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28)
- 2023(3831)
- 2022(3044)
- 2021(2782)
- 2020(2313)
- 2019(5151)
- 2018(4756)
- 2017(9312)
- 2016(4505)
- 2015(4961)
- 2014(4667)
- 2013(4528)
- 2012(4186)
- 2011(3555)
- 2010(3917)
- 2009(4033)
- 2008(2927)
- 2007(2674)
- 2006(2469)
- 2005(2370)
- 学科
- 融(25429)
- 金融(25429)
- 银(22613)
- 银行(22613)
- 行(22056)
- 业(15747)
- 济(15104)
- 经济(15085)
- 管理(14150)
- 企(14118)
- 企业(14118)
- 中国(13300)
- 中国金融(10907)
- 制(9512)
- 财(8688)
- 务(6807)
- 财务(6794)
- 财务管理(6774)
- 企业财务(6583)
- 地方(5722)
- 体(5647)
- 方法(5407)
- 体制(5284)
- 业经(5237)
- 数学(4817)
- 数学方法(4791)
- 制度(4500)
- 度(4500)
- 事业(4324)
- 业务(4224)
- 机构
- 学院(54974)
- 大学(53769)
- 济(25590)
- 经济(24964)
- 中国(23374)
- 管理(20386)
- 研究(16769)
- 理学(16687)
- 理学院(16564)
- 管理学(16392)
- 管理学院(16297)
- 银(15766)
- 财(15762)
- 银行(15112)
- 融(14152)
- 行(14086)
- 金融(13888)
- 财经(12099)
- 人民(11618)
- 中心(11261)
- 经(11027)
- 国人(10575)
- 中国人(10513)
- 中国人民(10438)
- 京(10406)
- 财经大学(9354)
- 经济学(9161)
- 人民银行(8746)
- 经济学院(8384)
- 江(8270)
- 基金
- 项目(34260)
- 科学(27194)
- 研究(27004)
- 基金(25400)
- 家(21027)
- 国家(20822)
- 科学基金(18540)
- 社会(18182)
- 社会科(17470)
- 社会科学(17468)
- 省(13406)
- 基金项目(13259)
- 教育(11551)
- 编号(10781)
- 划(10653)
- 自然(10630)
- 自然科(10437)
- 自然科学(10437)
- 资助(10412)
- 自然科学基金(10278)
- 融(10212)
- 成果(8964)
- 性(8021)
- 创(7975)
- 国家社会(7822)
- 重点(7799)
- 发(7762)
- 制(7654)
- 部(7631)
- 创新(7468)
共检索到95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荣伟
在市场经济中,金融投资是典型的商事法律活动,相对于其他市场交易行为,专业且复杂,创新也较为活跃,故而各国对金融活动一方面通过高效和公正的司法制度来保障,另一方面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管。金融监管和司法审查虽然功能定位不同,目标均是保护金融活动健康发展。因此,一般而言,二者在自己的边界内各司其职,并不易产生冲突,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政策环境下,司法审查也体现了一定的政策性的特点,为了配合政策目标的实现,司法审查往往会强化自己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司法审查潜在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盼
司法与金融监管的权力边界需要合理划定。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行政主管机关已全面放开金融贷款利率管制,但司法通过两种形式介入利率调整:抽象化的规则创制与具体化的个案干预。在抽象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文件从结果上统一了金融贷款利率上限,对利率规范权力配置格局构成冲击,有违"尊重专长"原则,应予检讨。在具象层面,地方法院通过个案裁判调整金融贷款利率,相比抽象介入更具合理性,但也存在裁判路径混乱、说理不充分的问题。司法介入金融监管的权力边界应限于规范框架下的个案调整,在理念上以不介入为原则、以介入为例外,在方法上将司法介入限于个案调整,优先适用具体规则,将抽象化原则具体化之后适用,并将公共政策转介为司法技术问题再行适用,以实现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统一。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司法介入 金融贷款 利率市场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贾甫 冯科 韦静强
比较各个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发现,不同的监管会引致不同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又会引起金融监管边界问题。理论上,金融监管的可能性边界满足如下条件:市场主导型监管模式的金融创新活跃度等于政府主导型监管模式的金融创新活跃度。因此,最优金融监管模式的建立既是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完善的过程,也是抑制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过程。就我国的金融改革而言,放松金融监管,扩大创新领域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直接促进我国的金融创新,完善金融市场;二是改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从而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领导者和创新大国。
关键词:
市场失灵 金融监管 监管模式 金融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南旭光 孟卫东
利用经济学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工具,确立了金融监管有效的强度边界和稳定的均衡条件。利用效用函数和预算函数,证明了金融监管的需求强度边界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通过收益函数和成本函数,证明了金融监管的供给强度边界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通过动态蛛网模型分析,得出金融监管强度动态边界稳定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监管边界 均衡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制度安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贵春
2007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证券自律监管组织遭遇的诉讼案件明显增多。证券自律监管纠纷主要集中在自律组织未能或不当履行监管职责、纪律处分措施及程序不当、创新业务和收费规则引起的争议、会员的信用管理以及对特定主体的信息公开(披露)等五个方面。总体而言,美国法院在决定是否介入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时,仍然以自律组织享有绝对豁免权以及当事人是否穷尽救济作为考量前提,而在具体的案件审判中则倾向于审慎界定绝对豁免权的适用范围,要求绝对豁免权以及穷尽救济原则的适用应与自律监管密切相关。这些争议及判例为思考我国证券
关键词:
自律监管 司法审查 纪律处分 穷尽救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慧中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金融监管中监管信息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有效监管的前提是监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监管信息 监管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金俐
中央银行应在多大程度上行使金融监管职能,长期以来一直是个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在各国金融监管实践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情况。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出台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都主张扩大中央银行的监管权限。本文拟对中央银行扩权的主要依据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提一些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 监管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谊 刘军 王刚
本次金融危机后,扩展金融监管边界已成为各国改进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稀缺性和制度均衡有关理论,分析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对立统一与金融监管边界的关系,系统阐述了金融监管边界问题的产生、层次及有效性分析方法。重点比较了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问题的反思和实践。同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和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剖析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边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际社会的教训与反思提出了分层次改进我国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边界 有效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刘相友 刘毅
金融监管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变化决定金融监管的供求关系,均衡的金融监管能够实现金融稳定和金融发展双重效果,但金融监管均衡属偶态而非均衡是常态。从我国金融监管发展的解读中可以发现,当前金融监管体制存在"制度性供给过剩"与"功能性供给不足"的双重失衡。短期内,应加强金融监管的国内协调缓解金融监管制度性供求非均衡矛盾;长期看,要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增加功能性金融监管的供给,满足金融发展对金融监管的制度需求,逐步实现制度供求的相对均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静态均衡 动态均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正>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主要发达经济体一贯重视金融审计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绩效评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又通过修法赋权、聚焦高风险领域、开展全流程监督等措施,强化了审计功能。近年来,我国审计对金融监管的监督方式日益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宜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强化审计对金融监管机构履职的全面监督,充实监管审计资源,完善监管审计架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明朗
加强金融监管 适应职能转换林明朗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不再拥有资金调控权,主要职责就是实行金融监督和管理。"这是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职能的重大转换,意味着人民银行分支行的工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陆秋生
金融监管低效的原因及对策陆秋生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原来单一的、僵化的金融体制已被打破,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金融市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金融业务的交叉与竞争与日俱增。与此同时,金融体系风险也正逐渐暴露,并显得特别突出。因此,加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明刚 夏德兴
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广泛关注,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事实上,各国不是没有金融监管制度,而是金融监管制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此,有效的金融监管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多层次监管是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1.内部监管(内部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