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6)
- 2023(13355)
- 2022(11580)
- 2021(10852)
- 2020(9030)
- 2019(20679)
- 2018(20329)
- 2017(39061)
- 2016(21104)
- 2015(23686)
- 2014(23529)
- 2013(23268)
- 2012(20955)
- 2011(18689)
- 2010(18944)
- 2009(17659)
- 2008(16163)
- 2007(13981)
- 2006(12256)
- 2005(10693)
- 学科
- 济(83157)
- 经济(83079)
- 管理(62284)
- 业(58212)
- 企(49563)
- 企业(49563)
- 方法(37697)
- 数学(32597)
- 数学方法(32213)
- 融(26658)
- 金融(26656)
- 中国(26603)
- 银(25091)
- 银行(25052)
- 行(24116)
- 财(22771)
- 地方(22324)
- 农(21170)
- 业经(19178)
- 学(18557)
- 制(17009)
- 务(16268)
- 财务(16199)
- 财务管理(16177)
- 环境(16168)
- 企业财务(15505)
- 农业(14845)
- 理论(14690)
- 和(13840)
- 贸(13323)
- 机构
- 大学(290625)
- 学院(290109)
- 管理(116429)
- 济(111430)
- 经济(108793)
- 理学(101295)
- 理学院(100167)
- 管理学(98330)
- 管理学院(97834)
- 研究(95505)
- 中国(76728)
- 京(62168)
- 科学(61164)
- 财(51261)
- 所(47409)
- 中心(45581)
- 农(45410)
- 业大(43909)
- 研究所(43564)
- 财经(41724)
- 江(41118)
- 北京(39262)
- 范(38386)
- 师范(38001)
- 经(37858)
- 农业(35522)
- 院(35319)
- 州(34803)
- 经济学(33087)
- 财经大学(31312)
- 基金
- 项目(205840)
- 科学(161519)
- 研究(149843)
- 基金(148697)
- 家(129462)
- 国家(128397)
- 科学基金(110614)
- 社会(93323)
- 社会科(88508)
- 社会科学(88483)
- 省(81560)
- 基金项目(79921)
- 自然(72834)
- 自然科(71043)
- 自然科学(71030)
- 自然科学基金(69702)
- 划(68266)
- 教育(67950)
- 编号(61253)
- 资助(61077)
- 成果(48489)
- 重点(46442)
- 发(44446)
- 部(44288)
- 创(42743)
- 课题(41978)
- 创新(39878)
- 科研(39598)
- 大学(38049)
- 国家社会(37860)
- 期刊
- 济(117750)
- 经济(117750)
- 研究(82664)
- 中国(53745)
- 学报(46144)
- 科学(42467)
- 管理(40960)
- 农(40096)
- 财(38257)
- 融(36315)
- 金融(36315)
- 大学(34682)
- 学学(32715)
- 教育(30212)
- 农业(27852)
- 技术(24914)
- 业经(19481)
- 财经(19196)
- 经济研究(18179)
- 经(16245)
- 图书(15214)
- 理论(15116)
- 问题(14811)
- 科技(14460)
- 资源(14296)
- 实践(14116)
- 践(14116)
- 业(13863)
- 技术经济(13415)
- 版(13099)
共检索到418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汤露 彭耿
借鉴自然生态构建金融生态系统,采用耦合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实证检验了2006~2019年中国31个省市金融生态系统内部耦合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中国金融生态系统内部耦合水平整体较低,多处于磨合耦合阶段,这说明金融生态内部协调发展能力较弱,金融运行质量不高。(2)中国金融生态系统内部耦合水平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减;区域间的差距是其内部耦合差距的主要来源,且呈扩大趋势;但整体、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基尼系数较小,这说明区域间金融生态系统内部耦合质量与区域金融风险的关联度不大。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内部耦合 区域差异 金融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雪姣 杨武 雷家骕 杨大飞
文章基于协同学相关理论,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系统的人才、资金、设施、创新这四个环境子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并分析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协同发展差异。结果显示:2013—2020年,全国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情况已由最开始的轻度失调过渡到良好协调及优质协调状态;四大地区的协调发展差异显著,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领先于其他地区并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基本达到优质协调状态;而东北地区则处于科技创业孵化生态系统发展水平低下,且严重失调的状态;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状况均处于东部和东北地区之间,虽然耦合协调性逐渐提高,但一直处于轻度失调和一般协调状态。
关键词:
科技创业 生态系统 协调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波 漆萌 葛鑫月
基于耦合度模型与熵权法研究我国独角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耦合程度,发现目前仅有北京市与广东省处于良好耦合阶段,其他地区处于磨合期、低耦合或耦合度差阶段。基于SC模型与雷达图比较分析,发现北京市76%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指标达到平均指标的115%~486%,成为北京市独角兽企业扎堆出现的重要原因。基于耦合机制进行模型验证发现,北京市独角兽企业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形成多维度交叉影响机制,存在着显明的“一头重一头轻”特征且与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北京市需对耦合度处于相对劣势的5个指标实施补短板策略。各地区培育当地独角兽企业所带来的重要启示在于,促进独角兽企业产生与发展,不能只出台支持企业的政策,还需盯住并持续改善各项耦合指标,提高本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耦合等级与耦合程度。
关键词:
独角兽 创新生态系统 耦合 创新 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昭法 王颖
文章基于改进熵值法建立协调评价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测度我国金融生态系统动态耦合协调程度,并结合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稳步提升发展并对金融生态主体起支撑作用,后者波动较大并相对滞后,整体上,金融生态系统处于磨合时期及比较协调发展状态,发展空间较大,近五年将处于良好协调发展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昭法 王颖
文章利用2008—2014年31省区面板数据,采用Bootstrap-DEA方法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总体效率不高,各省及地区间差距较大,效率的区域分布呈现出较为规律的东、中、西、东北部地区梯度递减的趋势,各年间各个地区的效率值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福利情况、政府干预程度、教育支持力度、金融就业人员规模、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各个地区金融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昭法 王颖
文章利用2008—2014年31省区面板数据,采用Bootstrap-DEA方法和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总体效率不高,各省及地区间差距较大,效率的区域分布呈现出较为规律的东、中、西、东北部地区梯度递减的趋势,各年间各个地区的效率值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福利情况、政府干预程度、教育支持力度、金融就业人员规模、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各个地区金融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斌 王玉宽 徐佩 严坤
农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农户通过利用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维持自身的生计,同时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各种影响。生态系统通过提供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服务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同时也影响农户生计的改善。针对农户生计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单方面的过度关注,往往容易导致贫困与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因此,对农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的辨识是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农户生计、生态系统服务、农户生计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对农户生计的反馈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潜在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斌 王玉宽 徐佩 严坤
农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农户通过利用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维持自身的生计,同时也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各种影响。生态系统通过提供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服务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同时也影响农户生计的改善。针对农户生计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单方面的过度关注,往往容易导致贫困与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因此,对农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的辨识是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农户生计、生态系统服务、农户生计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对农户生计的反馈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朝明 廖林 涂瑞
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是我国金融学术界的首创。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范畴,其区域空间属性还是一个探索性的初创领域。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通过采用状态空间系统分析方法,把区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达为一个集合即开放性、闭路循环性、根植性和可持续性;并通过采用结构分析方法,揭示了上述基本特征范畴的因果关系路径和测量方程。相对于以往文献的描述性方法而言,本文从提出概念假说到推导立论均体现了一种逻辑论证的科学方法,从而保证了所得出命题及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邓伟根
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如何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投入到实践应用这一问题,提出生态工业园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践模式。并结合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建设经验,认为生态工业园建设可以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层递使用机制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邱坚坚 刘毅华 袁利 陈澄静 黄清瑶
21世纪以来生态系统服务退化与人类需求提升间的矛盾愈发激烈,如何有效推进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协调平衡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题。论文通过梳理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的阶段演进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从服务对福祉的影响与福祉对服务的反馈切入,逐步聚焦到供需关系与空间流动、权衡/协同的利益博弈、文化服务的价值化、生态补偿与付费、优化调控与可持续管理等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的实践上。但目前的关系研究仍以"级联框架的‘影响链条’"为主导,缺少测度直接交互作用的技术路径,理论体系匮乏,面向可持续管理的应用支撑较弱,而同时二者逐渐形成非线性交互关系,亟需在人地系统耦合框架下寻求综合集成范式经验以推进理论创新。因此,论文提出从级联到耦合的关系研究新思路,以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耦合研究来系统辨析其交互胁迫效应及内在动力演化机理,同时探索性构建耦合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技术思路,丰富人地系统耦合的关键命题。以此为基础,未来研究还需着重从交互作用关系的梳理出发,深化耦合效应解耦、传导机制与动态集成、基于服务与福祉协调的可持续优化等领域研究,促进有序协调的生态文明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文武 刘月 冯强 王亚萍 杨思琪
生态系统服务是连接自然环境与人类福祉的桥梁,是人地系统耦合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在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与人地系统耦合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动与需求等研究前沿,提出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研究结论认为:(1)国际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发展迅速,SAORES模型是中国生态系统服务模型优化与参数本地化的突出代表;(2)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具有相对复杂的时空尺度,权衡分析的前提是辨析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服务的作用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广成 李鹏飞
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涵义、组成结构、功能、特征及生态管理目标,论述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的耦合机理,分析了复合生态系统内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交换机制;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和土地压占、水资源污染和水系破坏、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废渣污染;为此,应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维持性策略、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等策略。
关键词:
煤炭矿区 复合生态系统 耦合 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军 胡月英 赵伟峰
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路径。根据2000-2016年安徽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数据,通过DFSR模型与熵值法构建安徽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其发展指数;运用耦合模型对安徽农业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安徽农业经济—生态系统由"经济滞后型"转变为"生态滞后型",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历经了拮抗期、磨合期的耦合阶段,耦合协调水平从轻度失调进化至中级协调状态。为推进安徽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需要建立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示范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以提升安徽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国民
耦合模式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式之一。将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中,构建基于特定生态系统的产业耦合模式,并详细阐释产业与要素、产业与城市及空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耦合。最后,以产业与城市为例进行耦合模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诸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型城市间的耦合度处于濒临失调区间的上位部分,尚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规模和科技含量、提高区域熵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