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8)
2023(8952)
2022(7077)
2021(6293)
2020(5465)
2019(11970)
2018(11560)
2017(23023)
2016(11795)
2015(12938)
2014(12533)
2013(12509)
2012(11135)
2011(9703)
2010(10094)
2009(10305)
2008(9462)
2007(8745)
2006(7805)
2005(7438)
作者
(31823)
(26520)
(26406)
(24659)
(16922)
(12505)
(11910)
(10031)
(10001)
(9543)
(8932)
(8871)
(8638)
(8106)
(8099)
(8009)
(7837)
(7775)
(7458)
(7448)
(6415)
(6404)
(6401)
(6019)
(5923)
(5906)
(5803)
(5785)
(5208)
(5031)
学科
(75172)
(71993)
企业(71993)
管理(56530)
(56075)
经济(56014)
业经(26387)
(25157)
金融(25157)
(23774)
方法(23175)
(22237)
银行(22237)
(21696)
(20323)
(19724)
财务(19704)
财务管理(19690)
企业财务(18707)
中国(18045)
(17139)
数学(15825)
农业(15810)
数学方法(15753)
技术(15024)
(13991)
(13583)
(12767)
体制(12502)
环境(12120)
机构
学院(172166)
大学(163101)
(79421)
经济(78125)
管理(74648)
理学(63618)
理学院(63176)
管理学(62692)
管理学院(62386)
中国(47573)
研究(47157)
(39554)
(32522)
财经(31234)
(28293)
(26414)
(25839)
中心(24386)
科学(24199)
经济学(24146)
商学(23226)
商学院(23044)
财经大学(22993)
(22266)
经济学院(22018)
(21585)
业大(21078)
经济管理(20874)
北京(20177)
农业(20064)
基金
项目(106495)
科学(86883)
研究(81616)
基金(79791)
(66377)
国家(65688)
科学基金(60246)
社会(55700)
社会科(53110)
社会科学(53096)
(43264)
基金项目(42395)
自然(37223)
自然科(36408)
自然科学(36402)
自然科学基金(35846)
教育(35070)
(33355)
编号(32341)
资助(31897)
(29937)
(26735)
成果(24012)
创新(23945)
(23731)
(23626)
(23439)
国家社会(23316)
重点(23063)
人文(21721)
期刊
(92000)
经济(92000)
研究(49940)
(35671)
管理(33432)
(31980)
金融(31980)
中国(31356)
(25338)
科学(19162)
业经(17799)
农业(16728)
学报(16609)
技术(16432)
财经(16342)
大学(14221)
经济研究(14100)
(14091)
学学(13989)
财会(11823)
技术经济(11405)
问题(11306)
(11178)
现代(10054)
商业(9791)
会计(9223)
世界(9085)
(8799)
经济管理(8581)
国际(8192)
共检索到265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婧婧  
金融环境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计划,是企业异地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利用2011—2020年中国企业境内并购数据,从金融资源规模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两个维度考察了企业异地并购对金融环境的偏好特征。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金融资源寻求动机,倾向于选择金融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进行并购扩张;受限于高额的能力建设成本,国有企业对高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表现出更加显著的规避倾向。企业对金融环境的不同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结构性特征。进一步检验表明,去杠杆政策有助于激活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的治理作用,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能够发挥一定约束作用,但同时存在矫枉过正的风险,结构性去杠杆至关重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芳云  扈文秀  刘莉  
近年来,国内实体企业“脱实向虚”趋势日益明显,导致企业过度依赖金融资产获利。本文利用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企业金融化对并购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与并购行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企业金融化处于较低范围时,企业金融化的增加会促进并购行为。相反,过高的企业金融化会抑制并购行为。机制检验表明,企业金融化通过融资约束影响并购行为。而且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化与并购行为之间表现为遮掩效应。在考虑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改变模型和更改主要变量衡量方法后,本文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于明涛   刚浩  
本文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异地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异地并购,有效提升异地并购的概率和成功率;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在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少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企业异地并购。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异地并购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小规模和东部地区的企业中表现更显著。此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异地并购的影响还能带来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文不仅拓展了企业异地并购影响因素的视角,还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同时为企业有效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嘉俊   万语竹  
文章选取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补助视角出发运用OLS回归模型就政府补助对企业并购投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是否在其中起到中介效应,以及产权性质是否起到调节作用。研究显示,政府补助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并购投资;融资约束在政府补助影响企业并购投资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产权性质在政府补助影响企业并购投资的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即在非国有企业中政府补助对并购投资的提升更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莉莉  苏杭  邓炜彬  
根据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披露数据,用OLS方法检验并购商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商誉越高的企业融资约束越大,其主要作用渠道是高并购商誉增加了企业完成业绩承诺的难度,加大了债务违约风险,导致企业获得的投资减少;高并购商誉存在虚假信息,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增大。在更换不同的融资约束测量指标、进行PSM匹配和加入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水平低和高管高度自信的企业融资能力更弱。本研究深化了高并购商誉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分析,为并购及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红波  杨海霞  
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定义企业竞争关系,借助WW指数构建竞争者融资约束指标,探讨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并购概率、并购频次及并购规模均随竞争者融资约束的增加而增加,且“去杠杆”政策引发的竞争者融资约束会促进企业并购行为。考虑企业自身的融资约束情况,发现当企业自身融资约束较小、资产规模较大、产权性质为国有时,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竞争效应是竞争者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并购行为的主要机制,具体表现为: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效应随着同行竞争效应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受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影响;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技术并购倾向,但未增加企业关联并购倾向与无关多元化并购倾向;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并购绩效。理论上,本文从企业并购视角丰富了竞争者融资约束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从竞争者融资约束视角扩展了行业环境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相关研究;实践上,本文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红波  杨海霞  
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定义企业竞争关系,借助WW指数构建竞争者融资约束指标,探讨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并购概率、并购频次及并购规模均随竞争者融资约束的增加而增加,且“去杠杆”政策引发的竞争者融资约束会促进企业并购行为。考虑企业自身的融资约束情况,发现当企业自身融资约束较小、资产规模较大、产权性质为国有时,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竞争效应是竞争者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并购行为的主要机制,具体表现为:竞争者融资约束对企业并购行为的促进效应随着同行竞争效应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受企业委托代理成本的影响;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技术并购倾向,但未增加企业关联并购倾向与无关多元化并购倾向;竞争者融资约束增加企业并购绩效。理论上,本文从企业并购视角丰富了竞争者融资约束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从竞争者融资约束视角扩展了行业环境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相关研究;实践上,本文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慕丽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跨组织任职对企业并购融资决策的作用与影响激励,并进一步探究XBRL持续审计和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得出:存在高管跨组织任职的企业在并购中更倾向于采用债权融资策略;XBRL持续审计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高管跨组织任职企业采取债权融资支持并购的概率;融资约束下存在高管跨组织任职的企业会更倾向于采用权益融资的方式实现并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楚文静  
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入手,分析了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当金融生态环境良好时,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且,相比于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受融资约束的程度更高,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更利于这类企业的融资活动。本文研究表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可以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楚文静  
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入手,分析了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当金融生态环境良好时,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而且,相比于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受融资约束的程度更高,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更利于这类企业的融资活动。本文研究表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可以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彩霞  杨毅  刘叶  
以2012~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金融生态环境及其下属维度、关联方交易及其筹资型关联方交易、支付型关联方交易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越好,关联方交易规模越大;筹资型关联方交易规模越大,越能拓宽融资渠道,其融资约束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与关联方交易之间存在一种替代机制。通过分组检验探讨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发现在金融生态环境较恶劣且关联方交易规模较小的情形下,企业超额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最高。上述结论为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关联方交易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作用机制以及公司可能的现金选择策略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晶  
本文以2008—2017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融资约束、非正式环境规制与绿色并购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非正式环境规制与绿色并购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融资约束与绿色并购间存在显著负向关;融资约束具有削弱非正式环境规制与绿色并购间关系的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翔  李双强  李德山  
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政府采购、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制约了我国企业创新活动,政府采购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创新有推动作用,并且以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因此,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企业创新配套政策,引导金融资本与企业创新对接,对加快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佳彧  周勤  肖义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1—2018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放松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创新激励效应的传导路径,发现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个维度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分组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效应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更强。本文丰富了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联邦  王勇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