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4)
- 2023(13538)
- 2022(11838)
- 2021(11122)
- 2020(9392)
- 2019(21689)
- 2018(21405)
- 2017(41358)
- 2016(22435)
- 2015(25220)
- 2014(25066)
- 2013(24731)
- 2012(22635)
- 2011(20190)
- 2010(20206)
- 2009(18870)
- 2008(17140)
- 2007(14882)
- 2006(13000)
- 2005(11127)
- 学科
- 济(84855)
- 经济(84770)
- 管理(64569)
- 业(60025)
- 企(50021)
- 企业(50021)
- 方法(38898)
- 数学(33747)
- 数学方法(33335)
- 中国(27078)
- 融(26574)
- 金融(26571)
- 银(24732)
- 银行(24695)
- 农(24437)
- 行(23817)
- 地方(22923)
- 财(22481)
- 学(20271)
- 环境(20102)
- 业经(19992)
- 制(17038)
- 农业(16936)
- 务(15369)
- 财务(15304)
- 财务管理(15279)
- 理论(15180)
- 和(14691)
- 企业财务(14498)
- 划(14204)
- 机构
- 学院(304516)
- 大学(304511)
- 管理(123097)
- 济(116165)
- 经济(113341)
- 理学(106818)
- 理学院(105643)
- 管理学(103835)
- 管理学院(103332)
- 研究(100335)
- 中国(79364)
- 京(65305)
- 科学(64612)
- 财(52463)
- 农(49972)
- 所(49759)
- 中心(48036)
- 业大(48012)
- 研究所(45885)
- 江(44283)
- 财经(42482)
- 北京(41278)
- 范(41065)
- 师范(40729)
- 农业(38529)
- 经(38487)
- 院(37498)
- 州(36958)
- 经济学(33799)
- 师范大学(33084)
- 基金
- 项目(216653)
- 科学(169032)
- 研究(158805)
- 基金(154808)
- 家(134607)
- 国家(133464)
- 科学基金(114576)
- 社会(97910)
- 社会科(92669)
- 社会科学(92638)
- 省(87257)
- 基金项目(83890)
- 自然(75350)
- 自然科(73420)
- 自然科学(73403)
- 自然科学基金(72025)
- 划(72023)
- 教育(71475)
- 编号(65757)
- 资助(63317)
- 成果(51887)
- 重点(48349)
- 发(46735)
- 部(46323)
- 课题(44807)
- 创(44786)
- 创新(41756)
- 科研(41609)
- 项目编号(39846)
- 大学(39741)
- 期刊
- 济(124736)
- 经济(124736)
- 研究(86367)
- 中国(57075)
- 学报(48671)
- 科学(44913)
- 农(44225)
- 管理(41217)
- 财(39093)
- 大学(36766)
- 融(36335)
- 金融(36335)
- 学学(34537)
- 教育(32916)
- 农业(30204)
- 技术(25991)
- 业经(21706)
- 财经(19244)
- 经济研究(18162)
- 图书(17343)
- 资源(16601)
- 问题(16287)
- 经(16219)
- 科技(15895)
- 理论(15613)
- 业(15387)
- 实践(14624)
- 践(14624)
- 林业(14607)
- 技术经济(14264)
共检索到441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明霞 高艺格
自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提出以来,其对局部金融领域的评价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引入到对吉林省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价之中,选取年度经济生产总量及固定资产投资状况、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及金融深化指标和金融开放度、刑事案件的收结数量、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贷款率、政府的财政支出等指标,对吉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作了基本描述和分析,然后横向比较和分析了吉林省、辽宁省和江苏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明霞 高艺格
自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提出以来,其对局部金融领域的评价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引入到对吉林省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价之中,选取年度经济生产总量及固定资产投资状况、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及金融深化指标和金融开放度、刑事案件的收结数量、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贷款率、政府的财政支出等指标,对吉林省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作了基本描述和分析,然后横向比较和分析了吉林省、辽宁省和江苏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见 刘力臻
我国城镇地区普惠金融处于发展初期,且重视程度不高。从对吉林省县级市的调研情况看,吉林省城镇地区普惠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金融知识匮乏、融资渠道单一,正规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为促进吉林省城镇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应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和优化、完善普惠金融机构。
关键词:
城镇地区 普惠金融 现实问题 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午丁 苏长明 尹奎杰
通过对吉林省"三农"金融服务法律环境样本分析,继续加强农民法治观念培育、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定位、灵活扩大农村担保品范围、加快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应是我国"三农"金融服务法律环境战略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三农” 金融服务 法律环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贾非
选取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吉林省为研究对象,对吉林省城乡金融非均衡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城乡金融规模和转化效率非均衡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长期均衡关系;城乡金融规模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关系更为稳定。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吉林省城乡金融规模差距较小;另一方面,近年来吉林省农村金融转化效率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农村收入的增长,而城镇金融转化效率对城镇人均收入影响不显著。上述结论意味着,发展农村金融、缩小城乡金融非均衡程度对缩小吉林省城乡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贾非
选取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吉林省为研究对象,对吉林省城乡金融非均衡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城乡金融规模和转化效率非均衡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长期均衡关系;城乡金融规模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关系更为稳定。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吉林省城乡金融规模差距较小;另一方面,近年来吉林省农村金融转化效率的提升显著地促进了农村收入的增长,而城镇金融转化效率对城镇人均收入影响不显著。上述结论意味着,发展农村金融、缩小城乡金融非均衡程度对缩小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农村金融转化效率、降低农村资金外溢程度尤为重要。
[期刊] 征信
[作者]
鲁雪岩 陈岩 马树华 陈妍 贾欣悦 王誉衡
发展应收账款线上融资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手段,基于吉林省吉林市应收账款融资工作实践,研究探索出一个有效的应收账款线上融资模式。该模式有效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对吉林市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改善,以及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吉林市应收账款线上融资影响因素及融资成效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建立线上融资激励约束制度,完善平台应用法律法规和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秀霞 周也 张婷婷
文章根据统计数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生态足迹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吉林省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探讨影响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慧 石丹
吉林省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环境优势,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可确定吉林省生态旅游不同区域单元:东部长白山地生态区、中部台地生态区和西部低平原生态区。而以生态旅游分区开发为基础,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建设应打造生态旅游分区特色旅游线路,推广宣传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品牌,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防止生态旅游环境恶化,保护生态旅游环境。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功能区划 吉林省 旅游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秀霞 周也 张婷婷
文章根据统计数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生态足迹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吉林省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探讨影响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慧 石丹
吉林省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环境优势,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可确定吉林省生态旅游不同区域单元:东部长白山地生态区、中部台地生态区和西部低平原生态区。而以生态旅游分区开发为基础,吉林省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建设应打造生态旅游分区特色旅游线路,推广宣传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品牌,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防止生态旅游环境恶化,保护生态旅游环境。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功能区划 吉林省 旅游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卫 刘景双 孔凡娥
生态足迹模型偏重于生态可持续性的评估,缺乏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动态性特征的预测功能。为探索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子,建立了吉林省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和能源消费的增加是该省生态足迹上升的主要原因。以居民消费水平和能源强度为策略变量,构建区域生态足迹预测模型;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相对误差均低于4.3%。最后,结合情景分析法,对吉林省生态足迹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策略变量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维持现行发展趋势,2010年吉林省生态足迹将增至2.99 hm2/人,年均增长率为4.35%;按照“十一五”规划发展,2010年该省生态足迹升至3.53 hm2/人,年均增长率...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情景分析 预测 吉林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国明 于凤荣 宋戈 张树文
为了实证环境最小限制率在人口分布中的适用性,文章选取热量、水资源、地形地貌、土壤等4个因素,根据最小限制率,以1平方公里为评价单元来评价吉林省环境质量,并在县(市)级尺度上统计分析其与第五次人口普查多个统计指标人口密度间的相关系数。研究发现,环境质量对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分布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对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分布影响较小;相对于整体人口分布而言,环境最小限制率更适于研究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分布。
关键词:
人口分布 最小限制率 环境质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志强 张柏 张树清 王宗明
湿地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引起了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定量分析湿地退化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本文选择吉林省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基于1930年、195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及1986年、1996年、200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GIS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研究了该区湿地从1930年~2000年的时空变化规律,计算了湿地在各个阶段的动态度和湿地的转出贡献率。结果表明,从1930年到2000年的70年间,本区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沼泽湿地面积从1930年的123.7×104hm2,2000年仅为22.8×104hm2,湿地从一种主要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映慧 修春亮 于海桓
通过构建城市投资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吉林省8个城市的投资效益进行分析,认为,吉林省城市投资效益有待提高,应当加强对城市投资的监管,以促进城市科学发展,防止城市投资引发城市空间极化现象。
关键词:
投资效益 城市 模糊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