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7)
2023(13386)
2022(11490)
2021(10857)
2020(9055)
2019(20674)
2018(20341)
2017(39534)
2016(21151)
2015(23676)
2014(23467)
2013(23040)
2012(20942)
2011(18704)
2010(18761)
2009(17487)
2008(15872)
2007(13706)
2006(11885)
2005(10391)
作者
(59386)
(49043)
(48806)
(46522)
(31168)
(23588)
(22329)
(19312)
(18758)
(17391)
(16921)
(16413)
(15433)
(15319)
(15278)
(14933)
(14621)
(14522)
(14015)
(13952)
(12047)
(12001)
(11777)
(11080)
(11029)
(10918)
(10868)
(10844)
(9898)
(9722)
学科
(77943)
经济(77858)
管理(63256)
(58649)
(49463)
企业(49463)
方法(35667)
数学(30547)
数学方法(30214)
(26647)
金融(26645)
中国(26288)
(24812)
银行(24776)
(23927)
(22181)
(21776)
环境(19369)
业经(19007)
地方(18811)
(18323)
(16832)
(15408)
财务(15347)
财务管理(15324)
农业(14924)
企业财务(14627)
理论(14607)
(14462)
贸易(14449)
机构
学院(290022)
大学(289686)
管理(117097)
(112853)
经济(110234)
理学(101979)
理学院(100893)
管理学(99254)
管理学院(98758)
研究(94909)
中国(75560)
(61141)
科学(59438)
(51732)
(46768)
(45306)
中心(45224)
业大(43305)
研究所(43084)
财经(42343)
(40468)
北京(38651)
(38506)
(38034)
师范(37693)
农业(35384)
(34882)
(34329)
经济学(33824)
财经大学(31734)
基金
项目(205387)
科学(161143)
研究(152098)
基金(148209)
(128654)
国家(127541)
科学基金(109747)
社会(95014)
社会科(90041)
社会科学(90016)
(80821)
基金项目(79625)
自然(71217)
自然科(69453)
自然科学(69439)
教育(68510)
自然科学基金(68170)
(67758)
编号(62570)
资助(60216)
成果(49873)
重点(45802)
(44814)
(44286)
(43223)
课题(42367)
创新(40200)
科研(39381)
项目编号(38800)
国家社会(38622)
期刊
(118900)
经济(118900)
研究(83113)
中国(51814)
学报(45420)
科学(41323)
(40648)
管理(40292)
(37948)
(36557)
金融(36557)
大学(34064)
学学(32087)
教育(31085)
农业(28154)
技术(23067)
业经(20371)
财经(19752)
经济研究(18410)
(16720)
图书(15910)
问题(15164)
理论(15139)
科技(14364)
实践(14103)
(14103)
(14001)
资源(13594)
现代(13148)
技术经济(12776)
共检索到414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福明  
运用金融生态理论,从金融生态环境角度分析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法制环境以及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可以认为中小企业和个私经济是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善于利用社会传统和习俗等非正式制度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是相对正规金融的优势;非正规金融没有合法地位,经营方式隐蔽,处于监管之外,导致金融风险隐患的形成;非正规金融市场化的利率机制会产生某些负效应。针对非正规金融生态上述现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亮  邓明  
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Logistic共生成长模型,估算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环境容量;然后对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共生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影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环境容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生单元的种群密度对对方的环境容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环境容量会显著地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甘新莲  
本文分析了江西省吉安市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的具体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森春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非正规金融在最近引起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普遍关注。非正规金融存在的根源及其表现的特点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差异,它在我国并不是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政府对非正规金融的压制可能带来更为不利的结果,通过正规金融制度安排来挤压或取代非正规金融也不是最佳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基本的政策主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刘煜辉  
中国金融业的问题事实上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诸多体制性矛盾累积的集中表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性要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着金融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这一"五位一体"总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严思勃  付代军  
本文分析研究了西藏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现状、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营造西藏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认为改善西藏金融生态环境,首先应从改善经济环境入手,其次也不能忽略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制度环境的建设。此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推动作用,探索建立金融机构与政府主管部门、司法部门、监管部门、企业的多层次沟通协调机制,通过联席会议、联合检查、信息通报、评比活动等形式,形成合力,共同改善和维护西藏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柳成  张翠宁  
系统及系统思考是认识、理解、丰富金融生态环境理论的重要范式和途径,是西部地区金融业建设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共享、维持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和谐的重要方法论。本文在对金融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模型和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对金融生态环境组织实施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秀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间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特别在经济转轨时期,哪里有支持金融发展的政策,金融资源就会流向哪里。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就是运用科学、客观的手段和方法,考察和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各个构成要素的建设和发展状况以及最终得以实现的程度和效果,并对此评定出各种级别,商业银行可以此为据,确定资金的地区流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宇露  
本文认为,现有研究在金融生态和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拓宽研究视野、深化研究内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明  王修华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能否与农村经济良性互动发展。从征信的视角考量,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还不理想,表现在征信系统不健全、失信惩戒机制的缺位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本文提出,当前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要完善农村征信系统、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健全信用法律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代金奎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实证考量,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分别在金融生态环境、主体、运行规则等三个方面解释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最后从优化金融生态的角度探索解决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曙鹰  
深化小微金融改革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台州市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上具有良好的基础,但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非法金融活动、信贷资产质量恶化、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政策协调机制仍需优化等问题。需要从强化责任担当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强化金融创新,破解企业融资困境;强化联动协调,规范社会金融秩序;强化资源整合,着力建设信用台州;以及强化监管激励,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深化小微金融改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顺葆  
本文通过分析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各自适应的经济环境、约束机制和利弊,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本质上不存在优劣,它们适合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现实中的企业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自身要素禀赋情况,采用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金融方式。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金融政策以及现实中的企业制定财务决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丽莉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其优势及缺陷进行了现论探讨,并提出在当前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消除其不利影响,让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红丽  
采用Moran’s I指数等空间分析工具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逐年扩大;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增大,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显著降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13年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2005年则不存在空间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