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7)
2023(4537)
2022(3678)
2021(3431)
2020(2829)
2019(6244)
2018(5957)
2017(11785)
2016(5772)
2015(6497)
2014(6219)
2013(6087)
2012(5657)
2011(4908)
2010(5335)
2009(5213)
2008(4070)
2007(3684)
2006(3355)
2005(3145)
作者
(14817)
(12108)
(11763)
(11309)
(7535)
(5692)
(5552)
(4701)
(4519)
(4310)
(4024)
(4021)
(3934)
(3802)
(3677)
(3662)
(3632)
(3448)
(3443)
(3142)
(2951)
(2951)
(2886)
(2800)
(2732)
(2723)
(2591)
(2530)
(2482)
(2427)
学科
(25704)
金融(25704)
(22923)
银行(22921)
(22351)
(22331)
经济(22309)
(18901)
管理(17566)
(16489)
企业(16489)
中国(14526)
中国金融(10959)
(10958)
(9244)
(7754)
(7085)
财务(7072)
财务管理(7055)
方法(6995)
企业财务(6851)
地方(6789)
数学(6303)
数学方法(6236)
业经(6060)
(5840)
体制(5643)
制度(5484)
(5484)
(4597)
机构
学院(72883)
大学(71444)
(33700)
经济(32884)
中国(27773)
管理(27510)
研究(23936)
理学(22802)
理学院(22627)
管理学(22361)
管理学院(22242)
(18553)
(16646)
银行(15939)
(15243)
金融(14958)
(14864)
中心(14342)
财经(14315)
(13912)
(13033)
人民(12661)
国人(11479)
中国人(11423)
中国人民(11337)
经济学(11255)
科学(11064)
(11050)
财经大学(10951)
(10912)
基金
项目(46440)
科学(37010)
研究(36480)
基金(34333)
(28828)
国家(28569)
科学基金(25127)
社会(24052)
社会科(23027)
社会科学(23025)
(18119)
基金项目(17884)
教育(16197)
编号(14901)
自然(14789)
(14649)
自然科(14521)
自然科学(14520)
自然科学基金(14302)
资助(14010)
成果(12620)
(10913)
(10629)
(10576)
重点(10560)
(10531)
(10511)
国家社会(10258)
(10194)
课题(10182)
期刊
(35422)
经济(35422)
(28935)
金融(28935)
研究(24172)
中国(16448)
(14912)
管理(10320)
(10301)
学报(8280)
科学(7583)
财经(7428)
大学(7044)
学学(6818)
(6265)
教育(5971)
农业(5763)
经济研究(5604)
技术(5497)
中国金融(5232)
国际(5205)
业经(5186)
理论(4932)
实践(4478)
(4478)
问题(4191)
(4103)
财会(4017)
农村(3783)
(3783)
共检索到123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荣伟  
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福建伟杰投资有限公司等诉福州天策有限公司营业信托纠纷案中依据金融监管规章作出保险公司股权代持无效的裁决后,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陡然成为一个近两年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该问题尤为突出,在学者、金融实务和司法审判者之间引起诸多讨论、疑问和反思。就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庭室也通过不同渠道对之予以进一步阐释和说明。例如,2018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丹  郑亚平  石慧  
本文对银行在受到准备金和资本双重约束下的信贷供给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15家商业银行1998—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要求等金融监管政策具有典型的顺周期性效应,从而使得逆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监管要求之间出现冲突,这一冲突将显著弱化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为化解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冲突,应在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强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配合,发挥两者合力,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对于金融监管失灵的原因存在着多种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当前金融监管安排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出现的多层激励冲突是形成监管失灵的主要原因,而不仅仅是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或者监管当局的宽容及决策失误所造成的。因而纠正监管失灵的关键是通过监管的透明度建设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解决金融监管中多层委托代理中的激励冲突问题,形成金融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晓红  
《九民会议纪要》确立了金融监管规章可以借由“公序良俗”通道否定合同效力的裁判思路,但该路径既没有为司法实践提供清晰、统一的适用标准,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简单、泛化适用倾向。比较而言,金融监管规章作为习惯进入商事审判是当下司法实践相对妥适的选择,不仅契合司法裁判追求确定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需求和商法追求私法自治、行业自治的题中之义,也利于推进金融商法、金融监管与金融司法的协同共治,实践中也具有可行性。为了更好地发挥习惯对金融监管规章进入商事审判的过滤作用,应审慎理解习惯与公序良俗的关系,正确认识“公序良俗”路径与“习惯”路径的关系,发挥好商会、行会等自治性组织的监督、指引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湘勤  陈建华  
金融企业家是金融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能动因素,金融企业家利用系统中的非对称信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偏差进行的市场操控、过度创新是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微观基础;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中的激励冲突是扭曲金融企业家行为进而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制度根源。基于这一框架,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成因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从监管激励冲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树萌  
金融自由化是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金融自由化不但没有削弱金融监管,相反还要求强化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的集中统一是发展趋势,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顺应了这种潮流。但是,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应根据具体情况,使之既能够满足混业经营以后金融业发展对于监管体制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能适应现阶段分业经营对于监管的要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元芳  吴超  
国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对我国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金融竞争更加激烈。必须重视对跨行业、跨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研究,加强监管合作。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基础上,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进诚  
传导货币政策与实施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分行以下机构的两大基本职能。本文试图从实际操作层面分析两大职能履行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以讨论以下观点 :第一 ,货币政策传导和金融监管是完全分立的还是可以统一的 ;第二 ,两者绩效低下的根源是体制扰动还是目标间的内在冲突 ;第三 ,中央银行在两目标间的权衡应该按照怎样的规则操作。本文提出 ,中央银行两职能间不存在内在冲突 ,监管为货币政策传导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空间 ,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客观服务于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行 ;而当前出现的某些不协调主要是体制扰动。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萌萌  叶耀明  
将金融监管分为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监管、市场环境、监管能力等五大类,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改革进程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基于VECM模型对比验证了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促进行业发展的效果。研究发现,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进程整体趋势合理,不过目前事后监管程度偏低,证券业事前审批相对严格。事中监管、市场环境以及监管能力的改革均有利于促进金融业整体的发展,但事前审批及事后监管改革对发展存在不利影响。政府应当将监管的着眼点从银行业拓展到整个金融业,加强改革的协调性与科学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萌萌  叶耀明  
将金融监管分为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监管、市场环境、监管能力等五大类,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改革进程进行了定量测度,并基于VECM模型对比验证了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促进行业发展的效果。研究发现,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进程整体趋势合理,不过目前事后监管程度偏低,证券业事前审批相对严格。事中监管、市场环境以及监管能力的改革均有利于促进金融业整体的发展,但事前审批及事后监管改革对发展存在不利影响。政府应当将监管的着眼点从银行业拓展到整个金融业,加强改革的协调性与科学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慧中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金融监管中监管信息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有效监管的前提是监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  安雪洁  何奇龙  马九杰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着政府金融监管成本高而导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魔咒”。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合作金融监管模式的成本及效果,论证了政府委托监管模式的可行逻辑。运用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的多案例研究法,对四个合作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委托监管通过多监管主体合作既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又可以监管并服务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减少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破解监管“魔咒”,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由此,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探索利用相关孵化组织以及将基层分散的合作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县—地市—省级或者全国性的行业联合组织,建立由下而上的合作金融体系,并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接,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的政府委托监管体系,从而避免因噎废食式的“一刀切”或者采用低效率合作金融模式的监管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  安雪洁  何奇龙  马九杰  
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面临着政府金融监管成本高而导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魔咒”。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的合作金融监管模式的成本及效果,论证了政府委托监管模式的可行逻辑。运用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的多案例研究法,对四个合作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委托监管通过多监管主体合作既能够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又可以监管并服务于基层合作金融组织,减少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破解监管“魔咒”,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由此,我国也可借鉴国际经验,逐步探索利用相关孵化组织以及将基层分散的合作金融组织联合起来形成县—地市—省级或者全国性的行业联合组织,建立由下而上的合作金融体系,并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接,最终形成金字塔型的政府委托监管体系,从而避免因噎废食式的“一刀切”或者采用低效率合作金融模式的监管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