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0)
2023(16121)
2022(13836)
2021(12924)
2020(10854)
2019(24994)
2018(24575)
2017(47802)
2016(25439)
2015(28506)
2014(28187)
2013(27766)
2012(25103)
2011(22419)
2010(22414)
2009(20925)
2008(19133)
2007(16295)
2006(14243)
2005(12168)
作者
(71141)
(59148)
(58457)
(55777)
(37356)
(28422)
(26772)
(23284)
(22515)
(20783)
(20307)
(19759)
(18389)
(18347)
(18325)
(17918)
(17448)
(17371)
(16833)
(16775)
(14417)
(14352)
(14177)
(13444)
(13197)
(13113)
(12926)
(12900)
(11783)
(11562)
学科
(98758)
经济(98655)
管理(75689)
(71264)
(59814)
企业(59814)
方法(48145)
数学(42393)
数学方法(41835)
中国(29630)
(27898)
金融(27896)
(27512)
(26990)
(26164)
银行(26126)
(25074)
业经(22607)
地方(22430)
(21062)
(19798)
环境(19001)
(18924)
财务(18849)
财务管理(18811)
农业(18602)
企业财务(17947)
理论(17235)
(16727)
贸易(16714)
机构
学院(348606)
大学(348438)
管理(142698)
(137892)
经济(134870)
理学(124333)
理学院(123051)
管理学(120852)
管理学院(120237)
研究(110904)
中国(90438)
(72658)
科学(69219)
(63426)
(55079)
中心(54088)
(53742)
业大(52416)
财经(51888)
研究所(49439)
(49044)
(47349)
北京(45475)
(44648)
师范(44231)
农业(42902)
经济学(41958)
(41205)
(40812)
财经大学(38995)
基金
项目(248938)
科学(196339)
基金(181667)
研究(181284)
(157741)
国家(156476)
科学基金(135904)
社会(114612)
社会科(108820)
社会科学(108786)
(97448)
基金项目(97294)
自然(89272)
自然科(87109)
自然科学(87089)
自然科学基金(85504)
教育(82705)
(81301)
资助(74573)
编号(74084)
成果(57652)
重点(55458)
(54619)
(52858)
(51769)
课题(49547)
创新(48305)
科研(47823)
国家社会(47287)
教育部(47037)
期刊
(141699)
经济(141699)
研究(98060)
中国(62797)
学报(54205)
科学(49631)
管理(49308)
(48732)
(48195)
(44562)
金融(44562)
大学(41396)
学学(39035)
教育(34193)
农业(32896)
技术(30336)
财经(24655)
业经(24087)
经济研究(21966)
(20927)
图书(18256)
问题(18239)
资源(18176)
理论(17890)
(16613)
实践(16607)
(16607)
科技(16497)
技术经济(16457)
(15563)
共检索到497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良勇  魏明海  
本文研究了河北担保圈的形成动因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大股东利益输送需求是河北担保圈形成的内在动因,而我国失衡的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更深层的制度性因素。其中,地方政府基于本位主义的信贷资源掠夺动机、商业银行迫于政府干预与市场竞争双重压力的非市场化运作以及监管机构独立性的制度性缺失共同构成了河北担保圈形成的制度性根源。本文揭示了转型时期失衡的金融生态环境制约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典型作用路径,凸显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改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凯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担保网络影响企业绩效的直接和间接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负向冲击会沿着担保网络"传染",降低企业绩效;担保网络通过大股东侵占、融资约束对企业绩效产生负效应,其中,大股东侵占降低了企业信用评级,使企业再融资能力下降,即担保网络加重了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绩效;在动因方面,大股东侵占是企业加入担保网络的内因,而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减少政府过度干预是抑制大股东侵占动机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叶玲  彭文平  
本文选取2005年-2012年3月我国57家基金公司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实证研究基金家族利益输送行为。研究发现:基金家族内部存在高低价值基金利益输送的现象,基金家族偏向扶持高历史业绩、小规模和高费用收入的基金。基金家族会通过IPO资源的优先配置来达到利益输送的目的。此外,成立时间越短、资产规模越大和旗下基金数量越多的基金家族,越容易进行利益输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康建华  
文章以全国九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测度各地区2003-2015年金融生态环境以及信贷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对数离差均值分析二者的差异,结果显示金融生态环境与信贷配置效率的差异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因此笔者认为未来区域发展应当注重改善金融生态坏境,进而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正安  
中小企业是微观经济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但在信贷资源的配置上,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种种困扰,贷款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贷款担保是关键的一环,近年来担保机构的发展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龙超  蒋冠  
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下,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主要取决于银行的信贷经营行为,银行对可选择的贷款机会做出的信贷决策的质量是决定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信贷官作为银行机构的决策代理人,在不同的激励—约束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收益—风险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空间和决策偏好。信贷官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质量以及信息披露的行为,存在不同的策略空间,每一种行为策略选择都对应着不同信贷决策所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金融结构性因素既定的条件下,银行的治理结构因素,成为决定信贷效率的原因。在我国银行主导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下,金融资源配置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董昕  
囿于现阶段中国经济实际,信贷政策必然成为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和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使命。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信贷资源配置成为中国经济"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信贷结构与经济产出结构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信贷增长对于经济产出增长的积极作用,为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信贷资源配置提供了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文涛  张朋  
本文基于默顿(Merton)期权定价公式,创新性地构建政府隐性担保指标,并以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剖析政府隐性担保对信贷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隐性担保提升了信贷数量配置效率以及信贷价格配置效率,前者在高盈利企业中更为明显,后者在高盈利、低成长以及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从纾解企业"融资难"视角看,政府隐性担保掣肘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从改善企业"融资贵"的角度看,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隐性担保可以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据此,在经济遭受负面冲击的时期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隐性担保能够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随着经济全面复苏以及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可逐步弱化政府隐性担保,以使市场在信贷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丹妮   王俊文  
以绿色金融为核心的新一轮金融政策深入推进,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基于2012—2021年我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滞后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探讨绿色金融、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不仅显著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而且对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东中部地区、中小型城市及普通地级市高质量发展影响更显著;绿色金融可通过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未来,应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结构、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发展政策,因地制宜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楠  
矿产资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一方面其产出支撑着国民经济的的发展,另一方面其投入关乎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利用,是解决当前我国环境资源问题的关键环节。正是以矿产资源的最优利用为出发点,在国内矿产资源形势严峻和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矿产资源的背景下,选取河北省12个与矿产资源直接相关的行业,运用生产前沿面理论的非参数方法,定量计算并研究这12个行业从1997-2005年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值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并通过宏观政策分析和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结构分解分析,找出影响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综合效率变化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河北省矿产资源行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措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肖珉  
本文针对现金股利的两种理论观点———“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我国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动因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不是出于减少冗余现金的需要,而是与大股东套取现金的企图有关,从现金股利的公告效应看,现金股利的发放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利于囤积大量多余现金的公司减少资源滥用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向大股东输送现金的工具。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国  赵婉妤  
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的微观数据,综合运用Probit、Tobit、OLS方法从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产能过剩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运用IV-Probit、IV-Tobit、2SLS法控制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产能过剩造成了信贷资源配置的扭曲;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信贷资源错配情况在政企关系紧密、企业位于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位于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时更为严重。鉴于此,应重视产能过剩的潜在金融风险,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银行部门应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行为边界,以纠正信贷资源错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智  万洪斌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1980年至2011年温州信贷资金投入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效率,得出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偏低的结论,并从经济增长方式、信贷结构、金融调控机制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证,从而提出当前形势下地区金融工作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峰  贺建刚  魏明海  
针对近年一些从公司业绩角度研究公司治理的文献,本文引入Johnson等(2000)有关利益输送的观点,从大股东控制与利益输送角度对公司治理展开一般性讨论。我们的讨论倾向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由于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加以保护的法律,加之相应约束大股东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大股东控制更多地导致侵害中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利益输送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五粮液公司与五粮液集团之间1998~2003年的利益往来情况为案例加以佐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安娜  陆巍峰  王强  柴雷鹰  杨曦  李青  
目前由于我国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商业银行为了保障贷款资金安全,普遍要求借款企业提供抵质押担保或第三方担保,使担保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设计贷款契约最重要的非利率因素。因此,研究探讨信贷担保方式创新,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