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8)
- 2023(11349)
- 2022(9285)
- 2021(8263)
- 2020(6558)
- 2019(14523)
- 2018(14146)
- 2017(26457)
- 2016(13786)
- 2015(15430)
- 2014(15481)
- 2013(15415)
- 2012(14842)
- 2011(13865)
- 2010(14651)
- 2009(13900)
- 2008(12827)
- 2007(11827)
- 2006(11046)
- 2005(10395)
- 学科
- 济(81499)
- 经济(81443)
- 管理(36779)
- 业(33720)
- 中国(29653)
- 地方(28676)
- 融(26460)
- 金融(26460)
- 企(25059)
- 企业(25059)
- 银(24238)
- 银行(24227)
- 行(23680)
- 农(19871)
- 方法(19592)
- 业经(18329)
- 数学(16663)
- 数学方法(16580)
- 地方经济(16174)
- 制(15128)
- 环境(14690)
- 学(14517)
- 农业(14276)
- 财(14228)
- 发(13331)
- 中国金融(11220)
- 贸(10681)
- 贸易(10665)
- 产业(10401)
- 体(10386)
- 机构
- 学院(202572)
- 大学(197935)
- 济(95485)
- 经济(93454)
- 研究(79496)
- 管理(69505)
- 中国(66620)
- 理学(56625)
- 理学院(55909)
- 管理学(55124)
- 管理学院(54751)
- 科学(44698)
- 京(43585)
- 财(43292)
- 所(40352)
- 中心(36929)
- 研究所(35903)
- 江(33166)
- 财经(32681)
- 农(31649)
- 经济学(30859)
- 经(29338)
- 北京(29028)
- 院(28579)
- 范(28331)
- 师范(28083)
- 州(27611)
- 经济学院(27336)
- 业大(25067)
- 省(24264)
- 基金
- 项目(122070)
- 科学(95318)
- 研究(95193)
- 基金(84644)
- 家(72475)
- 国家(71777)
- 社会(61629)
- 科学基金(60672)
- 社会科(58485)
- 社会科学(58474)
- 省(49880)
- 基金项目(43856)
- 教育(41719)
- 划(40407)
- 编号(38817)
- 发(34541)
- 自然(34263)
- 资助(34230)
- 自然科(33276)
- 自然科学(33271)
- 自然科学基金(32641)
- 成果(32289)
- 课题(29081)
- 发展(28833)
- 重点(28453)
- 展(28346)
- 部(25800)
- 国家社会(25601)
- 创(25502)
- 性(24163)
共检索到349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国生
西部大开发初期,西部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的投入和政策倾斜,而现阶段西部经济发展还能沿袭这一模式吗?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阶段性特征的分析,并对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加强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的建设,促进西部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现阶段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重心,也是西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市场机制 西部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瀛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我国党和政府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提出的明确目标和指示。构建良好的天津金融生态也就成为实现并服务循环经济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职责,这也是当前天津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金融生态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了金融生态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最终为服务天津经济发展的金融生态建设与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金融 金融生态 循环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功胜
制定我国金融发展战略时,不仅应强调金融部门的自身建设,同时也应强调改善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各类非金融环境自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2004年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金融领域、探讨金融生态建设和金融改革发展问题至今,已历时近10年。10年来,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经济金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爱华
当阳、公安、嘉鱼三县(市)开展金融生态建设,成功破解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县域金融体系单一、金融生态脆弱、金融创新被动、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等不利因素,对各地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县域经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娟娟 王玉芳 郭娟
文章在构建了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效率与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5年期间,重点国有林区的生态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基本呈上升趋势;同时,此期间重点国有林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效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最优。研究中还选取了重点国有林区中的龙江森工集团、吉林森工集团和内蒙古森工集团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三大森工集团的生态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及其经济发展综合效率与重点国有林区整体的发展态势一致,均呈现逐年上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梅 陆健健 董双林 方建光
本文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自然资产的相关理论为支撑,提出了"培育自然资产,重建系统功能,拓展环境容量"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模式。即假设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可以双赢,则人们就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的发展需求,对自然资产的双重功能进行利用和培育,最大的整合自然资产的资源价值和功能价值,使环境容量得到拓展,从而达到双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娟娟 王玉芳 郭娟
文章在构建了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重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效率与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5年期间,重点国有林区的生态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基本呈上升趋势;同时,此期间重点国有林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效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最优。研究中还选取了重点国有林区中的龙江森工集团、吉林森工集团和内蒙古森工集团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三大森工集团的生态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及其经济发展综合效率与重点国有林区整体的发展态势一致,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2001~2015年期间,重点国有林区与三大森工集团的经济发展效率与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耦合度基本处于颉颃阶段(1),其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基本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且未来有向中高度协调耦合态势演进的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宾
我很高兴参加这个评审鉴定会。我之所以高兴参加这个会,不仅是它涉及长江流域这个我有兴趣研究的课题,更重要的是,我认为生态和经济协调建设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后如何发展生产力的大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一蕾 赵正 温亚利 金旻
山区往往是生态脆弱的地区,但又肩负着生态建设的重要使命。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山区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得到广泛关注。选取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经济的视角出发,对生态脆弱区的林业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制约和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湘西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依然存在,给林业建设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对资源利用的诸多限制也对农户生计和林业产业发展形成制约和阻碍。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林业建设 经济发展 相互制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哲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统计资料显示,东西部的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拉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资金投入、资金产出非均衡造成的。因此,促进西部振兴、缩小东西部差距,必须从消除东西部资金投入差异、实现资金产出均衡着手,同时辅之以相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荣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构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的基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是社会生产关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也是一种“不依赖真实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独立行为和独立存在”的特殊社会资源。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兴,则经济发达、社会进步;金融衰,则经济萧条、社会滞步。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更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出发,探讨了沈阳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信用意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国亮 陈治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新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积余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标尺。因此,必须提高社会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形成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惩戒失信行为,鼓励守信行为;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力度。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 地方经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潭 徐璋勇 张凯莉
数字金融为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以协调发展为研究视角,基于2011-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了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城市尺度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呈动态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存在"东高、中西低"的特征。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性。对于等级较高的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数字金融具有更强的协同驱动效果。机制分析表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投资调整是数字金融影响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数字金融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结构优化和投资效率提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助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结论启示应强化金融市场与环保产业的双向联动,借助数字科技和信息平台,有效发挥数字金融的"协调引导"效应。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岩 房伟
中国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就是贷款相关比率等金融发展指标明显有悖于区域经济增长由东至西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我国的金融生态现状,探索出一条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区域经济 金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