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76)
- 2023(18877)
- 2022(15756)
- 2021(14700)
- 2020(12311)
- 2019(28214)
- 2018(27872)
- 2017(53812)
- 2016(28962)
- 2015(32684)
- 2014(32437)
- 2013(31501)
- 2012(28389)
- 2011(25292)
- 2010(25542)
- 2009(23369)
- 2008(21787)
- 2007(19004)
- 2006(16653)
- 2005(14508)
- 学科
- 济(113089)
- 经济(112965)
- 管理(83533)
- 业(79994)
- 企(66937)
- 企业(66937)
- 方法(53014)
- 数学(46392)
- 数学方法(45599)
- 中国(35585)
- 农(32207)
- 财(29792)
- 融(28468)
- 金融(28465)
- 银(27263)
- 银行(27221)
- 业经(27072)
- 行(26139)
- 地方(24979)
- 学(23972)
- 制(23235)
- 农业(21646)
- 理论(20920)
- 务(19512)
- 财务(19420)
- 财务管理(19379)
- 环境(19367)
- 贸(18977)
- 贸易(18958)
- 易(18436)
- 机构
- 学院(398508)
- 大学(397729)
- 管理(158031)
- 济(155375)
- 经济(151856)
- 理学(137635)
- 理学院(136120)
- 管理学(133124)
- 管理学院(132419)
- 研究(129524)
- 中国(101370)
- 京(84320)
- 科学(81719)
- 财(71347)
- 农(64885)
- 所(63662)
- 中心(61164)
- 业大(60814)
- 研究所(58376)
- 江(57685)
- 财经(57525)
- 北京(52791)
- 经(52408)
- 范(52271)
- 师范(51733)
- 农业(50430)
- 院(47524)
- 州(47393)
- 经济学(47025)
- 财经大学(43075)
- 基金
- 项目(279651)
- 科学(220409)
- 研究(203014)
- 基金(202748)
- 家(177005)
- 国家(175522)
- 科学基金(151903)
- 社会(127461)
- 社会科(120757)
- 社会科学(120724)
- 省(110424)
- 基金项目(107174)
- 自然(99965)
- 自然科(97705)
- 自然科学(97683)
- 自然科学基金(95875)
- 教育(94448)
- 划(92434)
- 资助(84033)
- 编号(82983)
- 成果(65724)
- 重点(62892)
- 部(60753)
- 发(59614)
- 创(58497)
- 课题(57122)
- 创新(54494)
- 科研(53519)
- 国家社会(52349)
- 教育部(52255)
- 期刊
- 济(164865)
- 经济(164865)
- 研究(112806)
- 中国(76634)
- 学报(63579)
- 农(59311)
- 科学(58217)
- 管理(57682)
- 财(54311)
- 大学(49099)
- 学学(46320)
- 教育(45799)
- 融(44040)
- 金融(44040)
- 农业(40343)
- 技术(36734)
- 业经(28381)
- 财经(27311)
- 经济研究(26457)
- 经(23350)
- 问题(21468)
- 业(20751)
- 图书(19747)
- 科技(19331)
- 技术经济(18920)
- 版(18853)
- 统计(18560)
- 理论(18513)
- 资源(17690)
- 现代(17563)
共检索到575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媛媛 李瑞晶 金浩
新型城镇化的金融生态支持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金融生态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更离不开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提升。基于2005—2014年我国30省、市、自治区的均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门限模型,对金融生态系统耦合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系统耦合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只有金融生态系统耦合度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会发挥对新型城镇化的提升作用,并且随着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增加,这种正向提升作用有所增强。最后,针对金融生态耦合程度处在不同区制的省市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综合提升金融生态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持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娟
本文以1999-2013年度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以地区金融发展为门限变量,建立城镇化与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此讨论城镇化和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非线性相关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地区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城镇化,但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限效应。当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分别为越过第二门限值、低于第一门限值以及位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之间的时候,地区金融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强度依次增强。
关键词:
城镇化 金融 非线性 面板数据 门限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瑞娟
本文以1999-2013年度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以地区金融发展为门限变量,建立城镇化与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此讨论城镇化和地区金融发展之间的非线性相关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地区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城镇化,但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双门限效应。当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分别为越过第二门限值、低于第一门限值以及位于第一门限值和第二门限值之间的时候,地区金融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强度依次增强。
关键词:
城镇化 金融 非线性 面板数据 门限模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子龙
本文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利用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讨论信息化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动态机制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对城镇化进程整体呈促进作用,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及人力资本投资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呈现倒U型结构的影响,超过特定的阈值后,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逐步减弱。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省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红利",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促进产业聚集与人口聚集。
关键词:
城镇化 信息化 门限回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毅祥 刘贽源 宋博伟 高尚 任思雨
为了正确认识可再生能源消费与新型城市化之间的关联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选取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香港、澳门、台湾)的面板数据,运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算,并构建动态面板门限模型以分析可再生能源消费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1)整体上,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从东部地区向东北、中、西部地区递减的发展态势,区域发展梯级格局明显。(2)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显著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3)可再生能源消费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非线性影响。具体而言,以绿色投资、环境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为门限变量,跨越门限值后可再生能源消费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效应逐渐增强。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新型城镇化 门限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晓林 张华明
本文利用城镇化率作为门限变量构建包含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在内的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并根据实证获得的门限值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以剖析不同城镇化阶段FDI碳排放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当城镇化率低于41.8%时,FDI主要通过规模效应促进碳排放水平提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作用不显著。第二,当城镇化率高于41.8%但低于72.3%时,FDI主要通过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抑制碳排放水平提升,技术效应也逐渐发挥作用。第三,当城镇化率高于72.3%时,FDI则主要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降低碳排放水平,其中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减排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及吸引FDI的差异化政策。
关键词:
门限模型 FDI 碳排放 城镇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立 黄涛珍
研究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对无锡市2006—2017年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过去12年中,无锡市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先略有下降再逐年稳步上升,但生态文明综合水平稍滞后于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两者耦合协调度等级也从勉强协调上升到良好协调,其中2006—2008年为勉强协调阶段,2009—2011年处于初级协调时期,2012—2016年步入中级协调阶段,2016年接近良好协调等级,2017年已达到良好协调等级。随着耦合协调度提高,反映出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两大子系统处于良性磨合期,但总体说来,其耦合协调效应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将生态文明的原则及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构建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的体制机制,进一步采取措施协调好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斌 倪艳秋 吴书胜
基于1999-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包括新型城镇化、对外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内的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对外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门限转换效应,对外贸易程度的加深不利于在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反之,跨越新型城镇化的门限值后可以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博 贾占标 倪志良
文章通过门限面板模型得出经济发展水平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倒U形状函数,该函数顶点所对应的泰尔指数(门限值)为0.026 895。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得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虽然在扩大,但有收敛的趋势,收敛上限的估计值是0.136 562 5。最后提出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未兵 唐谭岭
本文通过对中部六省市2005年-2014年新型城镇化指标和金融指标的测度,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和金融支持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之间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耦合情况处于中强度中协调度及以上,而其它地级市基本处于中强度低协调层次;金融支持中各变量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的相关性及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中主要指标和金融支持指数间的相关性均显著相关,其中城市建设资金占贷款比例和建设用地占比的积极影响相对最为明显。在未来的发展上,中部省市应通过适当控制总体货币供应量,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大教育投入和保持适当城乡建设资金投入比例;提高金融效率和开拓多层次融资渠道支持和促进区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金融的可持续的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赤 毛宁
文章通过建立金融生态指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分别运用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对金融生态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水平和发展匹配程度进行测算,并且采用Moran指数散点图探讨金融生态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金融生态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高度的耦合性,且协调度自2008—2017年逐步提升;金融生态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并形成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两极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东至西阶梯式降低的较稳定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春燕
旅游产业已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动力之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反作用。文章构建了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湖北省京山市实际情况,对旅游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新型城镇化 耦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崔学刚 方创琳 李君 刘海猛 张蔷
按照地理学科发展趋势,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研究将由定量描述转入动态模拟。目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呈现多元化。论文系统梳理了其中4类常见的动态模拟模型,包括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以及基于多模型集成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复合模型。主要结论如下:系统动力学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复杂系统、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单要素耦合的动态模拟之中,但存在空间解释不足以及忽视系统自适应性等问题;人工智能算法(ANN和BN)在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系统或不确定性系统模拟中具有显著优势,并被应用于城市扩张、环境变化、资源需求以及生态脆弱性的识别之中,但应用面相对狭窄且限制条件偏多;土地利用变化模型(CLUE/CLUE-S、CA和MAS)局限于从土地城镇化视角模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基于多模型集成的复合模型实现了各模型之间的优势互补,已成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的发展趋势。今后,应从技术和理论2个层面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并加强对微观过程的模拟。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浩 李瑞晶
金融扶贫是我国农村减贫的重要环节,但金融减贫的实际效果如何却始终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以金融生态环境为门限变量的双重门限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非线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商业金融缓解农村居民收入贫困和综合贫困的作用都逐渐增强;但由于不同渠道的支农金融存在相互替代效应,财政金融的减贫效果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缓解收入贫困相比,缓解农民综合贫困的金融生态环境门槛更高;农户自有投资、地区经济增长等控制变量的减贫效果也各有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生态环境与农村金融减贫的非线性效应——基于门限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
经济增长、城镇化与财险需求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的检验
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线性还是非线性——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跨国经验研究
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PSTR模型
新型城镇化、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支持——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土地财政、金融发展对城镇化支持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民营资本如何助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微观考察
城镇化、经济周期与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分析
基于耦合视角的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
税收竞争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线性作用研究——基于动态面板与门限面板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