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2)
- 2023(8129)
- 2022(6601)
- 2021(6401)
- 2020(5596)
- 2019(12944)
- 2018(13079)
- 2017(26756)
- 2016(14009)
- 2015(16033)
- 2014(15980)
- 2013(15851)
- 2012(14618)
- 2011(13149)
- 2010(13967)
- 2009(13496)
- 2008(12457)
- 2007(11241)
- 2006(10208)
- 2005(9437)
- 学科
- 济(56336)
- 经济(56271)
- 业(38879)
- 管理(38504)
- 企(31832)
- 企业(31832)
- 融(28270)
- 金融(28269)
- 方法(28048)
- 银(26705)
- 银行(26694)
- 行(25905)
- 数学(25742)
- 数学方法(25202)
- 中国(24190)
- 财(16997)
- 制(16979)
- 农(14786)
- 业经(12458)
- 贸(11963)
- 贸易(11948)
- 易(11747)
- 中国金融(11361)
- 地方(10778)
- 务(10696)
- 财务(10654)
- 财务管理(10623)
- 体(10288)
- 企业财务(10114)
- 理论(10072)
- 机构
- 大学(197518)
- 学院(197448)
- 济(84668)
- 经济(82750)
- 管理(76017)
- 理学(64508)
- 理学院(63877)
- 管理学(62657)
- 管理学院(62296)
- 研究(62212)
- 中国(58299)
- 财(44208)
- 京(41568)
- 财经(34557)
- 科学(33956)
- 中心(31345)
- 经(31203)
- 所(30749)
- 江(28667)
- 研究所(27321)
- 北京(27209)
- 经济学(27101)
- 农(26094)
- 财经大学(25893)
- 经济学院(24562)
- 州(24380)
- 业大(24354)
- 融(24091)
- 范(24089)
- 师范(23867)
- 基金
- 项目(120700)
- 科学(94524)
- 研究(91663)
- 基金(86782)
- 家(73758)
- 国家(73155)
- 科学基金(62665)
- 社会(57608)
- 社会科(54838)
- 社会科学(54825)
- 省(46426)
- 基金项目(44785)
- 教育(43199)
- 划(39186)
- 自然(38745)
- 编号(38673)
- 资助(37991)
- 自然科(37892)
- 自然科学(37887)
- 自然科学基金(37198)
- 成果(32688)
- 部(27742)
- 重点(27016)
- 课题(26524)
- 发(26094)
- 创(25435)
- 项目编号(24352)
- 教育部(24282)
- 创新(23795)
- 性(23734)
共检索到306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文彬
1998年,我国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力度,其中尤以金融体系的改革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强调,被称为1998年金融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我国的金融监管究竟要确立在何种目标模式上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对当今世界占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凡 张本照
文章以英国为例,简述了1997年开始英国对其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原因、措施、意义以及其后在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完善和发展自有金融监管模式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监管模式 改革 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文辉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正向深水区迈进,在《存款保险条例》已经实施、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金融监管也需要探究新的监管模式。十八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提出改革并完善现有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原则。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双峰型"金融监管模式由于其在应对危机时的优异表现得到广泛认同。本文在分析双峰监管模式框架和发达国家双峰监管实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借鉴意义,提出应引入行为监管模式,继续完善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传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07年3月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动荡,诱发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环境趋于恶劣,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银行业能否抵抗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更深层次的慎思和积极应对。因此,我国需要从中吸取教训,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弥补监管"缝隙",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
美国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监管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绵茂 欧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前行,尤其是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金融监管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2007年由美国引起的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导致美国通过立法对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机制的变革,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变革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及其监管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
金融监管模式 目标导向 金融风险 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钟秀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对银行和金融集团的监管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混业经济制度建构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并表管理上,即"伞+双峰"监管模式。这一监管模式具有消解各监管机构缺乏沟通与协调、监管范围的交叉和重叠等导致的监管真空和疏漏。从美国监管模式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也必须加强监管制度建设,提高混业监管能力;加强功能监管,形成金融监管的强大合力;重视行为监管,推动金融监管的实践和政策创新;实现金融发展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混业经营 并表管理 监管机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王元
一、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与创新健全的金融体系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迄今为止的金融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金中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内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罗红威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在给金融体系注入活力的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课题在归纳总结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特点基础上,对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进行了比较对照,提出了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 国际比较 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邓舒仁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而监管相对不足,这就要求加快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本文从金融监管的基本类型出发,比较研究国际上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当前分业监管框架,加强监管协同;注重行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建立自律管理体系,引导行业有序竞合等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金宇
按照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我国建立完善了“一委一行两会+地方金融监管”的金融监管总体布局,为打赢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机制保障。放眼国际,像我国这样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统筹金融稳定、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深入地方、地方政府又内设一套金融监管机构的模式并不多见。但是,从金融监管权责分配的角度看,对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按照行政区划进行一定的职能分配在国际上也并不罕见。
关键词:
地方金融 监管架构 比较与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屈文洲 许文彬
本文系统介绍、归纳了反洗钱监管的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深入分析了其各自的形成条件和建构基础,并比较了两种模式在组织架构、交易报告制度以及具体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得出反洗钱监管绩效取决于制度设计与本国国情在多大程度上相契合这一指导性结论;立足于该结论,文章进而提出了两种主要的反洗钱监管模式对我国反洗钱监管制度设计的若干具体启示。
关键词:
反洗钱监管 模式 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时辰宙
英国金融监管当局FSA曾一度以"原则导向"和"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而引以为豪。作为全球金融监管的楷模与典范,英国式金融监管反映了全球金融监管领域的最新趋势,并受到其他国家的追踪与推崇。然而,风靡一时的"风险为本"与"原则导向"并没有让英国规避掉本次金融危机,危机下的英国银行业饱受重创。FSA"风险为本"与"原则导向"的监管理念受到广泛的质疑。结合本次危机对英国式金融监管进行反思,分析"原则导向"和"风险为本"监管理念的悖论所在,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原则导向"和"风险为本"监管理念,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风险为本 原则导向 监管理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新耀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强,金融业发展也日趋全球化、规模化、电子化、智能化,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顺应国际新趋势是我国金融监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燕
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同美国疏于金融监管有直接的关系。"次贷危机"的发生由房贷银行放贷、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包装加工、信用评级公司评级、对冲基金"炒作"四步构成,在这四个环节中都暴露出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监管真空、监管部门疏忽、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要积极汲取美国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改善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期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