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0)
- 2023(11195)
- 2022(9164)
- 2021(8240)
- 2020(6681)
- 2019(15243)
- 2018(14715)
- 2017(28684)
- 2016(14902)
- 2015(16718)
- 2014(16667)
- 2013(16594)
- 2012(15998)
- 2011(14674)
- 2010(15237)
- 2009(14495)
- 2008(13519)
- 2007(12094)
- 2006(10944)
- 2005(10345)
- 学科
- 济(75884)
- 经济(75809)
- 业(45421)
- 管理(43544)
- 企(36579)
- 企业(36579)
- 方法(30544)
- 融(28514)
- 金融(28514)
- 中国(28026)
- 数学(26672)
- 数学方法(26528)
- 银(26418)
- 银行(26410)
- 行(25671)
- 地方(22469)
- 财(19727)
- 农(18898)
- 业经(17623)
- 制(17458)
- 农业(13641)
- 贸(13166)
- 贸易(13150)
- 务(12810)
- 财务(12783)
- 财务管理(12749)
- 易(12645)
- 企业财务(12396)
- 地方经济(11630)
- 中国金融(11356)
- 机构
- 学院(217135)
- 大学(216029)
- 济(97916)
- 经济(95934)
- 管理(82591)
- 研究(74413)
- 理学(69753)
- 理学院(69034)
- 管理学(68161)
- 管理学院(67753)
- 中国(65548)
- 财(49201)
- 京(45579)
- 科学(40311)
- 财经(38326)
- 中心(36452)
- 所(36365)
- 经(34835)
- 江(33464)
- 研究所(32253)
- 经济学(32023)
- 农(31507)
- 北京(29368)
- 经济学院(28899)
- 财经大学(28697)
- 范(28061)
- 州(27975)
- 师范(27801)
- 院(26711)
- 业大(26421)
- 基金
- 项目(135975)
- 科学(108382)
- 研究(103840)
- 基金(99098)
- 家(84032)
- 国家(83246)
- 科学基金(72577)
- 社会(68748)
- 社会科(65497)
- 社会科学(65489)
- 省(52996)
- 基金项目(51563)
- 教育(47596)
- 划(43792)
- 自然(43250)
- 自然科(42293)
- 自然科学(42287)
- 编号(41840)
- 自然科学基金(41570)
- 资助(41354)
- 成果(34926)
- 发(34608)
- 部(31098)
- 重点(30676)
- 课题(29669)
- 国家社会(28909)
- 创(28884)
- 发展(28688)
- 展(28224)
- 教育部(27538)
- 期刊
- 济(111667)
- 经济(111667)
- 研究(72017)
- 中国(47100)
- 融(41398)
- 金融(41398)
- 财(37595)
- 管理(31757)
- 农(29722)
- 学报(28248)
- 科学(26686)
- 教育(23567)
- 大学(22719)
- 学学(21244)
- 财经(20231)
- 农业(19514)
- 经济研究(18748)
- 业经(18347)
- 技术(18186)
- 经(17342)
- 问题(14513)
- 贸(11908)
- 理论(11310)
- 商业(11056)
- 技术经济(10700)
- 国际(10683)
- 世界(10355)
- 统计(10171)
- 实践(10015)
- 践(10015)
共检索到349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春 许立成
本文运用80个国家的数据首次系统检验了各种金融监管理论的有效性。我们首先从理论上划分了关于金融监管的四种理论:公共利益理论、政治理论、权衡理论和法律理论。最后实证检验结果基本上支持政治理论、权衡理论和法律理论,但并不支持公共利益理论。在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背景下,积极进行国有金融产权制度改革、加强银行业的竞争水平、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的独立性、改善投资者权利的法律保护以及扩大社会的开放,对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发展 理论框架 实证检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巴曙松
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的发展 ,已经越来越注重激励相容 ,强调金融机构的商业目标与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的一致和协调。本文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监管的演变趋势和主要特征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 ,为金融机构、特别是新兴的金融机构、区域性的金融机构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对策思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成 钱华
本文运用博弈原理,对国际反洗钱非均衡金融监管现象进行了剖析。通过建立模型并加以实证检验,揭示了反洗钱金融监管取决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开放程度、金融创新能力、产业结构、金融监管目标、犯罪率、国内政治意向和国际压力。研究结论是:客观因素是决定反洗钱监管的基础;主观因素变化可以引起反洗钱监管的短期变化;短期内国家之间的反洗钱非均衡现象难以消除;长期来看反洗钱均衡需要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关键词:
反洗钱 金融监管 国际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鹏 李凯英 解玉平
2007年始于美国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被认为是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以制度健全、市场完善、运作规范和信用优良而著称的美国金融市场,恰恰在金融监管方面出了大问题。应该说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业发展几乎是世界各国的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景学成 李德 王素珍 陈颖玫
世界各国为保障金融业稳健经营 ,依据金融法规 ,采取合规监管、风险监管等方式 ,加强金融监管与服务 ,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趋势 ,促使各国改革监管体制和方式 ,以提高监管效率。
关键词:
监管框架 监管效率 监管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自2007以来,英国出台了多项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一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保障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机制。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金融监管权力重新回到英格兰银行手中,在英格兰银行内部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并设立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分别负责宏观审慎管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英国新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观察,但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中央银行监管权限和地位、强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理念,值得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中关注与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峰 路瑶
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农地流转的边际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具体的作用机制有两个:一是缓解土地流转融资约束的信贷支持效应,二是促进农户转移就业的要素配置效应。其中,信贷支持效应主要是促进了土地转入,而要素配置效应则是推动了土地转出;同时,金融发展促进土地转出的要素配置效应显著大于促进土地转入的信贷支持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土地流转促进作用的边际效用呈先增后减的倒U形特征,因此需要警惕土地流转中的金融过度发展问题。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发展在促进土地流转中存在“精英捕获”现象并引致了农户的职业分层,可能加剧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信贷支持 劳动力配置 土地流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宇 刘健 刘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演进过程之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倾向于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看作一种固定永恒的关系。这是对经济学的庸俗化,不能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下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更无法对当前高度发达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系统性的指导意见。科学认识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监管框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寻找理论基础,由此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联盛 何德旭
对于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升级,住房抵押贷款标准放松、金融产品过度证券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货币当局的货币放松和监管放松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渎职等是重要的动因。许多相关研究揭示了美国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指出金融监管这一最后堡垒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金融风险有机可乘。文章主要讨论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监管的匹配,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要求,以及美国新金融危机中的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错配。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反思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文斌
金融审计不仅是规避金融风险的手段,也是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目前主流的观点普遍认为,金融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和独立的审计机构,才能保证或激励金融企业获得效益。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加强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相互沟通,促进金融审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相互协作,将会有效地椌制我国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龙
90年代末期以来金融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证明,金融风险也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同样存在着风险的“资源配置”问题。市场化的风险资源配置可以直接节约社会资金资源的占用。随着信息化和竞争加剧,金融组织的社会经济职能逐渐“进化”为资金资源配置中介和风险资源配置主体双重角色。相应地,金融风险的市场化配置成为金融监管的有益补充,金融创新也就成为提供金融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当重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规范并鼓励金融创新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发展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田野 向孟毅
美国式"规则监管"基于法条主义,标准化与僵化同在,英国式"原则监管"以风险和结果为中心,灵活性与复杂性并存,两种监管模式内涵交叠且优势互补。当前中国实行政府行政主导的金融监管体制,"原则监管"与"规则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符合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的实际需求;应从防止原则监管的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监管的"去中心化"、实行区分原则、合理界定原则与规则的适用范围、严禁原则越过成文法直接作为惩罚依据等五个方面化解"规则监管"与"原则监管"间的冲突,促进二者在中国监管框架中的宏观制度平衡;并通过加紧制定金控公司立法、修改《证券法》等金融行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规则体系,为监管框架改革提供微观制度保障。
关键词:
原则监管 规则监管 金融监管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巴曙松
当前全球金融监管的演变趋势和主要特征体现在:金融监管更为强调激励相容;金融监管更为强调鼓励金融创新;注重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权衡、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监管的问责考核;从分业监管、机构监管转向混业监管、功能监管;金融监管框架日益趋于全球化。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为商业银行、特别是新兴商业银行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激励相容 金融创新 问责制度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扬
发端于美国,然后迅速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和全球的金融体系,而且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现在看来,本次危机的影响程度之深,破坏范围之广,堪比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与70年代的滞涨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