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1)
2023(9421)
2022(7809)
2021(7087)
2020(5883)
2019(12986)
2018(12171)
2017(24440)
2016(12740)
2015(13905)
2014(13278)
2013(13043)
2012(12129)
2011(10671)
2010(10965)
2009(10630)
2008(9857)
2007(8539)
2006(7461)
2005(6723)
作者
(33056)
(27363)
(27205)
(26039)
(17489)
(13118)
(12418)
(10587)
(10342)
(9758)
(9349)
(9307)
(8670)
(8645)
(8542)
(8281)
(7995)
(7961)
(7888)
(7553)
(6630)
(6589)
(6517)
(6343)
(6192)
(6172)
(5950)
(5767)
(5482)
(5355)
学科
(55815)
经济(55761)
管理(47305)
(44151)
(38240)
企业(38240)
方法(29315)
数学(26847)
数学方法(26757)
(26656)
金融(26656)
(24593)
(23531)
银行(23527)
(22594)
中国(19374)
(18737)
财务(18725)
财务管理(18682)
企业财务(18116)
环境(16392)
(13940)
(13715)
地方(12515)
业经(12238)
中国金融(11155)
(9902)
(9895)
贸易(9886)
(9687)
机构
学院(175536)
大学(173793)
(81229)
经济(79881)
管理(70353)
理学(61409)
理学院(60924)
管理学(60298)
管理学院(60001)
研究(53226)
中国(49848)
(43498)
财经(34597)
(33639)
(31558)
经济学(28055)
中心(27806)
科学(27431)
财经大学(26221)
经济学院(25928)
(24568)
(24269)
(24237)
金融(23813)
(22167)
研究所(21590)
商学(21315)
商学院(21137)
北京(20847)
业大(20838)
基金
项目(118960)
科学(96221)
基金(90831)
研究(89196)
(77056)
国家(76449)
科学基金(67980)
社会(62472)
社会科(59750)
社会科学(59734)
基金项目(47990)
(44842)
自然(40963)
自然科(39916)
自然科学(39910)
教育(39652)
自然科学基金(39250)
资助(36998)
(36969)
编号(33846)
(27756)
国家社会(27613)
重点(26783)
成果(26552)
(25624)
(25620)
教育部(25041)
(24777)
人文(24766)
创新(24015)
期刊
(80640)
经济(80640)
研究(51948)
(37574)
(35646)
金融(35646)
中国(28595)
管理(23201)
学报(21963)
科学(20631)
(19176)
财经(18230)
大学(17995)
学学(17449)
(15464)
经济研究(13948)
业经(12170)
农业(12154)
技术(11177)
财会(11036)
问题(10524)
会计(9963)
教育(9373)
(8973)
理论(8648)
国际(8106)
统计(8099)
技术经济(8025)
商业(7848)
(7741)
共检索到257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张高菊  
本文研究金融生态环境、负债的治理效应与上市公司以债务人身份发生债务重组的关系,利用2001—200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越差的地区的公司更可能发生债务重组;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与债务重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弱。这意味着,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机构等的经营独立性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公司负债发挥治理效应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还发现,存在机构投资者股东、高管持股比例更高和独立董事比例更高的公司更少可能发生债务重组,上市年龄越长的公司更可能发生债务重组。认为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适当提高经理人基于股权的激励,并改进资本市场关于IPO公司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韵轩  
本文以异质性债务为切入点,从金融生态环境地区层面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产权性质、来源及期限结构的异质性债务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之交互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国有控股公司经营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正相关、长期金融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负相关;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地区,相对非国有,国有控股公司金融性负债、经营性负债、短期金融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正相关关系都更强。说明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金融生态环境与内部治理机制的股权、董事会等可提升治理效应,但会被公司-银行-政府的国有同源及债务软约束削弱。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公司短期债务占主导等错配的深层原因,拓展新常态经济下异质性债务治理优化路径。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刚  
文章将现金持有价值作为衡量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指标,系统考察了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两种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实证检验发现,银行信用比例与现金持有价值呈负相关关系,在短期银行信用比例较高的企业中这一负相关关系尤为明显,特别对处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银行信用不仅不具有债务治理效应,反而会阻碍资本的有效配置。较之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并没有显示出显著更优的资金效率治理功能,并且其治理效应不受金融生态环境地区差异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淑琴  高玲  
本文以2003-2012年间发生过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债务结构对债务重组规模的影响,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下债务结构对债务重组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负债与债务重组规模显著正相关,长期负债与债务重组规模显著负相关;金融性负债与债务重组规模显著正相关,负债与债务重组规模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产权性质能够显著降低短期负债对债务重组的促进作用,能够降低长期负债对债务重组的抑制作用;国有产权能够显著促进金融性负债对债务重组的促进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经营性负债对债务重组的抑制作用,这符合我国"预算软约束"的制度背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淑琴  孙志超  
本文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PSM配对法分析在不同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重组的发生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与投资不足显著正相关;金融生态环境与债务重组的发生显著负相关。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改变债务重组发生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在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的发生与非效率投资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差的金融生态环境下,债务重组的发生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与投资不足显著正相关,而且与投资不足的正相关关系大于与过度投资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德仁  陈运森  
本文利用2001—2004年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债务重组的数据来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和企业最终控制人性质对融资性负债治理效应的影响。本文发现,相对于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地区上市公司的融资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较弱;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相对于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的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有的上市公司的融资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较弱;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地区,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的上市公司的融资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而最终控制人为国有的上市公司的融资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之间关系却发生了逆转,呈现为正相关关系。本文的发现意味着,作为市场运行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松  杨勇  孙铮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0-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若债务比例增加1%,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与低的地区相比,公司市场价值平均多提高0.54%,并且,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正相关关系只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才存在。这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对债务治理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公司所处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债务治理的作用越强,越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秋生  敖小波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考察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效应遭到严重扭曲,债务融资不能很好地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在内部治理的各因素中,最终控制人性质、股权集中度、经理人激励程度对债务治理效应的发挥有显著的影响,董事会独立性与勤勉程度、监事会监督力度对债务治理效应发挥的影响不显著;内部控制对债务治理效应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强化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的一些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珺  黄妮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过热问题引发广泛关注,那么房地产企业是否存在过度投资开发行为,政府紧缩信贷的调控政策又如何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以2006~2010年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借鉴Richardson投资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度量,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行为。进一步通过债务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债务融资总体上对房地产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银行借款不能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反而与过度投资呈正向关系;商业信用能有效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洪金明   袁一辰  
保持国有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以资管新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契机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5—2021年沪深A股市场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资管新规实施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民营企业而言,资管新规实施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实施降低金融化水平,减少银行借款,进而抑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异质性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实施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抑制作用在竞争性行业、中央企业以及影子银行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而企业高管的金融背景却削弱了资管新规的实施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会抑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水平,进而提高实体投资水平和每股经济增加值。上述研究结果不但为治理国有企业高杠杆的问题提供了新视角,还对加强金融监管和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崔伟  
本文以2002~2005年间深圳证券交易所152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债务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与总债务成本和银行贷款债务成本显著负相关。表明第一大股东、独立董事能有效降低债权人面临的代理冲突。研究还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和控制人类型对总债务成本和银行贷款债务成本具有不同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宇  
文章以我国2007—2010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能为民营企业带来更多的债务融资,并且,在制度环境较为落后的地区,政治关联帮助民营企业获得债务融资的效应更显著。这说明在我国制度环境发展落后的条件下,政治关联作为一种非正式的机制,可以缓解制度环境发展水平落后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帮助民营企业获得债务融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四海  刘星河  吴伟炯  
本文基于社会嵌入性理论的研究视角,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社会信任资本的银行贷款效应并探讨了社会信任不足的民营企业面临银行贷款困境下的替代性融资选择。本研究突破了以往融资理论"社会零嵌入"的不足,关注非经济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拓展了以往融资理论的研究视野,研究结论表明,当前我国转轨经济背景下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与机制对企业非常重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洋  吕沙  
以2007~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财务杠杆效应、公司治理效应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强还是弱,提高资产负债率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债务融资综合效应。盈利能力强的公司,三种效应同时增大,而税盾效应、公司治理效应与综合效应的关联性更强,应该适度扩大负债比例;盈利能力弱的公司,税盾效应的强化程度大于财务杠杆负效应、公司治理效应的弱化程度,即税盾效应与综合效应的关联性更强,可以谨慎扩大负债比例,但要防止将来弱化程度增大而出现的不确定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世辉  邓来  雷新途  
过往鲜有文献在微观层面识别企业从影子银行融入资金的规模,因而更多从宏观层面研究影子银行融资的治理效应。本文以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杠杆操纵的程度来识别并衡量微观企业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融资拥有一般银行信贷无法获取的隐性信息而具备融资合约特殊实施机制,因而更能节约融资企业的代理成本。影子银行融资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客观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期限较短、利率高,促使企业选择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因此有效抑制了企业非效率投资。拓展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低,融资约束越小,公司治理水平越高,影子银行融资上述治理效应越显著。本文丰富相关研究的同时,能够为影子银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重要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