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94)
2023(20345)
2022(17389)
2021(16152)
2020(13782)
2019(31782)
2018(31395)
2017(60335)
2016(32613)
2015(37185)
2014(37223)
2013(36800)
2012(33908)
2011(30830)
2010(31200)
2009(29402)
2008(28427)
2007(25347)
2006(22258)
2005(20041)
作者
(95925)
(80141)
(79539)
(76103)
(50848)
(38554)
(36380)
(31350)
(30458)
(28586)
(27135)
(27117)
(25501)
(25356)
(24955)
(24793)
(24016)
(23694)
(23050)
(23001)
(20023)
(19766)
(19347)
(18273)
(18084)
(17904)
(17819)
(17702)
(16342)
(15772)
学科
(142879)
经济(142706)
管理(98181)
(90750)
(76320)
企业(76320)
方法(61229)
数学(53331)
数学方法(52651)
中国(38156)
(37761)
(35339)
(32306)
业经(30679)
地方(30618)
(30458)
金融(30452)
(30078)
(29418)
银行(29354)
(28130)
(24120)
财务(24028)
财务管理(23973)
农业(23626)
(23469)
贸易(23452)
企业财务(22754)
(22719)
理论(22663)
机构
大学(473749)
学院(472053)
(193816)
经济(189572)
管理(182048)
研究(159700)
理学(156617)
理学院(154848)
管理学(152006)
管理学院(151154)
中国(123666)
(100245)
科学(98578)
(91136)
(81300)
(77132)
研究所(73791)
中心(73762)
财经(72357)
(70329)
业大(69972)
(65382)
北京(63526)
(61128)
师范(60502)
农业(60367)
经济学(59502)
(57627)
(56810)
财经大学(53545)
基金
项目(315272)
科学(246566)
研究(228699)
基金(227950)
(198621)
国家(197000)
科学基金(168511)
社会(143823)
社会科(136310)
社会科学(136274)
(123466)
基金项目(120522)
自然(109618)
自然科(106943)
自然科学(106914)
教育(105229)
自然科学基金(104978)
(103415)
资助(94705)
编号(93107)
成果(76103)
重点(70773)
(69295)
(67095)
(64710)
课题(64344)
创新(60537)
科研(60348)
教育部(59329)
国家社会(58961)
期刊
(216468)
经济(216468)
研究(140206)
中国(90444)
学报(76033)
(71957)
(69650)
科学(68513)
管理(66651)
大学(57340)
学学(54240)
(51298)
金融(51298)
教育(48154)
农业(46694)
技术(41450)
财经(36365)
经济研究(34629)
业经(33766)
(31116)
问题(27732)
(23846)
技术经济(23663)
理论(22990)
图书(22552)
(22345)
统计(22285)
科技(21210)
(20695)
实践(20694)
共检索到703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皮天雷  
在建设金融生态中,完善法律制度是改进金融生态的重中之重。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阐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法律制度建设,对我国的金融生态状况从微观、宏观经济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在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如何在我国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皮天雷  段宇信  
在金融生态建设中,完善法律制度是改进金融生态的重中之重。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阐释了中国金融生态环境法制缺陷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真正实现从“人治”、“权治”到“法治”的根本转变,以及非正式约束与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的矛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法律制度建设。当前我国金融生态建设的首要问题应以完善金融产权为核心,以强化信用秩序为重点,改善金融主体法律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涛  何惕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从节约海外投资保险的理赔成本、制约东道国"暴力潜能"和增强我国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对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建立与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应遵循国家主导、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相匹配、尊重国际惯例以及避免政治与外交对抗的立法原则,采取混合式的立法体制、审批与经营相分离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设置形式,通过寻求广泛的国际合作、组建海外投资信息中心和成立海外投资商会等,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怀  张强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是金融支农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焦点话题。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机理是金融生态研究中的盲点。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保营  
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严重弱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长期存在。必须从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功能进行定位和战略性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保庆  李忠民  王保忠  
该文以现有金融中心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金融中心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金融中心形成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两条路径:一是需求诱致,二是政府主导。文章进一步剖析了我国金融中心在演进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系列重要特征,并预测我国金融中心未来的演进趋势将朝着一条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引入市场规则的混合形成模式发展;同时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需求诱致特征更为凸显;金融中心的形成将更多地体现为政府参与的多重博弈格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袁天睿  
作为主要研究人们的消费活动规律的消费经济学对于制度是如何影响消费的这一重要问题,几乎没有做专门、系统的研究。消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其假设前提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将制度视为既定就是其抽象的假设前提中重要的组成内容。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一个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不同的制度必然会对人们的行为和经济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也包括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绩效的影响。要进一步提高消费效率,需要减少消费上的制度限制,进一步清晰公款消费支出的产权,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包含在商品中的交易费用和人们交易中的交易费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施生旭  曹瑞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目标。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从环境产权制度、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监管制度、公众生态意识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昌发  
金融调控法律制度是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金融调控立法的经济学基础在于金融市场失灵和金融信息不对称。秩序和社会整体效率应是金融调控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金融调控法律制度的具体实施应在稳定金融秩序的前提下提高调控效率,且要在提高效率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间找到均衡。为此,完善金融调控法律制度应从建立金融预警法律制度、强化金融调控法律责任、建立金融调控信息公开制度方面进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方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余年来体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均衡性。本文从变迁方式、变迁构架和变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这一特点。认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技术性生产边界和结构性生产边界之间、体制内存量变迁和体制外增量变迁之间存在非均衡性。三个方面的症结都和政府有关 ,因此政府改革将成为今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显未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理论工具,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及其经济功能的有界性为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起始空间。在制度环境中承载着重要角色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变迁的方式,并且在其变迁过程中极易表现出与其他制度安排不同的路径依赖。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中,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书明  蔡萌萌  
我国频发的水危机既是水环境作为居住地、供应站功能而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是作为废物库功能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河长制是地方政府为了重新恢复环境三大功能协调运行而发明的一项有效的实用制度。河长制因其简单易行,很快在全国形成扩散效应。河长制是源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河长制的优缺点:优点是职责归属明确,权责清晰;是合理的路径依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铁腕治污提高治污效率;创新扩散机制值得提倡。河长制本身存在制度缺陷:无法根除委托-代理问题;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利益合谋;忽视了社会力量;行政问责很难落实。河长制综合考虑了地方权力结构与环境现实,充分利用行政长官手中的权力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善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伍中信  周红霞  
对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变量进行分析,揭示人本资本在交易费用和协调费用约束下的生成过程,利用杨小凯的模型拓展和深化人本资本形成的理论过程,并通过分析最优人本资本形成路径,得出几点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企业人本资本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波  
政府审计公告制度是政府审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实质上是一种政府承诺。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承诺的可信程度。要提升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有效性,必须构建相关的制度保障,包括赋予自由裁量权、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和改进审计公告制度的细节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