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7)
- 2023(4759)
- 2022(3462)
- 2021(3127)
- 2020(2533)
- 2019(5612)
- 2018(5154)
- 2017(10532)
- 2016(5169)
- 2015(5790)
- 2014(5478)
- 2013(5433)
- 2012(5021)
- 2011(4361)
- 2010(4628)
- 2009(4641)
- 2008(3515)
- 2007(3187)
- 2006(2939)
- 2005(2751)
- 学科
- 融(25553)
- 金融(25553)
- 银(22976)
- 银行(22975)
- 行(22393)
- 济(18502)
- 经济(18487)
- 业(16349)
- 管理(14787)
- 中国(14449)
- 企(14099)
- 企业(14099)
- 中国金融(10942)
- 制(10033)
- 财(8590)
- 地方(6770)
- 业经(6593)
- 务(6511)
- 财务(6499)
- 财务管理(6483)
- 企业财务(6257)
- 体(5952)
- 方法(5758)
- 体制(5492)
- 数学(5182)
- 数学方法(5152)
- 农(5089)
- 制度(4764)
- 度(4764)
- 产业(4660)
- 机构
- 学院(65049)
- 大学(63201)
- 济(30090)
- 经济(29399)
- 中国(26419)
- 管理(23288)
- 研究(21550)
- 理学(18989)
- 理学院(18828)
- 管理学(18609)
- 管理学院(18492)
- 财(16857)
- 银(16520)
- 银行(15839)
- 行(14768)
- 融(14619)
- 金融(14345)
- 中心(13261)
- 财经(12914)
- 京(12704)
- 人民(12121)
- 经(11716)
- 国人(11006)
- 中国人(10951)
- 中国人民(10876)
- 经济学(10685)
- 科学(10351)
- 所(10154)
- 财经大学(9900)
- 江(9899)
- 基金
- 项目(41147)
- 科学(32316)
- 研究(31968)
- 基金(29771)
- 家(25178)
- 国家(24940)
- 科学基金(21687)
- 社会(21236)
- 社会科(20359)
- 社会科学(20353)
- 省(16462)
- 基金项目(15329)
- 教育(13768)
- 划(13283)
- 编号(12808)
- 自然(12344)
- 自然科(12088)
- 自然科学(12087)
- 资助(12015)
- 自然科学基金(11889)
- 成果(10605)
- 融(10524)
- 发(9909)
- 重点(9580)
- 创(9475)
- 国家社会(9208)
- 性(9120)
- 课题(9063)
- 部(8958)
- 创新(8875)
共检索到111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欣怡
蚂蚁花呗作为相对安全可信的新兴互联网信贷平台,近年来一直走在金融创新的前列,成为互联网金融中一支独大的消费金融产品。但在给人民、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垄断问题也愈发凸显,存在僭越法律法规底线以谋求更大利益的问题,加大了我国金融市场风险。采用SWOT矩阵方法,将影响蚂蚁花呗发展的各种因素加以匹配,以探究新背景下蚂蚁金融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蚂蚁金融 SWOT分析 花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新鹏
蚂蚁借呗业务发展总体上经历了简单的小贷、复杂的资产证券化(ABS)到传统的银行信贷等阶段过程。2015年之前,蚂蚁商诚小贷资产负债结构具有小贷公司的特征,之后具有证券融资中介的特征,营业收支结构从生产性贷款类利息收支转向资产性转让类、服务性通道类非利息收支,按出表计算蚂蚁借呗业务是低杠杆经营,按不出表计算业务处于高杠杆状态。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要坚持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不能成为流量业务,严格控制高杠杆经营。互联网金融监管具有复杂性,要突出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加强业务合规和信息披露。互联网普惠金融要处理好平等性与商业性的关系,避免让低收入人群因网贷落入债务陷阱。
关键词:
蚂蚁借呗 现金贷 资产证券化 风险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顾学华
文章以蚂蚁集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为例,从企业性质、业务结构、经营风险以及国家层面金融管控政策等方面探讨其上市被叫停的根源。国家大力推行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企业应树立正确上市观,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为己任,提高治理水平诚信披露信息。文章建议为全面夯实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政策和预警机制是当务之急,挖掘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潜力和优势是当务之需。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蚂蚁集团 注册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温彬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加以应对,货币信用扩张随之加快,再加上金融监管环境总体宽松,导致银行和影子银行领域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出现了金融脱实向虚、资金空转等问题,金融风险呈现上升态势。党中央审时度势,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
关键词:
商业银行经营 银行业 同业存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丽明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银监会紧密围绕防风险、促转型、强服务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的工作主线,积极推动农商银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风险管控,强化服务实体经济,整体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截至2014年末,全国共组建农商银行725家,占银行业法人数量的19%。资产负债总额分别达到11.5万亿元和10.6万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永圣 孙苗苗 王晶
在居民消费能力增长与消费结构调整的双重推动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迅速成为年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利用调查问卷的一手数据,借助多项Logistic回归法,讨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债权信用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其分类效率的对策,为完善其风险控制体系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受用户基础信息、行为和心理三个维度因素的影响。用户总体状况处于低水平时会对理财更加保守,降低违约率;风险偏好型投资用户及不确定的金融环境会增加违约率;较弱的主观借款意愿和强烈的还款意愿会降低违约风险。在考虑效率的情况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是企业信用分类时最好的选择。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范亚舟
宏观审慎监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实施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制度和监管机构体系保证。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要素和监管框架出发,研究了宏观审慎监管下欧美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改革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导向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改革的"渐进性"和"适应性",并就如何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和推进监管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 系统性金融风险 监管机构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明儒 王淑珍
全球金融市场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监管日益成为重要课题。怎样把金融资源放到最有效的地方去,同时使风险得到最好的控制,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借鉴美国的监管方式,研究我国金融现状,提出完善金融监管的措施,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风险 金融市场 监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松 伍旭川 祝佳
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通过科技赋能方式形成的新产物,对微观企业技术创新乃至宏观经济发展质量而言都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基于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确存在"结构性"驱动效果。特别地,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在较长一个时间序列上都稳健成立。进一步来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校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属性错配"、"领域错配"和"阶段错配"问题,并且在金融发展禀赋较差的地区,数字金融展现出更强的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效果,从而具备了较好的普惠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能够驱动企业去杠杆、稳定财务状况,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增加。此外,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动能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在合理的金融监管约束下,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对微观主体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实现创新驱动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提供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创新驱动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安世友 贾策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领域的三大工作任务。围绕三大任务,我国将全面推进金融监管的体制机制改革,并通过对监管体系的机构整合和制度建设,形成强监管、严监管的市场态势,有效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转型升级。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发展的目标就是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金融与实体经济要各司其职,实体经济要专注发展生产力以提升供给端产出质量,推进资本积累和资本集聚,金融则要专注资源优化配置以做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推进资本集中,二者要明确定位以避免功能交叉或误用,才能相互促进,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制度安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以昌
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为何迟迟解决不了监管不到位问题,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监管人员素质一直上不去却是个重要原因。而监管人员素质不高又与多年来对监管人员业绩考核走入误区密切相关。笔者不揣冒昧,试图对此作一剖析,并提些拙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文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