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60)
- 2023(19231)
- 2022(16026)
- 2021(14689)
- 2020(12219)
- 2019(27841)
- 2018(27149)
- 2017(52296)
- 2016(28121)
- 2015(31643)
- 2014(31580)
- 2013(31401)
- 2012(29468)
- 2011(26787)
- 2010(27596)
- 2009(26272)
- 2008(25773)
- 2007(23516)
- 2006(21221)
- 2005(19863)
- 学科
- 济(139179)
- 经济(139031)
- 业(96327)
- 管理(90341)
- 企(82707)
- 企业(82707)
- 方法(50774)
- 数学(40859)
- 数学方法(40468)
- 中国(39150)
- 农(38946)
- 业经(36520)
- 财(35975)
- 地方(34874)
- 融(29324)
- 金融(29322)
- 银(28409)
- 银行(28377)
- 制(28173)
- 行(27442)
- 农业(27413)
- 学(25781)
- 务(24021)
- 财务(23974)
- 财务管理(23927)
- 环境(23817)
- 贸(23408)
- 贸易(23386)
- 企业财务(22647)
- 易(22574)
- 机构
- 学院(415341)
- 大学(409531)
- 济(182059)
- 经济(178305)
- 管理(156762)
- 研究(146243)
- 理学(132114)
- 理学院(130563)
- 管理学(128676)
- 管理学院(127879)
- 中国(117963)
- 京(87902)
- 科学(87183)
- 财(85023)
- 所(75472)
- 农(70366)
- 研究所(67579)
- 中心(67555)
- 江(66229)
- 财经(66192)
- 经(59658)
- 业大(57599)
- 北京(56344)
- 经济学(56302)
- 农业(54530)
- 范(53990)
- 师范(53525)
- 州(53061)
- 院(52518)
- 经济学院(50585)
- 基金
- 项目(261160)
- 科学(206009)
- 研究(193976)
- 基金(188056)
- 家(163007)
- 国家(161532)
- 科学基金(138535)
- 社会(124819)
- 社会科(118296)
- 社会科学(118265)
- 省(103785)
- 基金项目(99384)
- 自然(86950)
- 教育(86462)
- 划(86174)
- 自然科(84754)
- 自然科学(84731)
- 自然科学基金(83227)
- 编号(78377)
- 资助(76285)
- 成果(63292)
- 发(61847)
- 重点(59380)
- 部(56999)
- 创(56200)
- 课题(54764)
- 创新(52029)
- 国家社会(51693)
- 发展(50179)
- 展(49415)
- 期刊
- 济(219429)
- 经济(219429)
- 研究(129622)
- 中国(86750)
- 财(68890)
- 农(65462)
- 管理(61734)
- 学报(59027)
- 科学(57297)
- 融(51786)
- 金融(51786)
- 大学(44721)
- 农业(43664)
- 学学(42276)
- 教育(39805)
- 技术(37258)
- 业经(35746)
- 经济研究(34037)
- 财经(33994)
- 经(29499)
- 问题(28838)
- 业(25147)
- 技术经济(23561)
- 贸(22799)
- 世界(20749)
- 资源(20264)
- 国际(20211)
- 现代(20149)
- 商业(19562)
- 统计(19238)
共检索到657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改善中原经济区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提出了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金融的直接干预,加快建立信用体系,规范金融生态的信用秩序,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企业的合作,促进信息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企业成长 中原经济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荣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构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基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是社会生产关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也是一种“不依赖真实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独立行为和独立存在”的特殊社会资源。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兴,则经济发达、社会进步;金融衰,则经济萧条、社会滞步。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更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出发,探讨了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信用意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健 刘东 王帆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方法探究了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的财政缺口、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机构资产对GDP均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但影响弹性不同。财政缺口每增长1%,对GDP增长的影响在河北和天津两地为0.4%,北京为0.07%;而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大约为0.7,该指标远高于河北和天津两地。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保雨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根据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经济结构、法律体系、政府行为、社会诚信等四个层面着手,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金融和谐发展。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金融生态 社会诚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 覃道爱
本文通过对海南金融生态环境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从区域角度提出营造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区域金融稳健发展的新思路,旨在为全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探索一条通过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资金,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借鉴。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积余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标尺。因此,必须提高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形成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惩戒失信行为,鼓励守信行为;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力度。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 地方经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潭 徐璋勇 张凯莉
数字金融为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以协调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2011-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了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尺度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呈动态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存在"东高、中西低"的特征。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对于等级较高的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协同驱动效果。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投资调整是数字金融影响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数字金融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和投资效率提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助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结论启示应强化金融市场与环保产业的双向联动,借助数字科技和信息平台,有效发挥数字金融的"协调引导"效应。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学华 张文政
本文以井研县近10年来的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为基础,探讨了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并总结了该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初步效果和经验。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经济金融发展 金融市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福明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当地的经济结构、社会文化、诚信环境及政府公共服务等制度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温州作为国内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金融生态环境最为优越的城市。本文通过对温州个案的分析,揭示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温州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则从实证角度验证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态势。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经济结构 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黎和贵
本文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金融生态环境不同的地区样本,运用定量指标对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诸多要素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指出金融不是孤立的,它内生于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营造“资金洼地”,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不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往往造成巨额的不良资产,导致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壮大。因此,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因素及不同层面上加以完善与改进,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靠法律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温智良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环境的形象描述,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与制度层面的两大集合,是区域经济增长效率重要的外部变量。本文以江西为例,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岩 房伟
中国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就是贷款相关比率等金融发展指标明显有悖于区域经济增长由东至西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我国的金融生态现状,探索出一条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区域经济 金融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阮陆宁 余赞德
本文基于动态面板的广义矩估计,对赣南地区2003~2012年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总量增长及经济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赣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具有显著负面效应;从经济结构升级来看,金融生态环境外生于第一产业占比的增长,但对第三产业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正面效应,对第二产业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负面效应;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能提高区域资金的配置效率,但在增加资金流动性的同时,也会导致部分资金流向其他发达区域,进而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带来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林 徐君
以呼包银榆经济区为例,采用2000—2012年呼包银榆经济区的统计数据,运用典型相关法、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法,在分析呼包银榆经济区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和分析了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经济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生态环境相关性较高,且二者和固体环境、大气环境相关性最大。2经济区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其中,第二、三产业与水环境质量呈正协整关系,第一产业与其呈负协整关系;第一、三产业与大气环境呈负协整关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固体环境质量呈正协整关系,第一产业与其存在负协整关系。3经济区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产生动态效应。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增加会引起生态环境较小幅度污染,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步减弱;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会引起生态环境较大幅度污染,其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影响最大,工业废气排放量次之,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小,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相对稳定态势;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动 生态环境 呼包银榆经济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