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2)
2023(6374)
2022(5212)
2021(4937)
2020(4117)
2019(9218)
2018(8696)
2017(17772)
2016(8958)
2015(9740)
2014(9605)
2013(9356)
2012(8503)
2011(7631)
2010(8029)
2009(8220)
2008(7362)
2007(6631)
2006(6163)
2005(6056)
作者
(24628)
(20068)
(19840)
(19250)
(12768)
(9601)
(9205)
(7932)
(7416)
(7247)
(6943)
(6923)
(6497)
(6423)
(6309)
(6236)
(5976)
(5896)
(5846)
(5261)
(5017)
(4946)
(4692)
(4683)
(4639)
(4592)
(4513)
(4417)
(4155)
(4074)
学科
(33734)
经济(33707)
(33494)
银行(33349)
(31779)
(30246)
金融(30246)
管理(29861)
(28011)
(25396)
企业(25396)
(18896)
方法(15770)
中国(15548)
环境(14248)
数学(14174)
数学方法(14102)
(14003)
业务(11755)
中国金融(11736)
(11593)
财务(11580)
财务管理(11569)
企业财务(11274)
(10698)
制度(10695)
银行制(10213)
地方(9053)
(8949)
业经(8364)
机构
学院(120573)
大学(119081)
(54114)
经济(52950)
管理(46821)
中国(46815)
理学(39110)
理学院(38794)
管理学(38329)
管理学院(38146)
研究(37310)
(32579)
银行(31351)
(29851)
(29304)
(24178)
(24076)
金融(23679)
财经(23631)
中心(22220)
(21392)
科学(19587)
人民(19125)
(18696)
(18302)
经济学(18211)
财经大学(18043)
(17846)
国人(17250)
中国人(17192)
基金
项目(75886)
科学(60444)
基金(57335)
研究(55875)
(48573)
国家(48200)
科学基金(42725)
社会(37888)
社会科(36339)
社会科学(36326)
基金项目(30434)
(29177)
自然(26738)
自然科(26021)
自然科学(26015)
自然科学基金(25555)
(23862)
资助(23862)
教育(23766)
编号(21389)
重点(17110)
(16740)
(16686)
(16573)
成果(16532)
国家社会(16312)
创新(15639)
(15421)
人文(15101)
教育部(14878)
期刊
(56283)
经济(56283)
(51115)
金融(51115)
研究(40698)
(25171)
中国(22257)
管理(16379)
(15726)
学报(14829)
科学(13949)
财经(12808)
大学(11755)
学学(11528)
(10568)
理论(8683)
经济研究(8512)
业经(8437)
实践(7975)
(7975)
财会(7285)
农村(7266)
(7266)
农业(7253)
中国金融(7171)
国际(6863)
问题(6839)
技术(6824)
(6079)
(5966)
共检索到200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敏  张雯  马黎珺  
外资股东的加入能否改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务问题。本文利用我国商业银行的大样本数据,从关联贷款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外资持股与关联贷款显著负相关,表明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外资股东的加入能够显著抑制它们的关联贷款发放行为。进一步,当金融生态环境越差时,商业银行的外资持股对关联贷款的抑制作用越强。换言之,金融生态环境与外资持殷在治理商业银行的关联贷款方面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方面的文献,对我国的银行改革实践也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辉  
股东关联贷款具有的内部性和利益关联性可能导致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增加,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商业银行股东关联贷款的形成机制在于大股东基于股权控制地位对银行经理产生的可置信的解雇威胁,并进一步分析了股东关联贷款对利益相关主体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降低商业银行股东关联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雯  谢露  张敏  
本文运用2005—2009年间的172个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从关联贷款角度实证研究了大股东的掏空动机对商业银行审计师选择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向大股东发放的关联贷款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聘请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表明大股东为了更便捷地获得关联贷款,会对银行的审计师选择施加影响。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关联贷款对审计师选择的上述影响在民营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银行所在地的政府干预程度越高,关联贷款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越显著。本文为商业银行的大股东掏空动机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从审计师选择角度拓展了商业银行大股东掏空的实现机制问题,丰富了审计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敏  刘颛  张雯  
本文运用2005~2009年间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从关联贷款角度实证检验了大股东的掏空动机对商业银行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与银行业绩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随着银行发放的关联贷款规模逐渐上升,这种正相关关系被大幅度弱化;同时,关联贷款规模越大,银行高管的在职消费水平越高;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上述结果只在内资控股银行中存在,而在外资控股银行中不存在。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大股东为了更便捷地获得更多的关联贷款,会降低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业绩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容许他们进行更多的在职消费作为补偿。本文为商业银行大股东的掏空动机对银行薪酬契约的"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成杰  
关联贷款是困扰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银行是否必然产生关联贷款、关联贷款是否必然对民营银行不利等问题的廓清,对民营银行的更好发展意义重大。国内外学者对关联贷款、产生原因、利弊及与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文对关联贷款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征雁  黄贤福  
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开放,商业银行关联贷款的风险日渐凸现。“海南发展银行”倒闭风波和成都某商业银行股东操纵关联授信事件使银行控制股东关联贷款成为监管者关注的重点。作为对现实的回应,银行控制股东关联贷款问题成为我国理论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元霞  
基于商业银行层面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风险控制和生存发展形成制约和影响的外部因素和外部力量的总和。研究商业银行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环境适应力;从社会层面看,构建健康的商业银行生态环境,对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设和谐金融,推进金融体制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正英  周中胜  王志斌  
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银企关系对其信贷融资可获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银行规模与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小企业的银企关系贷款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银企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具有"正"向效应;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银企关系的正向贷款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规模的银行对银企关系的贷款效应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转轨经济条件下,广泛开展建立在银企关系基础上的关系融资技术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毅  唐彩霞  
以2012—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金融生态环境差异性和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视角,考察了宏观、微观因素对企业两种外源融资方式——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贷款融资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对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企业而言,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贷款融资。(2)在金融生态环境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在取得较多商业信用融资的同时降低了其银行贷款融资的可得性。(3)在进行分组检验的基础上发现,在金融生态环境较恶劣且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情形下,企业持有商业信用融资的价值效应最高。(4)金融生态环境与审计意见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会产生"声誉互补效应",而当金融生态环境指数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互补效应将会失效;金融生态环境与审计意见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的银行贷款融资会产生"声誉替代效应",当金融生态环境指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这种替代效应会转变成互补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屈蕊勃  
本文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金持股与企业银行贷款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对基金持股与企业银行贷款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基金持股对企业银行贷款持有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基金持股比例越大,企业的银行贷款持有率越高;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金融发展可进一步提升基金持股对企业银行贷款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钱先航  
基于官员与银行的视角,本文以2006-2009年我国各地市委书记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对应样本,考察了市委书记任期与银行贷款投放的关系,同时考虑了官员董事这一特殊的政治关联行为对任期与银行贷款关系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官员董事行政级别的作用。结果表明市委书记任期越长,当地城商行的贷款投放越多;官员董事则会强化任期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关系,且官员董事级别越低,强化作用越大。我们还考察了地区财政状况的影响,表明官员任期在不同财政状况下的作用存在差异。我们也检验了样本选择偏差问题,证实了结论的稳健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东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敏  谢露  马黎珺  
本文采用我国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抑制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平滑的行为,也有助于减少银行出于盈余管理目的所计提的操纵性贷款损失准备。为了更好地考察金融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影响,我们进一步剔除了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仅考虑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商业银行盈余质量的提高会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丰富了金融生态环境的银行治理效应及商业银行盈余质量方面的文献,为我国在金融体制转型背景下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当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加快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责无旁贷。本文深入研究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加快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当前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深化内部改革,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增强自身生态调节功能;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主体作用,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法制环境的改善,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兴智  
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主体,在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不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维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安全;在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健运行尤为重要,而这又依赖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