势的监管者选择出来,并激励它们承担起监管任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信息不对称 激励 制度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金融监管的设计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者的目标会偏离这一社会目标,导致监管者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不足和监管的低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人与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三方的监管博弈模型,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监管激励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着监管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监管激励水平愈低,监管效率也就愈低。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也正是监管者及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而缺乏监管激励所致。因而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宏观层面加强或放松金融监管,而在于如何通过监管当局及金融市...
关键词:
信息结构 监管激励 监管透明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金融监管的设计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者的目标会偏离这一社会目标,导致监管者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不足和监管的低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人与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三方的监管博弈模型,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监管激励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着监管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监管激励水平愈低,监管效率也就愈低。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也正是监管者及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而缺乏监管激励所致。因而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宏观层面加强或放松金融监管,而在于如何通过监管当局及金融市...
关键词:
信息结构 监管激励 监管透明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永忠
本文通过报酬研究 ,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报酬理论的基本前提是权利与义务对等 ;权利与义务对等是一种理想状态但不是常态 ;报酬失灵现象普遍存在 ;报酬补偿机制是对报酬失灵的一种合理纠正 ;传统组织结构设计与报酬理论的前提在现代组织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
关键词:
组织 冲突 报酬 权利 义务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