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4)
- 2023(14300)
- 2022(11881)
- 2021(10743)
- 2020(8732)
- 2019(19226)
- 2018(18812)
- 2017(34764)
- 2016(19018)
- 2015(20715)
- 2014(20447)
- 2013(19830)
- 2012(18527)
- 2011(16902)
- 2010(17269)
- 2009(16106)
- 2008(14906)
- 2007(13336)
- 2006(12009)
- 2005(11044)
- 学科
- 济(75704)
- 经济(75620)
- 管理(54265)
- 业(50598)
- 企(38899)
- 企业(38899)
- 中国(29769)
- 融(27021)
- 金融(27014)
- 银(25356)
- 银行(25307)
- 行(24591)
- 地方(24525)
- 方法(24179)
- 农(24116)
- 数学(20565)
- 数学方法(20403)
- 环境(19943)
- 财(19911)
- 业经(19028)
- 制(18106)
- 学(17847)
- 农业(16764)
- 贸(14881)
- 贸易(14866)
- 易(14386)
- 发(13454)
- 体(12866)
- 技术(12604)
- 务(12415)
- 机构
- 学院(264212)
- 大学(259298)
- 济(107385)
- 经济(105053)
- 研究(97909)
- 管理(94979)
- 理学(80687)
- 理学院(79702)
- 中国(79156)
- 管理学(78323)
- 管理学院(77879)
- 科学(61883)
- 京(56395)
- 农(54674)
- 所(50991)
- 财(49559)
- 研究所(46526)
- 中心(45853)
- 业大(43363)
- 农业(42845)
- 江(41361)
- 财经(38466)
- 北京(35823)
- 院(35635)
- 范(35294)
- 经(34829)
- 师范(34767)
- 州(33612)
- 经济学(32549)
- 省(31746)
- 基金
- 项目(178541)
- 科学(138878)
- 研究(127709)
- 基金(126792)
- 家(113391)
- 国家(112374)
- 科学基金(94353)
- 社会(81377)
- 社会科(77167)
- 社会科学(77148)
- 省(72892)
- 基金项目(67382)
- 划(60886)
- 自然(60510)
- 自然科(58984)
- 自然科学(58965)
- 自然科学基金(57861)
- 教育(56588)
- 编号(50767)
- 资助(50217)
- 发(44711)
- 重点(41259)
- 成果(40131)
- 创(38118)
- 部(37251)
- 课题(36730)
- 创新(35690)
- 发展(35156)
- 展(34606)
- 科研(34252)
- 期刊
- 济(124441)
- 经济(124441)
- 研究(77863)
- 中国(60631)
- 农(50674)
- 学报(47742)
- 科学(41862)
- 融(39121)
- 金融(39121)
- 财(37229)
- 大学(35046)
- 管理(34491)
- 农业(33743)
- 学学(33504)
- 教育(29009)
- 业经(22765)
- 技术(20984)
- 经济研究(20016)
- 财经(18760)
- 业(17660)
- 经(16116)
- 问题(16111)
- 科技(13588)
- 版(13522)
- 资源(13245)
- 商业(12595)
- 业大(12553)
- 贸(12207)
- 国际(11721)
- 技术经济(11466)
共检索到413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廷春 雷颖絜
本文选取适当指标衡量金融主体(包含金融中介、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经济基础、制度变迁、金融监管、人民生活水平、人口受教育程度等),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ADF平稳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1978~2005年中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如何影响金融主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主体两组典型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地影响金融主体的发展,并且在不同阶段影响金融主体发展的因素是不同的。1978~1991年经济基础、人民生活水平的变迁对金融主体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在1992~2005年却能够显著地影响金融主体的发展;教育水平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敏楼
基于中国1983—2012年的数据,从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方面选取金融相关比率和存贷比作为被解释变量,从经济基础、法律因素、制度与宏观政策以及社会资本与文化等方面选取农村人均纯收入、律师占比、非国有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政策性支农状况、农村社会救济比和人口受教育程度等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因素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基础和制度、社会资本对农村金融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对金融发展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对于金融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法律因素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误差修正模型中两个误差修正系数均为负值,表明其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因而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农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潭 徐璋勇 张凯莉
数字金融为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以协调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2011-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了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尺度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呈动态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存在"东高、中西低"的特征。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对于等级较高的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协同驱动效果。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投资调整是数字金融影响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数字金融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和投资效率提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助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结论启示应强化金融市场与环保产业的双向联动,借助数字科技和信息平台,有效发挥数字金融的"协调引导"效应。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积余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标尺。因此,必须提高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形成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惩戒失信行为,鼓励守信行为;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力度。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 地方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新民
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的总和,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金融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共同发展。推动河南经济和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创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在创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承担重要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生态 地方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荣钦
信用是金融业的根本,信用缺失是我国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金融风险的累积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加快征信业建设,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确保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
征信业发展 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年初的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把促进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将生态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是金融理论研究的一项创造性成果,突出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国是一个正在转型的经济体,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和制度虽然还很不完善,但金融生态环境总体上在逐步改善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外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秀林 冯彦明
在我国,征信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征信业的发展还受到很多限制。分析这些限制因素,提出加快发展征信业是培养和提高全民信用意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征信业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征信 金融 生态环境 信用意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衣长军
本文运用金融共生理论分析了目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从强化金融共生单元、完善金融共生模式和金融共生环境等方面对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共生理论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改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 覃道爱
本文通过对海南金融生态环境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区域角度提出营造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区域金融稳健发展的新思路,旨在为全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一条通过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资金,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借鉴。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改善中原经济区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提出了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金融的直接干预,加快建立信用体系,规范金融生态的信用秩序,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企业的合作,促进信息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企业成长 中原经济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豆中强 周霖林
自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提出探索生态环境治理和经营性产业组合开发理念以来,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EOD)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和研究的焦点课题之一。
关键词:
环境导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刘煜辉
中国金融业的问题事实上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诸多体制性矛盾累积的集中表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性要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着金融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这一"五位一体"总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紫平
诚信文化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现代金融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诚信文化氛围得以形成的前提。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研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诚信文化 社会信用体系 金融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