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93)
2023(16920)
2022(14254)
2021(12900)
2020(11096)
2019(25190)
2018(24303)
2017(46956)
2016(25045)
2015(27964)
2014(27330)
2013(27251)
2012(25502)
2011(23227)
2010(23423)
2009(22129)
2008(21080)
2007(18865)
2006(16676)
2005(15037)
作者
(74586)
(62359)
(62150)
(59083)
(39732)
(30223)
(28276)
(24209)
(23636)
(22027)
(21386)
(20918)
(19806)
(19561)
(19554)
(19367)
(18690)
(18336)
(18064)
(18062)
(15470)
(15403)
(15110)
(14284)
(14264)
(13999)
(13689)
(13551)
(12565)
(12268)
学科
(121630)
经济(121518)
管理(73477)
(69064)
(56189)
企业(56189)
方法(49774)
数学(44452)
数学方法(44136)
中国(31966)
(30309)
(29137)
金融(29134)
(29006)
地方(28962)
(27002)
银行(26948)
(25893)
(24716)
业经(24001)
(22542)
环境(21783)
(20260)
贸易(20249)
农业(20141)
(19963)
财务(19934)
财务管理(19892)
(19576)
企业财务(19007)
机构
学院(363214)
大学(362789)
(159349)
经济(156273)
管理(136189)
研究(125890)
理学(117626)
理学院(116288)
管理学(114496)
管理学院(113850)
中国(99874)
科学(77133)
(75090)
(72026)
(65880)
(64314)
中心(59341)
研究所(58771)
财经(58111)
(56972)
业大(56030)
(52646)
农业(52085)
经济学(51017)
北京(46424)
经济学院(46145)
(44893)
(44866)
师范(44308)
(43520)
基金
项目(244585)
科学(191834)
基金(178975)
研究(172954)
(157880)
国家(156591)
科学基金(133309)
社会(113039)
社会科(107366)
社会科学(107331)
(96419)
基金项目(95643)
自然(86578)
自然科(84459)
自然科学(84431)
自然科学基金(82968)
(80612)
教育(77616)
资助(72781)
编号(67083)
重点(55847)
(54050)
(53848)
成果(53083)
(51148)
创新(47951)
科研(47773)
国家社会(47599)
课题(46547)
教育部(45905)
期刊
(175377)
经济(175377)
研究(104853)
中国(66964)
学报(61343)
(58134)
(57062)
科学(54150)
管理(47061)
(46048)
金融(46048)
大学(45238)
学学(43371)
农业(38225)
财经(30167)
经济研究(29383)
技术(28343)
业经(26754)
教育(26414)
(25883)
问题(22996)
(20442)
技术经济(18812)
(18305)
资源(17532)
(17510)
统计(16978)
商业(16621)
理论(16569)
世界(15812)
共检索到538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玥  成春林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发挥金融生态的"资金洼地"效应,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该流域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指数和资本配置效率,再应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法,先后探究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表明,金融生态环境通过作用于金融主体显著影响资本配置效率,金融生态环境越好的地区,金融主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基础、制度和诚信水平正相关,而与政府行为负相关,政府干预越多,就越不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最后,据此提出了改善长江经济带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  许涤龙  
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分析资本的自由流动及其配置效率,是学术界研究经济金融理论的新探索。文章以我国工业企业2008—2016年的季度数据为例,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因素对我国工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水平、金融状况、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都是资本配置效率波动的原因,且都是显著影响社会资本配置的重要因素,而来自金融市场的信息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  许涤龙  
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分析资本的自由流动及其配置效率,是学术界研究经济金融理论的新探索。文章以我国工业企业2008—2016年的季度数据为例,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因素对我国工业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水平、金融状况、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都是资本配置效率波动的原因,且都是显著影响社会资本配置的重要因素,而来自金融市场的信息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娜  杨金霖  寇林  曾智  刘雯雯  张大红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仅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健康的有效途径,更是长江经济带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进而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利用2015年在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推行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了上游农业生态环境效率提升,并且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而增强。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基本上实现了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的政策目标。政府应更注重如何提高长江经济带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开源节流,以达到政策制定者和农户的预期收益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娜  杨金霖  寇林  曾智  刘雯雯  张大红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仅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健康的有效途径,更是长江经济带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进而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利用2015年在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推行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了上游农业生态环境效率提升,并且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而增强。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基本上实现了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的政策目标。政府应更注重如何提高长江经济带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开源节流,以达到政策制定者和农户的预期收益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王希祖  周依仿  白彩全  
分析了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三者间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利用熵权法对各系统指标赋权,建立三者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1~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耦合协调度,并通过收敛性检验予以进一步分析,最后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游、中游及下游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从时间上看,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整体来看,较好的协调发展类型均位于下游地区,中、上游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志慧   何昌磊  
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长江经济带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城市生态效率提升,且这一提升效应存在结构异质性、城市区位和资源禀赋异质性;绿色创新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和资本配置效应是其重要的作用路径;数字金融赋能城市生态效率提升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符合梅特卡夫法则;本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促进邻地生态效率提升。研究结论为深化数字金融改革、助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淇中   李纯英  
绿色金融兼具金融资源配置与环境规制双重属性,探究生态环境与绿色金融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揭示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绿色金融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并伴随着多极分化现象,下游地区耦合协调度提升速度快于上游和中游地区。(2)流域内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特征明显,呈现出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成都、重庆为次核心的多元发展格局。(3)绿色创新、政府支持、开放程度、经济基础、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能耗强度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作用效果依次减弱,且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具有时空异质性。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贺  赵威  蔡冰冰  张荣荣  杨慧  
基于城市投入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和耦合度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城市投入产出效率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001年~2015年上海在城市资源要素投入产出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城市.攀枝花、六盘水等一些工业城市的城市效率得分低于0.626.城市效率相对低的城市主要由川西北、皖南等地分布转移到川西南、鄂北等地区分布.2)从时空格局演变看,2001年~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城市的tfpch值平均每年提升0.8%.长江下游沿海地区城市和多数沿江城市的tfpch值要明显大于其他城市.3)攀枝花、马鞍山等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分最低,并且得分逐年下降,表明在资源开发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先恶化后稳定的状态.4)从时空格局演变看,2001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的城市投入产出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低度耦合型城市由长江中下游的湘北、苏北等地区转移到鄂西北、湘南等地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涛  成春林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04~2014年数据对金融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影响进行了计量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除重庆市外,区域银行业发展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尽管银行信贷总规模发展迅速,但信贷资金没有合理流向制造业;证券业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影响程度较弱;上游地区金融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支持明显优于下游各省市,但支持力度仍有待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静  何蒲明  
基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每一年各个省份的农业环境效率并进行分析,然后构建Tobit模型分析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农业环境效率差异较大,表现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环境效率偏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程度的加深以及种植业结构的升级,使农业环境效率值增加;人力资本水平和科技投入强度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兆峰  周颖  
科学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制定合理生态保护措施的理论前提,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评价过程中存在生态环境承载力阈值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值难以量化等问题。基于2009~2017年的长江经济带生态数据,借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动态评价法”,将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测值转化为生态环境承载力运行状态研究,以此达到评价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目的。结果表明:(1)评价期内,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呈上升走势,生态环境总体处于可承载状态;11个省市中,上海、浙江、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处于可承载状态,其中贵州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提升最大,达86.844;江苏、江西两个省份处于超载状态,安徽省处于基本可承载状态。(2)人均GDP、第三产业、科技投入占GDP比重、环境治理投资额、绿地面积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同增同减趋势且影响程度较大,分别为7.33、6.92、8.28、6.71、7.21。(3)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成负相关,其中单元GDP能耗、电耗对环境质量负面影响程度最大,分别为6.57、6.26。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成  冯学钢  唐睿  
将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看成一个内涵广泛、结构复杂且具耦合特征的开放性巨系统,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间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首先,构建了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评价体系,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为例,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各省市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其次,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从时空维度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演化关系给予分析;最后,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该区三大系统的未来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系统具较高关联性,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并不具有显著冲突;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从时间上看以保持稳定和波动上升为主,空间上大致呈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且耦合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东中西部各有不同;未来几年内该区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除个别省份外,总体呈小幅上升发展趋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杨琼  
基于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在构建面板门槛回归的基础上,以用熵值法构建的金融集聚指数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FDI(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金融集聚"双门槛效应"。当金融集聚指数跨越了第一道门槛时,FDI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的变化并不大,但是当跨越第二道门槛后,其促进作用有了显著的提高。而长江经济带较多省市的金融集聚处于未达到第二道门槛的水平,FDI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未能很好的发挥,但是存在较大的潜力。同时各地区金融集聚发展的整体差异在减小,各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因地制宜,推动金融发展进程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进一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温智良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环境的形象描述,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与制度层面的两大集合,是区域经济增长效率重要的外部变量。本文以江西为例,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