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8)
- 2023(13831)
- 2022(11609)
- 2021(10513)
- 2020(8834)
- 2019(19852)
- 2018(19560)
- 2017(36540)
- 2016(19602)
- 2015(21951)
- 2014(22192)
- 2013(21594)
- 2012(20377)
- 2011(18650)
- 2010(19586)
- 2009(18870)
- 2008(18084)
- 2007(16720)
- 2006(15344)
- 2005(14449)
- 学科
- 济(93820)
- 经济(93710)
- 管理(62249)
- 业(52180)
- 企(44917)
- 企业(44917)
- 中国(29510)
- 方法(29091)
- 融(28356)
- 金融(28353)
- 银(26353)
- 银行(26320)
- 行(25441)
- 财(24977)
- 数学(24210)
- 地方(24096)
- 数学方法(23837)
- 制(23357)
- 学(21868)
- 农(20807)
- 业经(20667)
- 环境(16224)
- 体(16209)
- 理论(15534)
- 务(15483)
- 财务(15430)
- 财务管理(15385)
- 企业财务(14597)
- 地方经济(14047)
- 农业(13894)
- 机构
- 学院(284054)
- 大学(283994)
- 济(121763)
- 经济(119012)
- 研究(100722)
- 管理(99265)
- 中国(83951)
- 理学(82278)
- 理学院(81279)
- 管理学(79713)
- 管理学院(79173)
- 财(61875)
- 京(60721)
- 科学(58373)
- 所(51423)
- 中心(47384)
- 财经(46984)
- 江(46899)
- 研究所(45434)
- 农(42794)
- 经(42135)
- 经济学(39430)
- 北京(39219)
- 范(37920)
- 师范(37551)
- 州(37469)
- 业大(36562)
- 院(36347)
- 经济学院(35026)
- 财经大学(34353)
- 基金
- 项目(172570)
- 科学(134517)
- 研究(130048)
- 基金(123410)
- 家(106494)
- 国家(105557)
- 科学基金(89688)
- 社会(83610)
- 社会科(79194)
- 社会科学(79177)
- 省(67924)
- 基金项目(63544)
- 教育(59487)
- 划(55614)
- 自然(54237)
- 自然科(52826)
- 自然科学(52813)
- 编号(52345)
- 自然科学基金(51833)
- 资助(50948)
- 成果(45280)
- 重点(39824)
- 发(38294)
- 课题(38040)
- 部(37646)
- 制(36345)
- 创(35524)
- 国家社会(35132)
- 性(34188)
- 创新(33362)
- 期刊
- 济(152501)
- 经济(152501)
- 研究(94976)
- 中国(66937)
- 财(51436)
- 学报(43517)
- 融(42555)
- 金融(42555)
- 管理(41441)
- 农(40340)
- 科学(38869)
- 教育(34692)
- 大学(33738)
- 学学(31435)
- 农业(25571)
- 技术(25443)
- 财经(25329)
- 经济研究(24061)
- 业经(21945)
- 经(21934)
- 问题(18750)
- 贸(15579)
- 技术经济(14367)
- 国际(14128)
- 图书(13746)
- 版(13661)
- 理论(13643)
- 统计(13238)
- 业(13184)
- 世界(13178)
共检索到471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皮天雷 段宇信
在金融生态建设中,完善法律制度是改进金融生态的重中之重。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阐释了中国金融生态环境法制缺陷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真正实现从“人治”、“权治”到“法治”的根本转变,以及非正式约束与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的矛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法律制度建设。当前我国金融生态建设的首要问题应以完善金融产权为核心,以强化信用秩序为重点,改善金融主体法律制度。
关键词:
金融生态 法律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皮天雷
在建设金融生态中,完善法律制度是改进金融生态的重中之重。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阐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法律制度建设,对我国的金融生态状况从微观、宏观经济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在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如何在我国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法律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怀 张强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是金融支农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焦点话题。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机理是金融生态研究中的盲点。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涛 何惕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从节约海外投资保险的理赔成本、制约东道国"暴力潜能"和增强我国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对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建立与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应遵循国家主导、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相匹配、尊重国际惯例以及避免政治与外交对抗的立法原则,采取混合式的立法体制、审批与经营相分离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设置形式,通过寻求广泛的国际合作、组建海外投资信息中心和成立海外投资商会等,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早期的产权理论侧重于微观层次的分析,较少考虑中观(利益集团) 及宏观层次(国家) 对产权结构形成的影响及不同层次产权的交互作用的机制。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国家的定义入手,通过对个体权力与国家、集体行动与国家以及法治化社会与国家的三个层次的分析,提出建立产权制度分析的国家模型,从而论证国家与产权制度变迁的关系。
关键词:
产权 国家 集体行动 国家行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俞钰炯 胡斌武
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职教城是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创新,有利于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形成聚集效应,实现规模经济。其建设策略在于:健全产权制度,促进资源共享;明确责任担当,推动协同创新;坚持特色发展,形成品牌效应。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职教城 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雪
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布局调整中学校数量的锐减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出现。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这一政策实施中的政府机会主义行为,具体表现在逆向选择、应声虫现象和道德风险三个方面。最后,作者从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完善奖惩并重的人大监督方式、加大对贫困家庭资助几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机会主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江泓
城市规划在传统经济分析中作为市场的对立面,其行为机制长期无法进行规范经济分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认为城市规划是对未来的空间产权配置进行限定的手段,目的是降低城市空间产权更替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其发展受到经济规律和外部制度环境的制约。继而通过对城市规划基本功能、作用机制和成本收益情况的剖析,指出城市规划制度绩效的长期变化决定了其转型方向,并对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目标、方式、路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转型 交易成本 制度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小军
目前对APEC的研究中对制度研究不是很多。已有的研究大都是描绘性和比较性的,理论深度不够。本文试图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工具,对APEC的困境与前景进行剖析。本文指出APEC的诞生与成长是需求诱致型制度供给与变迁,这是探讨APEC一切特征的基础;认为自主自愿对效率既有贡献也有耽搁;论证了建立共同基金和推进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监督成本与进一步制度化的障碍;发现开放地区主义的远见卓识和发展瓶颈、“渐进主义”既是灵活机制也面临着“短边规则”及制度刚性、APEC在制度竞争中前景堪忧等;同时提出简单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APEC 困境与前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中东
新制度经济学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重点深入到企业内部,认为企业的适度边界不单纯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是由技术、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等因素共同决定,从而将原有的企业和市场二层次分析框架提升为市场、中间性组织和企业的三层次分析框架。新制度经济学从企业"黑箱"内部的企业代理成本、产权结构、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以及它们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深化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费用 产业组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润卿 黄玉婷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非公正性、制约经济发展和有损人口统计的职能。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提出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主要为:户籍制度回归本位,建立相关福利制度的对接机制,坚持渐进式和激进式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思路以及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户籍制度 改革探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世平 张雨亭
本文将对关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文献提供一个根本性的批判。作者认为,既有的文献有四宗罪(四大缺陷),而其中每个缺陷都包含更具体的不足。这四大缺陷是:概念化和度量问题、理论严谨性不足、现代辉格式神话,以及对制度变迁与发展的非进化的理解。正是这四宗罪使得新制度经济学无法给出一个关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的系统性阐述。这一根本性批评将为作者在别的地方系统性地阐述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奠定部分基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世平 张雨亭
本文将对关于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文献提供一个根本性的批判。作者认为,既有的文献有四宗罪(四大缺陷),而其中每个缺陷都包含更具体的不足。这四大缺陷是:概念化和度量问题、理论严谨性不足、现代辉格式神话,以及对制度变迁与发展的非进化的理解。正是这四宗罪使得新制度经济学无法给出一个关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的系统性阐述。这一根本性批评将为作者在别的地方系统性地阐述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奠定部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