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0)
2023(10488)
2022(8679)
2021(7811)
2020(6294)
2019(13910)
2018(13360)
2017(25034)
2016(12870)
2015(14148)
2014(13556)
2013(13373)
2012(12699)
2011(11605)
2010(12199)
2009(11620)
2008(10721)
2007(9977)
2006(9078)
2005(8415)
作者
(35887)
(29689)
(29468)
(27714)
(18996)
(14106)
(13215)
(11474)
(11290)
(10633)
(10171)
(9956)
(9553)
(9536)
(9278)
(9135)
(8629)
(8601)
(8503)
(8184)
(7533)
(7207)
(7064)
(6887)
(6808)
(6728)
(6591)
(6573)
(5938)
(5927)
学科
(56367)
经济(56321)
(44489)
管理(40516)
(36818)
企业(36818)
中国(26430)
(26080)
金融(26080)
(24026)
银行(24013)
(23458)
地方(21213)
技术(17935)
(16779)
业经(16368)
方法(14569)
(13945)
(13857)
技术管理(12910)
农业(12184)
数学(11655)
数学方法(11560)
中国金融(11149)
地方经济(10832)
(10697)
(9745)
贸易(9727)
理论(9559)
(9357)
机构
学院(178896)
大学(173784)
(78316)
经济(76633)
管理(67877)
研究(64113)
理学(56619)
理学院(56002)
中国(55961)
管理学(55310)
管理学院(54957)
(37246)
(37108)
科学(35614)
(31488)
中心(31001)
(29262)
财经(28077)
研究所(27948)
(26463)
(25330)
(24618)
北京(24360)
(24100)
经济学(23929)
师范(23879)
(23190)
业大(21910)
(21602)
经济学院(21350)
基金
项目(112101)
科学(89885)
研究(88200)
基金(78669)
(66780)
国家(66090)
科学基金(57903)
社会(57291)
社会科(54504)
社会科学(54493)
(47507)
基金项目(41302)
教育(39344)
(37952)
编号(35705)
自然(33754)
自然科(33039)
自然科学(33035)
自然科学基金(32478)
(31289)
(30408)
资助(30404)
成果(29161)
创新(27363)
课题(26431)
发展(26070)
(25607)
重点(25514)
(23490)
国家社会(23436)
期刊
(96272)
经济(96272)
研究(61122)
中国(46661)
(35378)
金融(35378)
管理(29868)
(27701)
(26415)
教育(24772)
科学(22535)
学报(21084)
业经(17446)
农业(17381)
技术(17364)
大学(17043)
学学(15828)
经济研究(15418)
财经(13921)
(12086)
问题(11517)
科技(11037)
技术经济(10091)
(9701)
论坛(9701)
(9490)
商业(9317)
现代(8823)
(8804)
国际(8639)
共检索到300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大鹏  
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为何要强调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指出提高宏观金融效率是金融体系协调的本质;金融机构协调是金融体系协调的核心;金融监管及国际金融体系协调是一国金融体系协调的关系因素。在论述了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发展的评判标准,指出了"金融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金融组织结构是在竞争基础上产生的有效率的结构的方向,给出了关于我国金融寡头集团的再造和培育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家明  张志华  黄江晴  
北京亚洲会计师事务所的前身是湖北发展竞江会计师事务所。在创办和发展事务所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挂靠到收编、从收编到脱钩,从联合到分离、从分离到合并,从宜昌到武汉、从武汉到北京,事务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在中注协最近公布的综合评价排名中我们所跻身前30名。作为一家没有证券审计资格的事务所,能够跻身国内同行前列,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从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愿在此与同行们分享。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静波  
浙江省委十二届二次会议作出了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决定。作为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机构,认真学习贯彻好、落实好这一决定,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对"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理解浙江近30年创造的经济奇迹,正是基于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连和  
当和谐社会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和社会目标的时候,从理论上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金融的和谐不仅表现为"自和谐",而且表现为"共和谐"。区域金融和谐发展是一个"自和谐"与"共和谐"相融相洽的金融复杂系统的动态适应性平衡过程,其基本维次是多方位、立体的。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内在机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本质、内容和形式三个层面之间有秩序有规律地完美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有力的区域金融和谐发展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阴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是长江下游新兴的滨江港口城市。市域面积98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7万。辖16个镇。城市建成区面积49.2平方公里。江阴已有7000年历史、5000年文明史和25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江阴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200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8亿元、财政收入9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1亿元、工业总产值1897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823亿元,实现工业利税160亿元;全市有各类上市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长宇  
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应从广义的金融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和最狭义的金融创新三个方面去阐释它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我国的金融创新与西方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发展我国的金融创新是我国金融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我国21世纪金融改革的关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和秀星  
文章立足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的现状和宏观调控背景,从国家审计的视角,深入分析当前金融审计职能重新定位的重要意义,并深刻阐述了创新和完善现行金融审计职能的具体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房红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即金融深化理论、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和新制度金融发展理论相比,在范式转换、理论创新和方法变革三个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拓展与创新。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资源计量指标的设计、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构建和金融资源效率的最大化等方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志强  
一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业出现了全面而深刻的创新,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金融革命。金融创新不仅表现为金融工具花样翻新,种类增多,而且表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生了许多变化。金融创新是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促成的,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付乐  赖华林  徐迎新  陈忠彬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力量源泉。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了物质基础。因此,金融创新是金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但是,金融创新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又使金融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燕  
普天首信集团(以下简称“首信)是中国最大的研发、生产、销售通信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首信源于1941年中国清朝北京电话总局下设的铜匠处的雏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一个生产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福扬  刘红玉  
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有序及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是社会内在的和谐发展动力。在分析我国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曲然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还远没有摆脱外延扩大型的粗放经营模式,还远没有构筑起有效的安全稳定机制,还远没有走上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远不能适应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要求,还远不能真正发挥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促进金融和谐发展,创造金融和谐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锋  郑洋  朱高洪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原理阐释了社会和谐的内涵,指出社会和谐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和合作为表征,其构建与实现应遵从人类社会的演化规律,依赖于在把握人类社会需求演绎、协同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推动生产力的高效有序发展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支持。进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双剩余理论",以揭示其间的供需机理和协同准则;推导出了社会收益分配的相对公平系数,以衡量人与人公平要求下的社会和谐。针对国情和战略目标要求,提出了以加强小城镇建设为轴心的城市、小城镇与农村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合理聚散的"三元结构"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