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9)
2023(9304)
2022(7440)
2021(6861)
2020(5467)
2019(12230)
2018(11576)
2017(21917)
2016(11276)
2015(12070)
2014(11400)
2013(10898)
2012(9959)
2011(8863)
2010(9254)
2009(9136)
2008(7795)
2007(6956)
2006(6456)
2005(6065)
作者
(30640)
(25482)
(24948)
(24316)
(15956)
(12050)
(11350)
(9767)
(9495)
(8983)
(8625)
(8416)
(8056)
(7943)
(7909)
(7703)
(7356)
(7237)
(7233)
(6983)
(6194)
(6171)
(6025)
(5827)
(5695)
(5671)
(5500)
(5462)
(5137)
(4938)
学科
(42772)
经济(42742)
管理(33954)
(28761)
(25395)
金融(25394)
(24320)
企业(24320)
(22537)
银行(22522)
(21942)
中国(19422)
环境(15375)
方法(13409)
(12945)
(12726)
地方(12301)
(11644)
业经(11311)
数学(11182)
中国金融(11077)
(11019)
数学方法(10942)
(9327)
农业(9098)
(8634)
财务(8593)
财务管理(8577)
理论(8360)
企业财务(8222)
机构
学院(148759)
大学(146144)
(61365)
经济(59995)
研究(52767)
管理(52729)
中国(47117)
理学(44618)
理学院(44154)
管理学(43296)
管理学院(43053)
科学(31275)
(30667)
(30510)
中心(26334)
(25774)
(23986)
财经(23791)
研究所(23348)
(22893)
(21549)
业大(20663)
(19786)
经济学(19784)
北京(19661)
(19576)
师范(19366)
(19182)
(18346)
农业(18228)
基金
项目(101089)
科学(79601)
研究(75835)
基金(72910)
(63864)
国家(63314)
科学基金(54104)
社会(49343)
社会科(46917)
社会科学(46901)
(40402)
基金项目(37873)
(33620)
教育(33139)
自然(33031)
自然科(32147)
自然科学(32137)
自然科学基金(31520)
编号(30163)
资助(29051)
成果(24358)
(23866)
重点(23652)
(21917)
课题(21495)
国家社会(21206)
(21055)
创新(20403)
(19967)
发展(19391)
期刊
(69711)
经济(69711)
研究(45774)
中国(32799)
(30354)
金融(30354)
(23928)
学报(23524)
(22706)
科学(21040)
管理(20151)
大学(18481)
学学(17498)
教育(16433)
农业(14392)
财经(11804)
技术(11612)
经济研究(11477)
业经(11447)
(10191)
问题(8517)
(7548)
资源(7534)
(7281)
(7229)
理论(6900)
科技(6840)
国际(6528)
现代(6328)
实践(6132)
共检索到236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小林  刘冲  王树春  
本文通过对广饶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分析,从中得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路径及关键因素:地方政府应成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并发挥主导作用,应以农村为重点,并以合理制度确保其持续优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萧安富  徐彦斐  
金融生态是当前金融机构赖以存在的重要外部变量。本文以西部老工业城市自贡为例,从微观角度界定了金融生态的包含因素:经济结构与制度环境,由此分析了金融生态影响金融运行的途径及其制约下金融运行的新特点,结论是:在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中,必须把制度变迁放在优先和重要的位置,以此推动整体金融生态的改善,并最终提高金融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德旭  饶明  
本文在两缺口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转化国内储蓄为投资的过程,发现由于金融系统对内资企业的融资支持效率低下和外汇市场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在企业层面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还存在着引进外资的微观基础。从金融角度解释了我国大量引进外资与两缺口不缺的矛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文森  
本轮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个案,对本轮宏观调控的三个阶段,信贷增长总量的调控与结构性失衡的矫正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宏观调控与信贷增长失衡相生相伴,当前应进一步发挥金融调控的主导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宏观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关志勇  
广饶县杨庙村实行的大联保体贷款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问题,其实质是依托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基于地缘、血缘关系的熟人社会,解决了农村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了监督效率。利用了政府信用介入,扩大了信用担保边界,决定了大联保体贷款模式的有效运行;进一步来讲,政府信用介入下的大联保体应借此尽早走向企业化、市场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姚玲珍  张小勇  
某种程度上,房地产市场也可视作资本市场,存在某些类似于证券市场的"异象"。以上海住宅市场为例:P/E接近国际警戒线,二者正相关性不明显;家庭购房能力与房价差距不断扩大,但房价上涨势头并未因此受阻等等。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对这些"异象"进行微观层面的解释。通过对1992年以来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交易者的信息反应偏差、市场反馈机制以及噪音交易等导致了上海住宅市场的诸多"异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朝军  孙培源  施东晖  
报价深度是反映股票流动性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利用高频交易数据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报价深度的日内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采用Lin、Sanger、Booth(1995)提出的分解方法对非对称信息程度进行估计,发现我国股市中除交易量、波动性和价格水平外,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影响流动性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文喆  李斌  
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我国PPI同比涨幅持续为负,CPI涨幅与PPI涨幅间的差值也不断扩大,到2016年下半年两者才重新收敛,这些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工业品和消费品生产商的生产函数、市场竞争、定价行为出发,建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试图为这些现象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微观解释。模型结果显示,这段时间物价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而不是国内需求不足;CPI涨幅与PPI涨幅差值扩大主要源自工业品和消费品在产品价格粘性和对劳动依赖程度两个方面的不同。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后,物价走势自然会恢复正常。鉴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没有必要过度反应,更应以稳为主、适当微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耀  
本文基于2003年1月—2015年7月的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数据,首次对涵盖消费领域16个商品部门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索,从网络层面解构了中国城市、农村乃至全国的部门价格传导关系及对应的传导时滞特点,并基于城乡价格传导网络进一步探索了城乡价格关联的部门传导微观机制。研究发现:部门价格传导普遍存在于城乡市场中,全国、城市、农村三个价格传导网络中均不存在价格孤立波动的商品部门;城乡市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传导部门极化现象,且农村市场的极化现象尤为突出,抓关键、调重点、有的放矢的价格监控策略符合现阶段中国城乡市场的基本属性;食品、五金建材、交通通信三部门在城乡市场中均具有较强的价格影响力,由于五金建材、交通通信部门的价格传导时滞期普遍较长,两者对整体价格的影响同时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价格波动由城市向农村单向溢出的商品部门在农村价格传导网络中均具有很强的价格影响力,反之则不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冬梅  
后危机时代,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文章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路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建  
企业集团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其突出优势在于综合利用企业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它同时也具有一些劣势,如多元化导致的管理成本上升、“集团折扣”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芳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国内借款企业和投机者与政府博弈的模型,考察了在金融开放进程中,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金融自由化所应具备的次序。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国内外关于金融自由化的排序:首先是利率自由化;其次,是汇率开放;资本项目开放则在最后。
[期刊] 征信  [作者] 乔永刚  
基于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分析整个金融行业信用缺失产生的原因,从营造信用文化、优化信息资源、强化制度约束、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等方面提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路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勇坚  
金融科技(FinTech)在近几年成为风险投资的热点,但对其发展模式仍有争议,例如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风控等。在国家层面,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银发[2019]209号),对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做出了顶层设计。从政策措施上看,《规划》的内容与2018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发布的"巴厘岛金融科技议程"(THE BALI FINTECH AGENDA)有着诸多类似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葵  
金融中介因其所承载的功能而存在和发展——这是金融中介功能分析范式的主要观点。本文试图从 参与金融活动的另一方——投资者需求的视角对金融中介的演进提出一个初步的解释框架:投资者风险感受的变 化决定着投资者对金融品种和金融机构风格的选择,成为推动金融中介形成和演变的动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