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4)
- 2023(4795)
- 2022(3851)
- 2021(3539)
- 2020(2919)
- 2019(6402)
- 2018(5922)
- 2017(11947)
- 2016(6033)
- 2015(6679)
- 2014(6545)
- 2013(6560)
- 2012(6057)
- 2011(5475)
- 2010(5956)
- 2009(6074)
- 2008(4913)
- 2007(4361)
- 2006(4161)
- 2005(4046)
- 学科
- 银(32602)
- 银行(32457)
- 行(30953)
- 融(29020)
- 金融(29020)
- 济(20987)
- 经济(20974)
- 管理(16498)
- 业(15596)
- 制(15549)
- 中国(14375)
- 企(13313)
- 企业(13313)
- 中国金融(11673)
- 业务(11169)
- 度(10090)
- 制度(10088)
- 银行制(9814)
- 方法(8338)
- 环境(7898)
- 财(7885)
- 数学(7494)
- 地方(7492)
- 数学方法(7458)
- 务(6102)
- 财务(6089)
- 财务管理(6083)
- 体(6028)
- 农(5990)
- 企业财务(5915)
- 机构
- 学院(78642)
- 大学(77091)
- 中国(36105)
- 济(35459)
- 经济(34615)
- 管理(28396)
- 银(27862)
- 银行(26827)
- 研究(26387)
- 行(24994)
- 理学(22975)
- 理学院(22766)
- 管理学(22472)
- 管理学院(22351)
- 财(19413)
- 融(19230)
- 金融(18912)
- 中心(16216)
- 京(15987)
- 财经(15211)
- 人民(15037)
- 科学(13869)
- 农(13774)
- 经(13768)
- 国人(13577)
- 中国人(13532)
- 中国人民(13450)
- 所(12697)
- 经济学(12549)
- 江(12500)
- 基金
- 项目(49335)
- 科学(38567)
- 研究(36895)
- 基金(36212)
- 家(30635)
- 国家(30386)
- 科学基金(26387)
- 社会(24415)
- 社会科(23442)
- 社会科学(23436)
- 省(19517)
- 基金项目(19115)
- 自然(15815)
- 划(15780)
- 教育(15465)
- 自然科(15344)
- 自然科学(15340)
- 资助(15154)
- 自然科学基金(15045)
- 编号(14246)
- 融(11670)
- 重点(11540)
- 发(11513)
- 成果(11129)
- 创(10861)
- 国家社会(10526)
- 部(10525)
- 创新(10202)
- 性(9997)
- 制(9825)
共检索到137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加里·B·戈顿 王宇
本文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回购市场挤提引起的银行恐慌。机构投资者是回购市场的需求者,他们向影子银行"存款",影子银行则以资产抵押支持证券保证"存款"的安全。当证券化资产的折价率大幅提高时,就出现了回购市场挤提,引起银行恐慌,从而导致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危机 回购市场 机构投资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清 韩颖慧
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可简单的分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在金融体系中为全社会提供流动性、管理支付清算,银行的稳定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传统的银行危机传导理论并不能有效解释近期银行危机传染事件。运用三期模型比较了不同金融体系下银行挤兑在区域间的传导条件,对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频繁爆发的银行危机的原因给出体系层面解释。
关键词:
银行危机 金融体系 资产价格波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宏斌
金融脆弱性是认识银行危机传导的起点,在银行危机的形成及传导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分析了银行危机的接触性传导渠道和非接触性传导渠道,前者包括直接传导渠道和间接传导渠道,直接传导渠道主要是因为银行间彼此联系而发生的,其传导程度和范围与危机银行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及危机银行的信贷暴露额度有关;间接传导渠道是指银行间因与第三方企业存在金融联系而被危机传导,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着危机传导的范围和程度。而因预期改变导致的银行危机传导是银行危机的非接触性传导,包括相似性传导和金融恐慌传导两种情况。为防止银行危机的传导,应增强单个银行的稳健性,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银行间的互助机制和缓冲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晓华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小银行特征2007年4月,以美国新世纪房屋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开端,美国次级按揭贷款的风险开始显露。随后,风险迅速向以次级按揭贷款为支持的各类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转移,引发了大规模的次贷危机。两年多来,次贷危机逐步从抵押贷款公司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玉苓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日本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为避免金融危机将日本经济带入持久衰退,日本银行实施了下调政策利率、确保金融市场稳定以及支持企业顺利融资等措施,从金融方面支持日本经济。该文整理分析了日本银行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措施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此次金融危机中日本银行在央行业务和金融政策措施方面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关键词:
商业票据 企业债 流动性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尹雷 赫国胜
本文选取50个国家1973~2005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利率市场化、金融监管与银行危机间的关系,结论如下:(1)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入,银行发生危机的概率增加;(2)中国的银行危机发生概率低于国际平均值,但银行风险与危机已呈抬升迹象;(3)银行业私有化程度增加、银行业监管加强、银行准入门槛开放将降低利率市场化所诱发的银行危机发生概率,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在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危机关系中并未发挥显著作用。各国在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需综合金融监管政策的配套改革,并警惕与防范银行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金融监管 银行危机 商业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颜永嘉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考察背景,深入分析危机前后美国银行监管当局的所思所为,并籍此再次反思危机教训:盲目相信市场的自我约束力量导致风险累积,缺乏前瞻性的监管制度在市场变化时趋于无效,多头重叠的监管架构形成大量监管真空等。本文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银行监管应当在重视创新的同时加强风险管控,跳出以监管复杂应对金融复杂的思路,促使银行业回归本源,探索构建以目的为导向的监管架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斌 顾海宁
影子银行的异军突起、飞速发展,给美国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高度的繁荣。由于影子银行的高杠杆贷款操作以及影子银行体系内生的脆弱性,成为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影子银行体系的教训给我国金融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我国金融业应循序渐进地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注重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及金融活动实行全面的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方召 钱韵
本文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实证考察金融危机前具有较高公司治理质量的银行在危机期间和之后的绩效表现。研究发现:前期银行公司治理质量越高,在金融危机期间银行的财务绩效也越好;公司治理质量与银行的长期市场表现无关;外部交叉上市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与绩效关系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完善公司治理有助于提高银行绩效,尤其是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宏斌
了解传导机制可以为阻断危机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危机传导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银行危机传导的诱因——银行脆弱性,提出金融脆弱性是银行危机传导的根本原因。本文在银行危机传导传统定义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该概念,分析了银行危机传导的途径,认为金融脆弱性是银行危机传导的重要媒介,防止银行危机传导的根本措施是提高银行的稳健性。
关键词:
银行危机 金融脆弱性 传导途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方星海
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宏观危机和政策危机———泰国金融风暴的因果、教训和预防朱民方星海☆金融风险问题研究泰国的金融风暴震惊了世界,今年以来,泰铢已贬值42%,泰国股票市价已贬值50%,泰国高达37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际已经耗尽,财政和国际收支赤字不断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亚斌 唐超峰
基于Sujit模型,通过在支付清算系统内构建嵌入投资银行的危机传导模型,同时考虑中央银行的两种政策对防范少数银行危机蔓延至系统危机的作用,结果发现,少数银行引发系统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危机银行影响了与其有着支付清算关系的债权银行的收益和它们的预期信心,中央银行政策对控制危机传导是有效的。
关键词:
银行危机 投资银行 传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