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3)
- 2023(15687)
- 2022(13374)
- 2021(12480)
- 2020(10499)
- 2019(23869)
- 2018(23367)
- 2017(45131)
- 2016(24356)
- 2015(27036)
- 2014(26500)
- 2013(26236)
- 2012(24010)
- 2011(21457)
- 2010(21363)
- 2009(19878)
- 2008(18632)
- 2007(16262)
- 2006(14372)
- 2005(12670)
- 学科
- 济(88233)
- 经济(88133)
- 管理(71540)
- 业(66613)
- 企(55981)
- 企业(55981)
- 方法(41820)
- 数学(36354)
- 数学方法(35989)
- 银(34612)
- 银行(34464)
- 行(32879)
- 融(31315)
- 金融(31314)
- 中国(28592)
- 财(25933)
- 制(25298)
- 农(24065)
- 学(21323)
- 业经(20939)
- 环境(20679)
- 地方(19983)
- 务(17702)
- 财务(17637)
- 财务管理(17602)
- 贸(17034)
- 贸易(17018)
- 企业财务(16827)
- 易(16567)
- 农业(16513)
- 机构
- 大学(335222)
- 学院(333614)
- 管理(132456)
- 济(129918)
- 经济(126995)
- 理学(114876)
- 理学院(113616)
- 研究(111637)
- 管理学(111632)
- 管理学院(111080)
- 中国(94129)
- 科学(71426)
- 京(71170)
- 农(61905)
- 财(60966)
- 所(56242)
- 业大(54604)
- 中心(53768)
- 研究所(51936)
- 财经(49457)
- 农业(49144)
- 江(47980)
- 经(45030)
- 北京(44668)
- 范(41397)
- 师范(40864)
- 院(40293)
- 州(40216)
- 经济学(39297)
- 财经大学(37203)
- 基金
- 项目(236393)
- 科学(184020)
- 基金(171654)
- 研究(166705)
- 家(151956)
- 国家(150716)
- 科学基金(128505)
- 社会(104744)
- 社会科(99402)
- 社会科学(99373)
- 省(92553)
- 基金项目(92297)
- 自然(86144)
- 自然科(84033)
- 自然科学(84009)
- 自然科学基金(82493)
- 划(78372)
- 教育(74929)
- 资助(70247)
- 编号(66693)
- 重点(53121)
- 成果(52113)
- 部(50929)
- 发(50110)
- 创(49405)
- 创新(46122)
- 科研(46045)
- 课题(45212)
- 计划(44514)
- 大学(43333)
共检索到487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诚 韩廷春
本文选取适当指标衡量金融生态环境和银行监管目标,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ADF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2003~2011年间中国金融生态环境与银行监管目标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监管目标存在影响。具体地,宏观经济环境和信用环境对公平性目标具有显著影响;制度环境和监管环境对效率性目标具有显著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对于稳定性目标的影响则不太显著。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银行监管目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基于将所有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金融监管中来的思路,以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了“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监管框架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在机理,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中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更具统一性和标准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则在盈利端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杠杆率存在门槛效应;“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提高盈利方面的作用,与降低风险方面的作用相比相形见绌。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稳步实现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监管、有效统筹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职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性,并在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创新博弈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根据商业银行创新行为适时灵活调整杠杆率,充分发挥杠杆监管的作用,为监管提质增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燕 何德旭
基于将所有金融科技活动全面纳入金融监管中来的思路,以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了“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监管框架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内在机理,为“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中的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而更具统一性和标准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则在盈利端发挥更强的促进作用,但其中杠杆率存在门槛效应;“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提高盈利方面的作用,与降低风险方面的作用相比相形见绌。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在金融科技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稳步实现将金融科技活动纳入监管、有效统筹好“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助力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职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性,并在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创新博弈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根据商业银行创新行为适时灵活调整杠杆率,充分发挥杠杆监管的作用,为监管提质增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戈建国
巴塞尔I I I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统一的量化监管,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对银行的经营、金融市场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中国银监会决定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施这两个流动性风险管理新指标。本文就流动性监管新指标进行总体评价,分析其对银行造成的影响,实施的困难,并对中国如何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泓 胡甲庆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已深刻地改变了金融市场的主体结构、客体结构,从而也对现行的分业监管理念和模式提出了严重挑战。为适应混业经营的现实需要,应加快我国金融立法的一体化进程,确立金融业统合监管理念和模式,并强化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改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曾璇
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最新的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IFRS9即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介绍了IFRS9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2015年国内和国际上主要银行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讨论了IFRS9对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分析了IFRS9对银行资本计算的影响,以及国际方面,包括巴塞尔委员会、欧盟和美国FASB对IFRS9的反应,最后讨论了国内银行实施IFRS9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IFRS9 金融工具 会计计量 资本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昱冰
基于各类影子银行的被监管情况,对影子银行规模进行了全面测算,涵盖了表外理财、资金信托、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新型网络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15类业务或机构。经测算,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广义影子银行规模为39.99万亿元。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影子银行的产生根源、业务类型、发展速度等特征,并以影子银行增速为变量,对宏观经济、投资、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资金价格进行脉冲分析,表明:影子银行对经济要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不显著,对金融要素则产生了短期的、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影子银行还存在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缺乏科学的统计框架、容易产生风险等问题,建议理性看待影子银行的发展,通过深化...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规模测算 向量自回归 影响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燕 王晓婷 沈沛龙
金融包容作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领域重要的新理念,是平衡金融体系安全、效率和公平的标准。以金融包容理念下当前中国银行监管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面板模型,对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末至2014年末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监管标准的变化反而降低了全体样本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安全,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当前急需树立包容性监管理念,以金融包容理念来构建金融监管体系,将提高金融包容与维护银行体系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加贫困低收入人群多种金融包容服务为目标,大力发展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等机构,并实行监管差异化,加强监管有效性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中央银行风险监管是整个金融监管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央银行风险监管的内涵及手段,提出中央银行在风险监管方面应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综合型的防范与治理、化解策略
关键词:
中央银行,金融风险,监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学波 吴保根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蓬勃发展,金融自由化方兴未艾,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原有的银行监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变化,导致银行监管严重失灵,金融危机此起彼伏,由银行监管失灵和安全网措施进而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并造成巨额监管成本。金融创新和银行监管是辨证统一的,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银行监管能保证金融创新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从而使得金融创新成为金融发展的持续动力。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银行监管 稳定 一体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凤春
银行声誉机制是解决监管部门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运用KMRW模型分析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声誉机制对降低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银行声誉 金融监管 博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奚宾
新常态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几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但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折射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和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包括整合监管架构、提高监管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和整合其他信息在内的多项监管建议,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关键词:
新常态 非银行金融机构 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澜飚 彭砚
全球金融机构逐渐将原先自行承担的业务转交外包服务提供商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如何控制业务的风险,如何知道自己的业务符合监管的要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金融服务外包所带来的风险,进而对世界上10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法律法规进行比较研究,并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对我国制定金融服务外包指引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服务提供商 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当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加快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责无旁贷。本文深入研究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加快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当前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深化内部改革,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增强自身生态调节功能;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主体作用,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法制环境的改善,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生态建设 策略研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金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金融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立和谐金融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借鉴生物学理论,提出了“金融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